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分析:香港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00:20:39


 

  笔者认为,中央已对“反中乱港”分子重拳出击,制定颁布了《香港国安法》,修订了《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稳定了香港的政治局面,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香港需要着力解决的就是经济民生问题。疫境中全球经济下行,中国是“避风港”,更是“火车头”。香港经济连续两年陷入衰退,失业率攀升至历年新高,急需寻觅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毋庸置疑的上策。然而国家这么“大”,该从何“融”起?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切入点。香港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疫情防控,加大疫苗的宣传和接种力度,提升疫苗的整体接种率,尽快实现通关。这是摆在香港面前的迫切需求。目前,大湾区的“硬联通”正在加快实现,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已经建成通车,新横琴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已经开通使用,皇岗口岸重建工程也已经启动。“软联通”方面,《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等陆续出台,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生活、执业愈发便利。然而,若是人员无法自由往来,软硬联通搞得再好,也无异于镜花水月。

  第二,检讨香港创科短板,着力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上取得突破。“十四五”规划赋予了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新定位,然而香港的创科土壤仍然不够深厚,缺乏制造业产业链对创新科技的支持,政府对研发支出的力度不够。不少学者提出,香港的科创需要融入内地面向世界。“融入内地”是指,纳入内地的科技战略、科技政策,运用大湾区的创新链、产业链及市场。“面向世界”是指,发挥法律、税制、高校等优势,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吸引国际人才和华裔人才回流,成为在全新的自由体系的人才高地;同时,香港要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内地和世界研发的中转站。

  第三,巩固金融中心地位,为内地的新发展格局贡献所长。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的新发展格局。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外循环”的枢纽,但是在疫情带来的多国“封关”、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实面前,“外循环”及其枢纽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香港必须融入“内循环”。当然,在融入的过程中,香港仍然需要找准自身定位,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内地城市来融入,而是站在内外循环的交汇点上,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现代服务中心来融入,为内地提供资讯流通,以及法制建设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经验,支援内地的金融创新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与内地的高层次融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