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专访:陈勇详解香港疫情之困及对策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00:13:04


 

  中评社记者:香港已进入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危急的时刻,我们看到,第五波疫情已处于完全失控的边缘,您认为导致此波疫情最终沦陷的主要问题到底在何处?

  陈勇:新冠疫情本是“天灾”,但香港防疫工作陷入混乱,特区政府应该真正担当好主体角色,同时还得依靠中央支援。香港属于东西方交界处,两种意识型态交织着,导致香港社会出现了一种向病毒共存乃至投降、偏向英美理念的趋势,特区政府的政策亦是摇摆不定,使得控制住第五波疫情的良机屡次错过。我认为,第一,纵观世界,我们选择实行“动态清零”政策,市民生命至上,绝不与病毒共存,事实证明了抗疫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是我们国家。根据全世界的新冠感染数量平均值,我们国家比他们低了几百倍。

  第二,从东西方防疫思维的差异来看,东方国家都是接近中国的抗疫理念,只不过他们能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其实他们如果能够控制,亦希望维持“动态清零”。这种防疫理念的差异,是东西方智慧和制度不同造成的,西方是“躺平式、被动式”抗疫思维,我们是“动态清零、主动式”思维。

  第三,回顾中华民族千年史,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华民族就能勇敢地去和自然灾害战斗,致力挽救更多百姓生命,但反观西方,是选择造船躲避,躲避不了就请求上苍保佑。这种从古至今延续的思维差异,造成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全世界都在抗击疫情,但西方觉得其成本太高,就选择“与病毒共存”,但我们有数千年的“生命至上”传统,充分体现出民族自信和制度优势,对抗击疫情必须坚持到底。

  香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小政府、大市场”,但抗疫时期的思维就应该改正,要对社会有更强的主控力。两年前疫情爆发之初,防疫工作本来做得不错,但是有的人强调所谓纯粹的个人自由,不顾大局,并传播这些歪理,很多市民被洗脑,逐渐接近西方思维,同时亦影响了特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他们思维中更倾向于“躺平”,不想给自己添麻烦。香港十几万公务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以“打工仔”的心态做防疫抗疫工作。他们认为自己本身不干这个活,就不应该去做。结果就造成了前几次都差点通关,结果每到最后就功亏一篑,无法守住最后一道大门,故有现在的第五波疫情之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