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多方期待中国外交斡旋乌战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5:45:45


这是2月2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俄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的画面。俄罗斯总统普京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说,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中评社香港3月15日电/在乌战进入第十天之后,国际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声音,希望中国能够出面调停,避免战祸绵连。中国外长王毅3月7日在北京两会的记者会上,响应俄乌局势时表示,愿意必要时斡旋。

  香港《亚洲周刊》3月14日载文《多方期待中国外交成黑夜中的曙光》,文章说,调停如果成功,这将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既可以化解国际上近年来对中国的负评,也展示中国的巧实力,为各国所尊重。西方舆论近来弥漫新冷战的论述,认为中俄结盟退回“铁幕”,与西方对抗。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对于中俄关系的本质作出重要的澄清,指出中俄关系具有独立自主价值,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更不受第三方干扰和挑拨。

  对于乌克兰局势,王毅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认为要针对其中的是非曲直,抽丝剥茧。国际需要冷静与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对于中欧关系,王毅强调与中俄关系完全是两个问题,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正是这方面的超然性,是否可以使得中国在外交舞台上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挥洒自如?“中国如果扮演鲁仲连”角色,是否美国不能在国际上再对中国横加施压,作出种种无端的指责?毫无疑问,调停的过程也使北京的国际“朋友圈”扩大,用实际的行动,打破冷战的思维,也让美国从特朗普到拜登的仇中战略,像铁拳打到棉花,无所着力。

  事实上,王毅在记者会上谈到中美关系时,指出美国仍不遗余力对中国展开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竞争”,不断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攻击挑事,损害两国关系大局。他认为中美双方应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装出发,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代替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由于此时正是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抵达北京履新,也需要新的思路来重建中美关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