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粤闽参访:博物馆寻根 “我是客家人!”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00:57:51


参访团成员看着中国客家博物馆内一个巨大的“𠊎”字,纷纷大声念道,“𠊎是客家人!”(中评社 廖梓达摄)
  中评社梅州12月6日电(记者 廖梓达)“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看到中国客家博物馆内播放的客家歌谣《月光光》,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下称“抗日协”)粤闽参访团成员不禁跟着唱了起来。

  以客家后裔为主的抗日协粤闽参访团4日走进位于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展开一段寻根溯源之旅。刚入馆内,一个巨大的“𠊎”字引入眼帘,这个字正是客家话中的“我”,参访团成员纷纷大声念道,“𠊎是客家人!”

  除了童声念诵的歌谣,中国客家博物馆还可通过数字控制,选播梅县、兴宁、蕉岭、平远、河源、连平、龙川、揭西等不同口音演绎的客家山歌和童谣,参访团成员听到乡音激动不已。一名参访成员还在馆内一本特制的数码影册族谱前驻足良久,手在上空做出翻书动作,“族谱”就会自动翻页,展现客家族谱资讯和各姓世代史实。

  馆内还通过许多生动逼真的模型及制作细腻的实物,配以灯光及声像,展现客家生活时态、工具器具、风俗民情、建筑设计及梅州地区的发展等,这些展品包括以五凤楼为原型的围龙屋模型及重数百斤的乾隆十九年廖氏祠堂梁架原件,也包括高达数米的客家花灯和按比例复制的客家私塾,除此之外,馆内还有新人入洞房及客家妇女背着孩童劳作的场景,以及蓑衣、簸箕、水车、风车等农具原件等丰富展品。参访成员一边参观,一边称好。

  台湾雾峰林家林幼春之曾孙林铭镡对记者表示,通过此次参观,他追寻到先辈迁徙的足迹,瞭解到客家沿袭的脉络。通过详实的图文史料,他体会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理念,认识到教育在改变人生命运中的重要性,“真的要鼓励后辈好好读书。”雾峰林家250多年前从福建平和迁至台湾,一直坚持客家习俗,而后又在日据时期成为抗日大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