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美关系走过激荡的50年
http://www.CRNTT.com   2022-02-23 09:52:00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新华社发
  中评社香港2月23日电/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转折点。21日是尼克松访华50周年纪念日。虽然中美当时出于对抗苏联这一共同目的而携手合作,但中国一直向经济和军事大国迈进。曾改变世界的中美言和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激荡的中美关系从合作转向了对立。

  《日本经济新闻》2月21日载文《尼克松访华50周年 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障碍》,文章说,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问北京,与毛泽东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在此访的最后一天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达成共识。

  在这之前,中美两国曾在朝鲜战争中直接交战,处于对立关系。但为了打开陷入泥沼的越南战争僵局,美国开始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1969年以中苏边境冲突为契机,中国也倾向于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对抗苏联这一共同利益将中美两国联结在了一起。尼克松于1971年7月闪电式宣布访华计划。8月尼克松又宣布中止美元的金本位制度。上述两个“尼克松冲击”成为战后体制的重大转折。中美的接近引发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日中邦交正常化、东西方紧张缓和。

  继毛泽东之后执掌中国的邓小平于1978年12月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中国开始重建经济。次年1月,美国与中国建交,同时与台湾断交。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开发援助、投资,以及中国派遣留学生等人员交流,促进了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

  1989年,东西方冷战结束。1991年,促使中美联结到一起的双方共同敌人苏联解体。

  随后虽然经历了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和1999年美军所谓“误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等事件,但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魅力,美国仍对中国继续奉行接触政策。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