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邓文龙:客家栋对具有敬天法祖的深刻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14-03-25 00:56:19


台湾高雄文藻外语大学副教授邓文龙。(中评社记者 杨犇尧摄)
  中评社奉化3月25日电(记者 杨犇尧)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和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于22日在奉化举行。台湾高雄文藻外语大学副教授邓文龙在论坛上向与会者介绍了“六堆客家栋对”这一微型族谱。

  邓文龙介绍到,六堆乡土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同一族系之精神结合体,祇因其语言、风俗、习惯相同,彼此间有婚姻血统的交流,三百余年来有同一个历史,守望相助团结一致而迄今。而从移民史的观点,客家先民入垦屏东平原,应该是由少数而多数,由点线而至全面性的开发。所以客家人开发屏东平原应该是从明郑时期肇端,至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客家先民络绎不绝入垦屏东平原,以迄乾隆嘉庆年间客家先民全面性开发屏东平原,甚至乾隆年间林氏父子带领客家先民由下淡水溪上溯荖农溪开发屏东平原东北角而到达美浓、杉林等地。

  邓文龙指出,一般而言“栋对”是该姓姓的祖先或进士举人所提的字,其目的是要子孙能够谨记祖宗言,是祖先对后代的传承与具体的交流,因此栋对比灯对、堂号、门联等更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各个姓姓由于原乡祖籍不同,且祖先对子孙的期许方向不一,故栋对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也不一样;另外,也可从栋对内容判断其姓姓及迁徙过程。

  邓文龙总结,客家伙房的“栋对”具有“敬天法祖”的深刻意义,然而此种时代烙印,随着时代变迁与古体诗写作式微,深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栋对”,逐渐消失,抚今追昔,此客家珍贵之文化资产值得大家重视、强调与保护。

  (后方支援记者:鱼莎莎)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