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李义虎:胡锦涛对台政策新思维重大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10-09-25 00:48:56


 
  第二,“胡六点”对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对两岸关系的性质与定位进行了权威的论证,有力回应了两岸理论界和政界在此问题上的讨论和争论。“胡六点”着重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基本性质、基本定位和基本现状的有力说明。其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在“统独”问题十分尖锐,岛内各种“台独”分裂主张滥觞,因而不少人思想混乱的情况下,“胡六点”抓住历史的真相、把握问题的实质、回归争议的原点,将自上个世纪40年代末所形成并延续的中国尚未统一状态,精确地界定为中国内战所造成的两岸双方的政治对立,而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两岸对立是简单的“统独之争”,也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台湾问题是孤立的“回归问题”等;而与此类似,某些人在界定“台独”问题时将它说成是“二二八事件阴影造成的”等都是经不住历史检验的片面观点。所谓“政治对立”实际上是一个比“统独之争”或“回归与反回归”等在内涵上更大、在范畴上更宽的概念,它可以包括“统独之争”和“回归与反回归”,但又不仅仅限于此;它还包括其他很多内容,如两岸的“法统之争”、“制度之争”和人心取向问题等等。按照这一思想思考和解读两岸问题,很多事情可以迎刃而解,我们与李登辉“两国论”的斗争(当然背后还有所谓“制度之争”),我们与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和“法理台独”的斗争(背后也不排除存有制度对立和价值观的因素),甚至我们与现在执政的马英九当局在“一中各表”上的矛盾(当然背后有“民主化”问题),都可纳入两岸政治对立的范畴来理解,只不过它们是两岸政治对立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理解,我们对台湾问题和两岸对立的起始、来由和演变,才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进而对问题的性质和定位才可以有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说明。

  第三,“胡六点”揭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走向和出路。“胡六点”在第一点里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这句话恰好是与第六点里的一句话相呼应的,就是“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可以说,“胡六点”很有智慧地指出了摆脱两岸政治僵局和困境的基本方向和路径,一方面既要想办法结束双方的政治对立,这一状况实际上早就存在且长期以来就是问题的实质,却被一些人歪曲了;另一方面,现在及今后一段时间,两岸双方可以着手探讨和协商“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这样它逻辑性很强地对应着“结束双方的政治对立”的目标,也意味着探讨和协商的双方均可以对“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发表意见、提供解决方案,这样就同样逻辑性很强地对应着解决问题的出路。因为“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实际上恰恰是长期以来两岸所发生争执的所在,如果双方不就解决此问题达成共识,而是去争执其他的问题,便可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反而会在假命题上做无谓的碰撞,陷入“云里雾里”自我迷糊。而一旦找到问题的所在、问题的实质,双方可以在真问题上寻求真解决。

  第四,“胡六点”对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有崭新的辩证论述。“胡六点”指出,“首先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合感情,有利于两岸累积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段重要讲话对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做了极为富有创意和新意的论述。应该说,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是辨证的关系,是互相紧密衔接、有效递进的关系,而不是其中一个取代另一个的替代关系。和平统一是我们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和平发展是和平统一必然要经过的阶段,只要我们坚持的是和平统一的目标,而不是简单地树立武力统一的目标,那么和平发展是和平统一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一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和平统一是我们在国家战略上的终极目标,而和平发展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基本过程。不能不要过程,而只要结果。事实上,恰恰是和平发展提供了两岸进行有效整合的历史机遇,会给和平统一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越好,离和平统一的目标就会越近,而不是相反。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之所以把和平发展放到了“主题”这样高的位置上,并把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放到了两岸双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的层次上,是因为和平发展在两岸关系的意义上还有着更深的战略含义。这就是,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都是为了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福祉,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并不是为了统一而统一,而是为了实现比统一更高的目标。因为在实现和平统一后,我们仍然要保障两岸人民的幸福,促进两岸社会的发展,将国家发展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因此,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又是一对重叠性的概念,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而不是具有相互排斥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和平发展是为了和平统一,而和平统一又是为了在统一后促进两岸间的和平发展,也就是促进两岸通过有效整合达到建设一个富强发达、社会进步、具有高度文明和政治修明的强大国家的目的。这样,和平统一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过程,和平统一才是一种有质量的统一。毋宁说,和平发展提升了和平统一的境界,丰富了它的内涵,提高了它的质量;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和平统一不仅会顺利实现,而且不会有不必要的反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