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王卓祺与中评社青年记者对话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2-03-19 00:19:51


 
  记者:这次选举如果梁振英胜出,选后如何弥补建制派、乃至社会裂痕? 

  王卓祺:建制派一直都不是铁饼一块。“建制派”这个名称也不是太好,凡是亲中的都被标签为建制派,建制派的符号将亲中派和商界连在了一起,这两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就算在商界中也有不同的利益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太明智的符号,表面上似乎平衡了各方的利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过去几年我们看到政府的施政似乎偏向某些大财团,对中小企的扶持较少,和亲中团体也似乎不是太亲密,当然我们不能太简单地看这些问题,将来的发展还需要看政府的政策。将来的政策如果可以从制度方面做到公平,商人和市民都感到公平,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香港社会一向很自由,营商的环境也可以接受,当然也有些垄断的现象,这在民调中也可以看到。 

  香港大财团的规模太大了,我搞经济的朋友有一种形容香港大财团的说法是:“大笨象在后花园跳舞”,小市民很容易被“踩伤”。因为体积太大,现在香港的财团都要到外面,例如内地等地方寻求发展。所以政府要营造一种环境,平等地对待不同规模的商人,有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小市民和中产人士制造机会,令他们有拼博的机会。 

  我们做的民调显示,香港的制度优势是很高的。举例说,在政府的表现方面,2006年时廉洁和维持公平的政府,我们得到的分数是:合格18.2%,合格以上72.5%,有90%以上的高分,不合格率仅为9.3%,说明香港人很认同制度的公平性。良好法制、保障个人自由和财产,不合格率9.1%,合格21.3%,合格以上69.6%。香港在发展经济和创造就业方面一直做得很好,不合格16.8%,合格27.4%,合格以上55.8%。促进竞争防止垄断不合格31.0%,合格30%,合格以上38%,但到了今年就出现了变化,不合格率为57.9%,出现很大的改变。可见,在廉洁和公平政府、法制、个人自由和财产保障方面,香港都做得很好,只有在促进竞争防止垄断上渐渐变差了。 

  香港制度的根基其实很不错,唯一做得不足够的是市场竞争。现在的市场环境对中小企业不公平,因为在过去20、30年,香港本地财团的体积越来越大,对中小企业造成很大影响,例如超市将路边的士多差不多赶尽杀绝,有些国家有法例限制超市垄断的程度,以保障其他小商店的营商环境,不过香港现时只是讨论竞争法,还没有谈到垄断法,就已经招来商界很多反对声音。 

  香港的底子其实很厚实的,所以不需要将很多事情重头再来。假设梁振英上台,他的政策最重要是保障营商环境公平和公正。假设他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舒缓市民的不满和怨言,例如是最近公布的打击一手楼销售手法措施,我就觉得是应该做的。十几年前我们买楼,每层楼都清清楚楚有定价。现在,卖楼的人会在晚上12点多叫你去买楼,感觉就像是设局一样;亦有售楼的地方利用镜子造成错觉,使楼面面积显得大一些,这些手法都让市民觉得很不公平。这些措施不是为了打击某些集团,而是要保障香港公平营商和买卖的环境,是为了要拨乱反正,保障消费者。我不觉得这些措施是针对任何集团,而是要依法办事。香港市场的规则本来就是要公平、透明、公开,本着这个原则,我觉得问题不大,市民亦一定会支持。而市民支持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下去。如果市民不支持,但是你一定要去打击财团,令财团撤资,最后当然会造成政治风暴。所以,无论最后谁上台,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下届政府铁定要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问题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做。到底是先用一两年慢慢看清楚形势才开始做呢?还是一开始已经做呢?两个判断各有风险和优势,最终都要视乎下届政府本身的判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相关专题: 港澳焦点人物访谈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