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洪锦铉:学研产商居一体化发展新田科技城
http://www.CRNTT.com   2022-01-11 15:03:03


城市智库召集人洪锦铉。(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1月11日电/转编自文汇报,城市智库召集人洪锦铉近日发表文章,指出香港科学园曾经是科技人才和专家学者闻之色变的地方,就算是在香港科学园各公司工作的员工也怨声载道,原因是科学园里面,不论商务住宿配套,还是交通配套,同样严重不足。笔者过往担任观塘区议员时,就收到香港科学园商户的求助,要求向政府争取解决交通配套问题,我们之后联同大量企业和商店员工的签名,要求增加来往香港科学园的巴士班次。虽然现时上述两方面配套已有改善,但是仍有不少朋友抱怨,科学园未能照顾到初创公司员工的住宿所需,公共交通路线和班次仍需要进一步增加。

  香港科学园出现的问题,建设新田科技城的负责部门需多加留意。《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要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以及毗邻的部分鱼塘和乡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预料有约150公顷土地可供作建设新田科技城,发展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区域。施政报告提出的“双城三圈”,新田科技城正是位于其中的“港深紧密互动圈”。特首林郑月娥指出,“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在新田科技城的规划中,特区政府应作好安排,令这区域工作的人员,在生活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完善。

  笔者担忧,新田科技城会重蹈香港科学园覆辙,成为一个纯粹的工作区域,每天制造大量通勤人流。香港过去有大量类似例子,使住在新界的居民一大清早就要南下九龙和港岛上班,晚上又要舟车劳顿北上归家,引致香港交通上班往南堵,下班北上塞的状况久久未能解决。香港科学园缺乏商住和交通设施,使不少上班一族和初创企业却步。未来新田科技城料将创造多达15万个职位,政府若想避免这大批上班族受到通勤时间所困,就应在科技城大量建设住宅单位,但观乎现时科技城的初步规划,里面只会供应大约5万个单位,数目远远不足。

  无论是内地如上海和深圳,还是外国如新加坡、美国三藩市等地,都有科技城的发展经验可供香港借镜。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之前已纷纷提出要打造“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笔者期望政府注重“学—研—产—商—居”一体化发展,从人性化考虑,便利化公共交通设施配套,把商业、教育、文娱、休憩、住宅等配套,安置在主要铁路站的周边,创建10分钟步行生活圈,将科技城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的优质社区,鼓励创业者进驻,并吸引全球创科人才到香港发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