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潘兆民:美中仍有走向长期稳定可能 三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3-07-20 00:28:08


 

  他指出,可以发现,美国派出耶伦、克里访华,前者攸关美方需要中方协助的经济领域,后者则是较不具争议性的气候变迁合作议题,在在释出稳定双边关系的讯号。不过,并不代表美中之间马上握手言和,变成携手合作的好朋友,美中竞争涉及美国霸权的保卫战,因此可观察到,虽然美国有求于中国,但另一方面在半导体、科技领域上仍持续出手压制中国,中方同样祭出反制手段,可预见中美关系还是保持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

  不过,潘兆民认为,美中双边关系在“斗而不破”的框架之下,仍有走向长期稳定的可能,这取决于三个因素,除了前述提到美国内部的经济压力需要中国协助之外,第二是,盟国配合美国制裁中国可能出现疲乏,许多欧洲西方国家面对疫情及乌克兰战争的因素,经济表现欠佳,不少西方阵营也盼寻求中国的经济合作,例如德国、法国,也因此在美国要求制裁中国这件事的配合度就会下降。

  他说,除了欧洲,不少东南亚国家也难以配合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围堵,因为这对经济发展而言并不健康,无疑是打出七伤拳,美国在面临盟国对中国制裁的不配合,或者疲乏的情况之下,或许也会被影响而降低对抗姿态。

  第三,潘兆民说,目前欧美都希望乌克兰战争能尽早画下句点,因为这场战争导致欧洲经济受挫,甚至美国获取的红利都因为战争不止逐渐被消耗,而中方在调停乌克兰战争则可能扮演关键角色,倘若中国后续能展现维护和平的能力,必然有助中国在外交事务上的影响力。上述因素,都可能使得美国对中国减轻压制力道,增加美中之间务实交往的机会,相关变化值得观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