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五年(2012-2016)是第一个成长期。2012年以来,中国对韩投资大幅上升,累计投资64亿美元,开启了中国对韩投资年均10亿美元的时代。如房地产行业(16亿美元),“上海绿地”投资济州医疗保健(9亿美元)、“安徽蓝调”投资济州神话世界(11亿美元)。金融保险方面,安邦保险2015年收购东洋证券63%股权(10.5亿美元),2016年收购友利银行4%的股权(2.6亿美元)。这个时期好像是中国对外投资旺盛的阶段之一。
最后,从2017年至今可以称为第二成长期,其中2018年创下27亿美元的历史投资新高。在这一阶段中,批发零售和房地产的投资较多,分别为11.1亿美元和11.6亿美元,并且阿里巴巴曾于2017年对韩国KakaoPay投资2亿美元。但自安邦保险后,中国对金融业的投入并不多。与之相对的是对制造业投资的增加——电气和电子12.7亿美元、化学品7.5亿美元、食品6.4亿美元,但是这些数字应该不是中国对韩国投资的全部,因为很多中国投资绕过香港、新加坡这类免税地区,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第三,崔弼洙对韩国对中国的投资进行了简单的评价。第一个需要思考的是韩国的贸易顺差,韩国投资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有密切的关系。他用数据来证明关系的密切性,但是其中的原因并不简单。在中国韩国企业的贸易顺差,韩国坚持用国有银行测算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对贸易顺差的影响,那个效果是一直是负面的,即对韩逆向出口大于从韩国进口。因为他们从韩国进口零部件和材料后将加工品出口到韩国,很自然地,进口价格高于出口价格。但是如果我们计算增值贸易(Value added trade),我们预算韩国的顺差很大。所以贸易顺差的综合原因是韩中两国和全世界形成的价值链结果。最近在华韩国企业实现销售和采购的本地化,本地销售从2006年的48.5%提高到2020年的61.6%,同期本地采购的比例也从42.8%大幅上升到62.2%。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在中国买在中国卖,所以他们和韩国本地的关系越来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