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
http://www.CRNTT.com   2018-09-15 00:03:32


“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14日在苗栗县铜锣乡公所二楼礼堂举行第25站开幕式。(中评社)
  中评社台北9月15日电/“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14日在苗栗县铜锣乡公所二楼礼堂举行第25站开幕式。此站展览由辜金良文化基金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铜锣乡公所共同主办。

  出席开幕式的来宾有做为地主的铜锣乡乡长张正秋、乡民代表会主席李瑞廷与张焕文、陈祁等多名乡民代表及苗栗客家艺术剧团制作人傅郡英等地方人士多人,此外还有远从台北、台中前来与会的铜锣乡抗日志士邱国霖后人邱菀美、屏东佳冬萧家后人萧开平、雾峰林家林朝栋嫡系曾孙林光辉、抗日社会运动家暨作家叶荣钟之子叶蔚南,以及主办单位的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潘朝阳、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会长林铭谭与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
 
  本次展览由辜金良基金会董事长、知名作家蓝博洲策展编撰,展出珍贵图文史料150帧以上,具体呈现1895-1945日本殖民统治的五十年间,台湾人民在各个时期的反抗行动与牺牲。尤其突出展示了苗栗铜锣地区抗日先辈丘逢甲、吴汤兴、邱国琳等人的光荣历史。
 
  策展人蓝博洲表示,日据时期台湾民众的抗日历程能够在铜锣乡展出别具意义。客家地区在乙未反日侵略战役中牺牲最惨烈,同时也是抗日最激烈的地区,此后自武装抗日到文化抗日,皆有大量客家子弟的投入。他表示,本次展览是岛内各乡镇巡回展的第25站,目前也持续在大陆各地巡回展出,期盼两岸人民能够通过共同理解历史进而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
 
  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潘朝阳教授在致词中介绍了铜锣乡亲的抗日历史。他说,座落于展场旁的关帝庙(今武圣宫),就是铜锣客家抗日烈士吴汤兴与邱国霖捐资兴建,同时也是他们誓师抗日的历史现场。他充满感情地给在场民众讲述了铜锣地区抗日志士的斑斑史迹,同时痛斥李登辉以降的政客刻意操弄去中国化中学历史教科书,使得台湾人不认识台湾的历史,从而成为丧失了中国心中国情的背祖之人。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会长、雾峰林家第九代后人林明潭以祖父林幼春在1911年写就祭悼八卦山战役的史诗<诸将--吴汤兴茂才>,向在场民众介绍吴汤兴与铜锣民众的抗日事迹:三户英雄竟若何,吴公近事感人多。/草间持梃长酣战,夜里量沙独浩歌。/望月有年皆带甲,回澜无力且凭河。/累丛葬磺溪路,策蹇荒山未忍过。他表示,不管是林幼春的诗魂或是吴汤兴的战歌,这样崇高的心灵质地已经在台湾社会不正常的政治权斗中失去了,台湾人应该通过重新认识历史把真正的台湾魂找回来。
 
  大力支持此次展览的铜锣乡乡长张正秋表示,两岸的历史与现实是连带的,因此她在任期间极力促成与大陆原乡的各项交流。她说,不知道先辈抗日的历史是台湾社会的悲剧,因为不知道历史,就不知道现在,连做人的标准都不知道以什么来衡量了。她以客家话生动地描述了一则乡里见闻:历史没有是非,社会没了道德,公理没了曲直,人也没了羞耻心,甚至连碰触路边的含羞草它都不再羞闭了。
 
  铜锣乡民代表会主席李瑞廷也表示,两岸的关系切不断,两岸人民本来就是一家亲,执政当局的两岸政策与做法对民众而言无疑是一大伤害。
 
  此外,日据时期台湾知名社会活动家叶荣钟之子叶蔚南、雾峰林家林朝栋嫡系曾孙林光辉,也以父祖辈的经历说明先人的反抗与牺牲。并表示,台湾民众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竟被后人所忘却,这让先人情何以堪。“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的意义就在唤醒民众遗忘的历史记忆。

  本次展览自9/12至10/5在铜锣乡公所二楼礼堂展出,欢迎铜锣在地居民以及各地民众到场观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