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郭震远:谨慎对待“促统与和平拒统”之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14:34:3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中评社 李仕奇摄)
  中评社杭州10月12日电(记者 孙仪威 李仕奇 王永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在“第八届两岸发展论坛”上发表观点表示,随着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需要谨慎对待两岸“促统与和平拒统”的矛盾。

  郭震远指出,作为深水区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促统与和平拒统”的发展变化前景,实际上就是深水区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前景。抽象地考虑,可能出现“促统与和平拒统”矛盾发展变化的多个前景:“和平拒统”的企图和努力,在短时期内被消除,两岸关系顺利渡过深水区,较快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在大陆主导下,通过两岸共同努力,“和平拒统”的企图和努力被逐渐化解,两岸关系在曲折中渡过深水区,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促统力度不足,“和平拒统”的企图和努力得逞,两岸关系“永远维持现状”,祖国完全统一被无限期拖延;台湾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台独”势力再度执政并孤注一掷,“和平拒统”重新变为“台独拒统”,甚至“武力拒统”,两岸关系再度严重对抗。

  第一个前景是理想主义的设想,明显脱离两岸关系的实际,不可能实现;第二个前景立足于两岸关系的实际和大陆的主导地位,完全可以实现,而且最有利于顺利渡过深水区,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第三个前景具有不可低估的可能性,而且一旦实现,两岸关系将深陷深水区,祖国完全统一可能将无限期拖延;第四个前景的实现,具有不可排除的可能性,如一旦实现,两岸关系的性质将再度改变,处理的方式也将相应改变。

  郭震远表示,促统与拒统这一对矛盾,本质上是对抗性矛盾。但是,当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主要矛盾时,其处理方式则既可能是对抗性的,也可能是非对抗性的。处理“武力拒统”、“台独拒统”时,采用的是对抗性方式;处理“反对改善两岸关系”时,则主要采用协商谈判、交流沟通的非对抗性方式。面对“和平拒统”,仍然可以主要采取非对抗性方式,但与处理“大力改善两岸关系与反对改善两岸关系”比较,对抗性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如果出现前述的统一前景被无限期拖延,或者重新出现“台独拒统”,甚至“武力拒统”局面,对抗性方式就将肯定取代非对抗性方式。确保以非对抗性方式处理“促统与和平拒统”矛盾,符合两岸民众利益、符合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选择。充分发挥大陆明显强大的优势、善用大陆的国力,是得以采用非对抗性方式最可靠的保障。对此,必须有充分信心,并且在各项对台政策中予以体现。为充分发挥大陆明显强大的优势,以及有效消除台湾一些人对于“和平拒统”、无限期拖延祖国完全统一抱有的幻想,大陆方面必须清晰认定并明确宣示,本着两岸一家亲理念,对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陆方面愿意,也可以等待,但决不会无限期拖延;大陆方面将继续对台湾让利,但不会,也不可能予取予求,“让利”须有明确底线和限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促统与和平拒统”的矛盾,才能保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在深水区健康、持续推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