】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现场:15位专家共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19-01-04 00:23:25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张伯玉就日本政治表达了一下观点。对于日本的政治,日本政党在治国的过程中经常会进入转型期。未来日本的自民党长期执政将会持续,这种持续性是由于自民党与公民党两个联合起来形成的,他们的共生性质的联合执政,自民党的强大是在共生基础上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变化。


  分论坛的第二环节由中央党校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郭强主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陈须隆表示,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强烈的地球家园的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两个特点;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是五位一体,在今年中非峰会上,习主席的讲话当中提到了六个共同体,加了一个社会层面,幸福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实际上是对五位一体思想的新的发展;最后,改革开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表示,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总结出三个观察:第一,全球政党政治趋于衰落;第二,政党独立执政的可能性在下降;第三,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余地在减少。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员接近九千万,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突出了我们中国的特色,也反映了我们中国发展里所积累起来的一条宝贵的经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系主任郭依峰表示,实现政党外交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而在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问题上,普遍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形成国际话语权,进而实现政党外交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柴宝勇在如何构建新型政党机制的话语体系中表示,第一,要坚持理论的本土化,应该是区域的、历史的经验反应和总结。第二,要建构一个完整系统解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学科话语体系。体系的完备就在于我们概念、理论、制度、实践四者的话语应该是相对一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所以这有赖于我们政界、学界,包括我们知识界、思想界直接的相互包容,也有赖于主观上自在到自觉的努力,有赖于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到世界这样一个转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