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王士峰:创造永续的清明传统
http://www.CRNTT.com   2014-03-24 00:36:41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王士峰。(中评社记者 杨犇尧摄)
  中评社奉化3月24日电(记者 杨犇尧)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和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于3月22日在浙江省奉化市举行,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王士峰在第二场小组会上发言表示,“生态清明、节能清明、文化清明、和谐清明、永续清明”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清明文化基因的原型。清明时节缅怀祖先,应该要努力探究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寻求价值认同与现代诠释,形成充满活力和诱因的动力使这个文化基因典范不断演化、移转而更能适应现代环境。

  王士峰指出,清明祭祀活动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需要的表现,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具体而言就是人们无不希望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能将祖先得到安顿并得到庇荫,趋吉避凶,祛祸得福,这种期望与需要成为择日、风水及烧纸钱纸扎品之操作系统。透过以社会文化为蕴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昭示,安顿祖先就是把握命运,而指出一条神秘的捷径让人们达到心理的平衡。

  他表示,从环境社会与文化之价值典范而言,国内正从化约主义型移转至环境型及整体典范。而风水文化基因原型即采用成长型及整体型典范。故这几个文化基因也互为文化基因复合体。因此,利用社会动力进行典范移转,不但促进风水文化基因之良性演化同时也促进社会系统之健全发展。天理型是风水文化基因原型的典范,有必要回归天理型典范。

  目前台湾火葬普及率已达七成以上,都会区更达九成以上,2002年七月公布殡葬管理条例,针对土葬有许多规范,对于生态平衡,土地利用有积极正面的效果。台湾已流行火化后入塔,火化率超过92%,仅次于日本。内地也开始推动火化后入塔。如过分强调化约、功利型的风水理论,而不强调心地真诚合乎天理的整体命运理论,反而无法促进社会健全的发展。

  王士峰指出,节能减碳已成为拯救地球温室效应危机之契机,但必须从民众认知上着手才能改善此一情况,因为燃烧纸制品及衣物,大多数乃应顾客之需求而满足之。因此,为了减少殡葬及祭祀活动中纸制品的燃烧量,可行的诱因与动力列述如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