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韩国瑜到“韩国瑜现象”
http://www.CRNTT.com   2019-01-06 00:09:34


 
  由于无故被民进党质疑并死命“追杀”,韩国瑜最终于2017年1月11日提出辞呈。被民进党猛烈攻击的那段时间可能是韩国瑜人生的最低潮。韩国瑜感慨表示,国民党没有人对他伸出援手,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他一个人面对民进党排山倒海的攻击,并没有退却,反而因此一战成名。通过网络,台湾民众见识了这位敢做敢当、口齿伶俐、骁勇善战的非典型国民党人,无形中也把他推回政坛一线。

  2017年5月20日,韩国瑜与吴敦义、洪秀柱同台竞选国民党主席。谣传是党内有意要出身黄复兴党部的他,替党主席吴敦义分散另一位参选人洪秀柱的票源。虽然最终落败,但马英九说,“国民党若想反转,需要更多像韩国瑜这样有个人鲜明特色的人。”败选后,韩国瑜被吴敦义派驻高雄担任党部主委,于9月6日上任。

  三、掀起“韩流”风潮

  落选后的韩国瑜需要舞台。他南下高雄,先担任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2018年4月9日又宣布竞选高雄市长。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安排他去高雄,说得好听点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得难听点是“死马当活马医”。如今看来,韩国瑜把国民党高雄选战走“活”了,打得民进党从“决战中台湾”收缩为“力守南台湾”。民进党估计做梦都想不到,把韩国瑜从北农总经理的位置弄下来,结果却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天大的“麻烦”。柯文哲接受媒体采访时酸民进党,“韩国瑜在北农当总经理做得好好的,你们硬要拔掉,我说让韩国瑜转到台北市政府来,你们也不要,这下惨了,你看搞成今天的局面。”

  韩国瑜刚到高雄的时候,确实没钱没人,悄无声息。虽然贵为高雄党部主委,但国民党中央给韩国瑜的资源是少之又少。最困难的时候,高雄市党部穷到连买泡面、买水的钱都没有,到3月时他甚至抱怨,已经7个月没有领到薪水了,“不要满汉全席,但卤肉饭总要有吧”。于是在国民党台北市长初选登记的最后一天,韩国瑜前往领表登记,因文件不齐又自行撤销登记。韩后来受访时坦诚表露,证件故意通通都没带,只带了160万(新台币)。韩感慨:“再好的木材,遇到大海只能漂浮!”党中央认为台中、台北、新北有机会,资源都放那里,他只好摊牌到台北登记参选,要求公平,一方面引起党中央和媒体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草船藉箭”。没有资源的韩国瑜,只能学习柯文哲全靠“空战”,随着韩国瑜“两天台北录节目,五天高雄跑行程”的选战策略逐渐发酵,再加上其在新媒体上分众化经营的成效显现,韩国瑜的网络声量扶摇直上,到选举后期甚至大幅超越台湾“第一政治网红”柯文哲。从九月底以降,整个十月,全台湾“九合一”选举的形势,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韩国瑜”。在网络,韩国瑜所向披靡,横扫千军。此后从新媒体扩散至传统媒体,韩国瑜的新闻终成铺天盖地之势,其民调也从一开始落后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20%-30%,到追平至五五波,最后成功反超。外界质疑网络声量是否可以化为实质选票,甚至撼动民进党在高雄厚实的组织基础?但不管是2小时募得1800万的小额募款记录,还是凤山造势涌入5万支持者的震撼场面,都已展现出韩国瑜的网络人气确实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支持度。

  最终,韩国瑜以超越对手陈其迈15万票的超高得票率,将绿营长期执政20-30年的根据地高雄成功翻蓝。这样的结果,表明当韩国瑜戳破“皇帝的新衣”,点燃民心思变的怒火后,民进党再怎么用统“独”矛盾、省籍矛盾、民主价值等叙事逻辑的牢笼想把民众重新套回去,都已经不可能了。

  四、“韩国瑜现象”出现的原因

  韩国瑜从一个国民党的边缘人,变为主导2018年整个“九合一”选举的“韩国瑜现象”,最大原因在于他赶上了“民心思变”的大势。台湾社会已经出现一股强大的“厌恶传统蓝绿政治”的民意,越是“非典型”政治人物越能得到选民的青睐。

  首先,厌恶蓝绿、“无色觉醒”是“韩国瑜现象”产生的基础。自1996年以来,岛内有过三次政党轮替,然而无论谁上台都没能解决岛内政治经济发展停滞的制度性问题,反而将蓝绿壁垒越筑越高,社会分裂加剧。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变,摆脱传统蓝绿意识形态束缚,建立以问题导向进而追求实际效果的“非蓝非绿”政治新模式,正在形成之中。韩国瑜在高雄选举中淡化色彩背景,摆脱过去拼党产、拼资源、靠派系动员拉票的老路,而是通过提供符合民心的执政论述,来赢得选票,这样的行为正好与走出蓝绿循环的“无色觉醒”相呼应。此外,全球兴起的反体制、反精英的民粹化风潮,也为“韩国瑜现象”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韩国瑜草根特质鲜明,属于“非典型”政治人物。韩国瑜与柯文哲类似,被视为非典型的政治人物,他“我口说我心”的直白性格,符合网友胃口,敏捷的口才与反应力,更掳获不少网友对他的支持。韩国瑜以“卖菜郎”自居,一身便装、一双球鞋、一口流利的闽南语,与高雄民众互动交流。韩的土性、调性和草根性很合南部人的口味,他“大声唱歌、大碗喝酒、敢爱敢恨”的豪爽个性,也成了拉近民众距离的法宝。目前,韩国瑜已经走遍高雄乡镇至少两次,还经常上地下电台接受采访,地下电台及其听众大多偏绿,韩国瑜敢上、能上,还能斩获万人收听的好数位,影响力可见一斑。

  第三,竞选策略得当,直击高雄要害。韩国瑜参选以来,选战议题紧扣高雄市的“又穷又老”,主打“经济牌”,以“打造高雄、全台首富”为竞选标语,痛击民进党主政高雄多年的要害。昔日与台北并称台湾双城的高雄,如今经济数据位列岛内“六都”倒数第二。曾经船流不息的高雄港,从2000年全球第三大港,沦为如今的第十五位。75%青年人要去外地发展,高雄人口数从岛内第二降为第三。韩国瑜点出问题所在,将竞选理念定为“蓝绿放一边、高雄摆中间,让高雄政治归零、经济起跑、游子回港、百业兴旺”,让民众看到希望、点燃激情,才有火热的高雄选情。第四,锁定“北漂族”,重点发力。竞选中“北漂青年”成为一个热门词。“北漂”是指离家到台湾北部读书、谋生的中南部县市一群人。据统计,高雄市投保劳保人口数约111.46万人、设籍在高雄市的劳动力人口数为139.5万人,外漂有28.04万人。高雄是“北漂”人口最多的城市,因此,韩国瑜“一周2-3天在台北录节目、剩下时间在高雄跑行程”,选择主打高雄青年最有感的北漂议题,号召北漂青年返乡投票,针对年轻族群精准发力,已收获成效。

  最后,蔡英文施政不佳也是重要的外在原因。完全执政的民进党导致台湾经济持续下滑、南北发展差距增大、低薪、空污、缺电等问题突出,激起民众强烈不满。高雄“823大淹水”更成为民进党无法辩驳的短处。此外,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形象拘谨、不善言辞,属于地方“旧贵族式”政治人物,不符合当下台湾民众的口味,也是韩声势更盛的原因之一。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1月号,总第253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