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观察:香港抢人才可尝试延伸向低龄
http://www.CRNTT.com   2023-10-02 00:27:33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团结香港基金也在近日发表新一份题为《将香港发展为国际教育枢纽》的政策倡议报告。报告强调,香港要把握发展教育枢纽的黄金机会。在全球的人才争夺战中,建设教育枢纽是香港及大湾区培育未来人才、应对新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同时,教育及培训的扩张亦能为人才发展提供所需资源,提升香港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吸引力。

  报告提出,香港的教育服务只占了本地生产总值的1.4%,远低于英国(6.3%),美国(5.6%),澳洲(5.2%)等主要教育服务输出国。同时,香港面临技术人才的短缺,单在2020-22年已流失14万劳动力,政府数字更预期本港至2027年将面临24.1万辅助专业人员的短缺。因此,吸引多元非本地学生是回应人才竞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略。

  而正如两份报告所指,进入9月开学季,香港一座有逾50年历史的小学——华富邨宝血小学发声明说,由于学童人口下降,再加上华富邨重建及搬迁计划的冲击,收生情况雪上加霜。办学团体宝血女修会认为该校难以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全人教育,遂决定逐年停办,2025/2026学年起停收小一学生,直至2028/2029学年结束后停办。因生源不足而缩班、减校的情况已非危言耸听。

  笔者认为,社会“少子化”是香港未来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而随着“双非”学生逐步退出香港教育系统,香港已有的各阶段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校园及其他硬软件)都面临很大的收生挑战。现时来看,香港教育界把目光放向了香港以外,以“外援”作“新血”,为香港持续注入活力。

  笔者认为,教育界的呼吁实际上有三个层面。第一,增加生源,保证院校和教育资源的运作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