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与美西方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制胜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23-06-12 11:48:22


  中评社北京6月12日电/网评:与美西方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制胜之道

  来源:大公报 作者:刘兆佳

  在未来一段颇长时间,在中国与美西方的愈趋激烈的较量中,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肯定是彼此之间最激烈的战场,而谁能在这个战场上克敌制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谁是这场关系到世界未来的战略博弈中的最后胜利者。

  长期以来,由于美西方在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教育、媒体和网络等方面拥有强大优势,所以在众多国际事务和议题上都享有近乎绝对的话语权,从而西方民主、西方的资本主义、西方的发展道路、美国构筑的“自由国际秩序”在国际上取得了不少的影响力。更为恶劣的是,美西方刻意和不断利用其话语权的优势来诋毁、否定和抹黑中国的制度、文化、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由于美西方在这些不光彩的行动中取得了不少成效,因此中国过去几十年在现代化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没有能够充分地转化为相对称的国际话语权和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过去十多年来,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对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越来越有利的变化。中国如果能够用好那些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对提升中国在重大事项上的国际话语权应该会有相当作用。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美西方的不可逆转的衰落、中国的不可阻挡的崛起和众多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谋求摆脱美西方的羁绊、提升自身的战略自主等历史趋势方面。总体的结果是随着美国的军事、外交、文化和金融霸权的不断下降,美西方所标榜的制度、价值观、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等优越性也越来越受到非西方国家和人民的质疑、贬斥和抗拒。美西方内部的政局不稳、治理不顺、社会分化、经济困顿、文化分裂、贫富不均、上流机会匮乏和中产阶级处境坎坷等现象,让美西方体制和价值观的内在缺陷,以及它们的“理想”或“宣传”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清晰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从而狠狠地削弱了美西方在世界上的“软实力”。

  以攻为守揭露美西方制度缺陷<nextpage>

  相反,崛起中的中国所展示的政治经济体制、发展模式、文化底蕴、价值观和民胞物与精神的优越性,则随着中国的崛起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包括部分西方人的重视和肯定。中国的崛起也导致越来越多人对美西方所宣示的制度和文化的反思,而正因为这样,美西方的政客、媒体、学者和机构越来越感受到它们在世界上的软实力受到中国的不断上升的软实力的威胁,所以近年来对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发动连绵不断和无所不用其极的攻击、扭曲和诋毁。

  在日后愈趋激烈的国际话语权争夺战中,中国无法避战,只能奋起反击,幷通过“以守为攻”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国一方面要全面和深刻揭露美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的缺陷,尤其集中攻击那几个最为人诟病的美西方的短板,幷提出更佳的“中国方案”,供其他非西方国家参考和借镜。

  第一,揭示那个由美国设计和主导的、主要为美西方利益服务和不公不义的所谓“自由国际秩序”,对非西方国家所带来的剥削、压迫和苦难的本质,其中尤为令人诟病的包括:不公平的贸易和金融规则、滥用美元霸权、美国肆意违反和改变其所制定的“游戏规则”、美国对国际机构的蔑视和打击、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霸凌行径、滥用制裁手段、肆行单边主义、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和在缺乏联合国授权下军事入侵别国等。总的来说,就是要证明美西方的“自由国际秩序”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利。与此同时,大力宣扬和说明中国提出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为核心的、贯彻公平公义、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和具有高度包容性等原则的新国际秩序,幷以“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组织、RCEP、和一系列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例子和示范。

  第二,揭示西方式现代化的不公不义和弊端,特别指出西方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所谓“成功”,在相当程度上是凭借其对非西方世界的统治、侵略、压迫和剥削而取得,尤其需要谴责殖民主义、奴隶制度、西方建立的势力范围、战争掠夺乃至其策动的世界大战,从而指出非西方国家根本不可能重复或仿效西方的发展模式。事实上,就连美西方自己都开始背离和否定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采取各式贸易和科技保护主义、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以及以政治操弄市场等。历史经验证明,世界上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是因为“照单全收”了西方发展模式而发展起来的,更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因为自愿或被迫采纳西方发展模式而备尝苦果。

  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国历史和国情的现代化模式,因此不能在其他国家覆制,但其蕴含的一些基本原则却绝对在其他国家适用,尤其在主张发展模式多样化、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共生和和平发展等方面。<nextpage>

  展示自信宣传中国制度优势

  第三,揭示西方民主制度的缺失。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证明,西方的民主政制和政治已经千疮百孔、实际上已经无以为继,但却又难以突破困局。西方式民主的最大弊端是人民在政治和社会上的不平等、除了实际作用有限的选举外其他有效的参政渠道不多和不畅、金钱政治、政治精英脱离群众、政治斗争不绝、政治分化、政党和政客私利挂帅、管治者不受监督、国家利益尤其长远利益受损等。二次大战以来,尤其在过去三十年,美国不断通过政治强制、军事行动和经济赏罚手段迫使一些非西方国家实行“西方式”民主,结果把那些国家推进政治动乱、治理崩坏、社会分化和人民苦难的深渊。相反,中国提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所涵盖的重要原则和目标以及所取得的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成果,应该说比西方式的“口号漂亮”但“实质糟糕”的民主更为优越和管用,更值得非西方国家参考和借镜,因为“中国式民主”更有助于产生强大与睿智的政治领导、团结广大人民、提供多样化的参政渠道、建构多元化的政治反馈机制、维持政治稳定、实现良政善治和长治久安、动员集中“举国力量办大事、为人民谋幸福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从而更有利于非西方国家的发展。

  第四,揭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当前,西方的资本主义特别是金融资本主义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境:经济增长缓慢、制造业基础萎缩动摇、金融业过度膨胀、政府和人民债务沉重、财富过度集中、贫富悬殊惊人、储蓄率过低、生产性投资不足、源于美国幷祸延世界的金融危机不断爆发、社会福利和服务不断削减、年轻人上流机会不断减少等。西方这种基本上不受监管的“自由”资本主义已经为各方所诟病,而美西方长期吹嘘的所谓“自由经济”和“小政府、大市场”等过去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信条在美西方和其他国家正被逐步扬弃。西方甚至有人揶揄美国正在一些方面仿效中国的经济政策,比如政府积极介入经济活动,扶持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产业。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功臣,其优越性在国际上正在不断彰显,包括中国成功示范了如何在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糅合国家和市场的优势和力量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安全有关的战略产业的壮大、促使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消灭贫穷和确保资本不会“无序扩张”等。<nextpage>

  总的来说,要在国际话语权的战争中取得优势,中国必须在对自己越来越有利的国际环境下满怀和展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主动通过与美西方的对比来凸显中国各方面和优势,幷突出中国的经验对非西方乃至西方世界的参考价值。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