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陈尚彦:加强教研合作 助力两岸产业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1-30 00:35:19


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陈尚彦(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中评社东莞1月30日电(记者 段晓鲁)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实践与机遇”座谈会不久前在广东东莞举行。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陈尚彦教授就如何加强东莞与台湾高教产业合作,培养下一代优秀产业人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陈尚彦表示,在东莞与台湾高教产业合作的议题中,深知双方在办学结构、台湾工程教育认证优势上的可复制、可推广性。在过去两岸高校合作的积累下为两岸携手打造共同目标、促进台湾技职教育与祖国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东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的开展与领域拓展

  陈尚彦表示,在探讨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与领域拓展时,我们认识到技术转移、共同研发和人才输送对于产学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建立校企共同培育有实战经验的创新型高端人才,是共同前行的基础,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成果的转移与人才培养, 回应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服务国家战略人才建设。

  陈尚彦亦表示,将莞台高教科研平台将是引进台湾前沿技术和东莞市场需求的桥梁,旨在莞台高校合作成果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持续引进台湾高教人才将前沿科技更好地融入东莞的产业生态系统,并服务广大的台商台企。此外,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强调莞台高校合作共同研发的价值,通过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共享科研资源,助力双方共同创造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东莞企业。

  陈尚彦指出,另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校企双向人才交流和企业员工在职培训计划。我校鼓励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机制,让台湾高教人才与专业人士和东莞企业员工之间实现经验分享和技能传承。培训计划也应该针对双方的需求,设计定制化课程,培养适应莞台两地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这种交流与培训不仅仅是在理论与技术层面上的,更是文化和管理理念再一次的促进与交融,有助于拓宽彼此视野,激发创新。

  陈尚彦续指,在领域拓展方面,应重视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如,智能制造、绿色环保和数字经济等领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应高校所设置的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校企共同投入研发和实践,将推动双方在这些前沿领域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些领域的合作将为产业链的整合提供更多可能性,不仅仅是产品层面上的整合,更是在理念和技术应用上的共同进步。因此,创新合作模式不仅仅停留在技术交流,更是涉及到全方位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必将激发出更多的合作成果和产业价值,为东莞与台湾的合作关系赋予更加广阔的未来。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与交流机制

  陈尚彦谈到,在加强校企合作平台与交流机制方面,应该积极打造更多的校企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由政府牵头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搭建更为便捷、高效的桥梁。首先,建议设立更多的论坛和定期的交流活动,这些平台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共同交流的空间。通过这些活动,高校教师能够分享最新的理论技术、市场动态和合作机会,激发创新思维,并寻找共同发展的可能性。这样的交流平台不仅仅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信息共享,更有助于构建合作共识,推动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入发展。

  陈尚彦称,更便捷的政府支持也是建设校企合作平台的重要环节。政府部门应当提供更为灵活、便利的政策支持,鼓励并推动校企双方的合作项目。同时,建立更为高效的监管机制,为校企间的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建议校企通过理论与技术交流、在岗人员培训和专业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机制,促进校企和专业人员的沟通。这样的交流机制能够增进相互瞭解,加深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和合作意愿,更好地推动项目的实施和合作的深入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

  “校企合作伙伴间应积极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陈尚彦说,通过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引进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端人才。同时,高校与政府、产业园区、协会展开合作,利用资源优势,打造更有吸引力的产学研发展环境。高校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共建的新型协同育人平台,以产业技术的创新为牵引,以产业科技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和学生创新创业等功能。

  陈尚彦认为,还应着力推动莞台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加强两地文化交流,促进人员互访和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瞭解和信任。同时,建立更多针对产学研需求的教育合作项目,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此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是莞台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着眼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校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在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等领域。这种创新将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还应鼓励企业在高校协助下进行转型,推动产业链向更具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的方向转变,适应未来市场需求。

  陈尚彦谈到,应重视跨界人才培养和多元化技能的培训。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跨界人才,能够拥有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鼓励培养具备全方位素养的人才,不仅在技术方面有所专长,还具备创新、沟通、团队合作等跨领域技能。因此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尤为重要。通过与高校紧密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建立行业与学术界之间的桥梁,将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培训和实践机会,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人才培养的过程和产出更加贴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陈尚彦说,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作为广东省首个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聚焦广东制造业当家和东莞科创制造强市建设,主动担当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历史使命,持续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支撑科技创新,回答好“强国建设,莞工何为”的时代命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