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后ECFA时代 两岸经贸合作互补成热话
http://www.CRNTT.com   2010-07-12 00:55:18


陈小洪表示,两岸合作升级也会出现问题和挑战。中评社记者摄
  中评社广州7月12日电(记者 陈晓 梁卓钧)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1日在广州进行第二天的会议。ECFA签署后,探讨后ECFA时代两岸经贸如何进行优势互补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专题讨论的主要议题。

  在研究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以题为《合作推进两岸企业转型与升级》进行演讲。陈小洪表示,两岸企业近30年一直持续发展,在2009年福布斯全球500强中,已有34家大陆企业和6家台湾企业入围。他指出,目前两岸企业都正在加紧转型升级,但由于两岸企业长期较倚赖外部技术,并过度倚赖一般制造,附加值偏低,金融危机及低碳潮流的出现,迫使两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他表示,两岸合作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有着互补合作的优势,但两岸合作升级也会出现问题、挑战。由于两岸存在认识差异,过去两岸合作模式主要是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设厂下单,以后有可能相互投资,在更紧密的情况下,可能会因此失去了距离美,两岸企业会因而产生摩擦;其次是某些产业存在竞合关系,即两岸产业或企业既有互补合作关系,又有竞争的关系;三是两岸存在一些政策法规障碍,不利于很好地处理两岸产业合作中的复杂问题。

  陈小洪建议,两岸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在更大范围内开放巿场。同时,在存在竞合关系的领域,应通过有区别的政策鼓励转型升级合作,双方各自发挥优势的合作,会有1加1大于2的效果。另外,两岸应共同合作开发国际巿场,并在基本制度方面为两岸升级的合作创造条件。

  台湾商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杜紫宸同样发表以两岸合作产业升级为主题的报告。他以《两岸产业合作制度化及未来发展契机》的题目作演讲,提出了“后ECFA时代”互利双赢之产业合作架构。

  杜紫宸指出,大陆和台湾在石化和纺织方面都属强势,可以联手抵抗韩国竞争。而在面板、精致食品方面,台湾强势大陆弱势,应以巿场培育产业实力。在汽车、通讯方面,台湾弱势大陆强势,两岸能合作试验下一代科技,在生技医药和新能源方面,台湾和大陆均处弱势,应结盟互补,进军国际。

  杜紫宸表示,两岸应共同发展具战略价值之服务产业,包括在设立医疗机构与远距照顾、文化创意产业、低碳技术服务以及优质生活产业上共同合作。

  杜紫宸建议,两岸应计划协商扩大互补性产业之区域试点合作,研议、协商签订两岸产业科技合作协议之可能性,建立正式架构、技术共同标准,互相尊重智慧财产权,建立专业仲裁与纠纷解决机制,均能推进两岸产业合作制度化发展。


    相关专题: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