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600年衙前围村更楼出土重塑历史
http://www.CRNTT.com   2018-06-08 09:41:37


市区重建局昨日宣布,2016年在衙前围村考古发现明、清时期的围墙和更楼石制地基,故决定扩大发掘范围至原来四倍,期望找到重要标志护城河的地基遗迹,料今年底完成考古(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6月8日电/逾600年历史、正在重建的黄大仙衙前围村掘出更楼!市区重建局昨日宣布,2016年在该处考古发现明、清时期的围墙和更楼石制地基,故决定扩大发掘范围至原来四倍,期望找到重要标志护城河的地基遗迹,料今年底完成考古。早年曾为衙前围村构思保育方案的资深建筑师林云峯表示,发现了古迹,便需重新思考发展规划布局,带来挑战。身兼市建局非执行董事的立法会议员麦美娟欢迎市建局决定,认为社会有共识不会因为发展而草率处理历史文物。

  衙前围村的村民自南宋后迁入围村现址一带居住,今次发现遗址,有助重塑香港开埠前的历史,记录香港早在数百年前经济发展已有相当规模,且是中国有效管治下的一个区域。

  衙前围村是本港市区最后一条围村,1998年纳入重建,现由市建局与长实合作发展。市建局在2016年完成收购、安置及补偿工作后,同年三月至十月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学家先用雷达探地,探测到可能发现围墙、更楼、护城河和住屋及文化聚落证据的范围,并参考历史文献,在村内定出11个挖掘点。

  底部石层估计明朝遗迹

  考古学家在村的西南角挖了1.5米深,发现4.5米长乘4.5米阔的砖层,最底部的石层历史估计远至明朝;上半部的砖层相信是晚清迁海令完结后,村民回村后复修而成。地基结构完整,估计是更楼,更楼地基连着的砖墙是防护围墙。村的东北角亦找到更楼和围墙遗迹,但较不完整。

  东边发现护城河遗址

  村的东边找到护城河遗址,估计是河的顶端,但因地下水进入而中止挖掘。市建局已获古迹办准许将发掘范围扩至390平方米,当取得屋宇署批准,在护城河周围加固及防水,可挖至五米深寻找地基。

  衙前围村重建在2007年开始,原拟提供约750个住宅单位,预计2023/24年落成。围村中轴线两边兴建保育公园,门楼、“庆有余”石匾、八间较完整的老房子及天后庙则保留。

  市建局执行董事马昭智称,衙前围村完成考古前,不会展开任何发展,发展商也同意。专家团队预料今年底完成发掘,届时向古迹办交报告,再决定保育方案,暂未知考古结果会否影响项目发展时间。

  林云峯称,早年发展方案已考虑保育需要,透过保育公园保留中轴线、街巷布局等村落肌理,住宅大楼建于公园两侧平台上,“本来要建20多层高的住宅,如果遗址范围很大,要重新评估落桩柱位置,能否发展上盖、要不要降低高度,现在很难说。”

  麦美娟:文物保育勿草率

  麦美娟欢迎市建局决定,认为不能因发展而草率处理历史文物。工联会立法会议员何启明称,衙前围村连同附近龙津桥及宋朝圣山遗址,见证香港由宋至清的逾千年历史,极具保育价值,市建局有责任保护历史文物,希望政府部门合作保育。

  衙前围村村长吴志荣形容,发掘到的遗迹是历史见证,希望可原址保留,让后人知道衙前围村历史

  (来源:大公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