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镜头:览阅壮美北京中轴线 感悟古都风韵
http://www.CRNTT.com   2023-09-16 00:52:46


北京鼓楼(中评社 李子宁摄)
  中评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李子宁)9月14日下午,2023北京文化论坛观摩活动在北京东城区举行。本次观摩活动线路为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纵贯北京老城,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为“天下无双之壮观”。

  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鼓楼和钟楼,作为古都北京的地标性建筑,鼓楼和钟楼前后纵置、静静伫立。它们曾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也是全国现存钟鼓楼中保存最为完好、体量最大、报时器具最具规模的一组古代建筑。暮鼓晨钟,回响百年,引发的不仅是声音的震动,更是今人和古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步入鼓楼,正在展出的是数字沉浸展“时间的故事”。这是北京鼓楼保护展示工程的有益成果,也是充分展示中轴线沿线古建筑魅力,推动周边街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瞭解钟鼓楼的建筑特色、以“暮鼓晨钟”报送标准北京时间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探索中国传统计时方法蕴含的智慧,钟鼓楼周边地区的民俗与商贸;更可以通过沉浸光影秀《共鸣》,领略时空交织营造的别样美感,在虚实交错间和历史进行一瞬的“会晤”。在这里,古老建筑与数字创意碰撞出绚丽火花,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时空观以全新方式得以诠释,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紧接着来到的是坐落于天安门旁、紫禁城南、中轴线东,与社稷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中轴线两侧的北京太庙。其上的金瓦重檐象征着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四周的苍劲古柏见证了数百年人间沧桑变迁。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主要古建筑包括享殿、寝殿、祧庙、戟门等。太庙意为国家之大庙,与紫禁城同时建成,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皇室宗庙。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遗产点中,太庙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好的祭祖建筑群,中国五千年传统祭祀礼乐最高场域,在公众视野中备受关注。

  2020年10月,东城区以中轴线保护为契机,持续推进老城复兴,完成太庙等重点文物腾退,加强太庙文物修缮和古树保护,稳步推进太庙历史文化展示,古都壮美空间秩序逐步得到恢复。如今,“大庙中轴——太庙历史文化专题展”正在太庙展出,历史的风跋涉600余年,在人们耳畔继续讲述着古都的故事。

  紧接着来到的是前门东区,历史上前门东区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其中颜料会馆便是由山西省颜料、桐油商人建于明代的一处集祭祀与观戏功能为一体的汇聚之所,后经多次修缮,成为现存为数不多的晋商会馆之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