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瀚墨评介 >> 详细内容

艺海悟道

http://www.CRNTT.com 2007-08-22 04:17:47 叶其嘉

叶其嘉作品《乡村秋水》

  严格地说,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是一个独立体,他所从事的艺术劳动和创作都应是一个独立工程。你的创作越独立,你的作品面貌才会越有风格。 

  每一个人都要客观地评估一下自己的现状,然后,根据实际,作出一个比较贴切可行的计划,再循序渐进地按计划慢慢推进。我以为这才是有所追求的表现。 

  任何事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必定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停顿”。如何在这痛苦的“停顿”中积极地储备一些有用因素,扬弃一些消极因素,为下一轮的发展、飞跃提供保证。也许,总结是最佳的方法。 

  搞艺术的人,不可孤陋寡闻,更不可成为体弱多病的书生,毕竟我们是现代人!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青年人应该广收博取古今中外优秀艺术遗产,吸纳各门各派的优点,借鉴一些有益、有启发意义的东西,做到为我所用,不要满足于小有成果。 

  过早定型将会扼杀自己沉潜的创造力,容易“江郎才尽”而陷于困境。我们知道,厚积纔可薄发,有备而能无患。 

  有建树的艺术家,大多数能关注和重视市场,又不为市场所左右。他们都比较注重修炼,不甚注重享乐,追求一种随意简淡的自在式的生活,将人性的挑剔、斤斤计较和不满足的本能移诸于对艺术的探究上。 

  单纯地讲技法形式,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而成为毫无意义的笔墨游戏;但不讲究形式的高下、雅俗之别,也势必影响艺术的深度而沦为低俗与乏味。 

  敏于行、纳于言、不显山、不露水、不计成败得失,只求过程。这,似乎便是我等长期身处乡间的画人们应持的立身处世之道。 

  唯美是求,唯奇是取,既重一波三折、屋漏痕、虫蚀木一路,又喜装饰性、趣味性之格致;熔传统与现代、骨法用笔与制作效果于一炉。窃以为此不失为创新之一法也。 

  中国水墨画最吸引人、最能使人陶醉的便是那画中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黑黑白白的对比构成。而这些对比中,亦最能体现每一个画家的不同素养和习惯。 

  坦率的说,目前大多数的水乡画,从境界上讲,显然地处于“写景”的状态,就是说还比较多的依赖于自然之景。概括、简约、借景抒情、苦心经营而富于内涵,既不失客观特定所得又能随心所欲构成的作品毕竟还不多见。 

  从题材上讲,水乡画无疑更易于勾起人的感情,它直接、烟火味十足。然而,它平凡,无可循之规律,它需要慧眼的开掘。 

  一个成熟的画家,除要具备真知卓识、正确的观念、坚强的毅力,还需要有自己独到的技法形式。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心一意干事业的决心和精神,还怕社会风气不纯正,还怕出不了人才、出不了作品和成果吗? 

  一个画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取向不单唯个人的气质、喜好而定,还受到师承、基本功、学识底藴等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作为一个艺人,最难和最富于挑战的,吾以为莫过于既能保持一贯的追求,又能时时出新、求变。 

  所谓体现生活,并不是简单的截取、记録生活的某一部分入画,而是着重在一个“触景、生情、比兴、意会、融通”的整个过程。复制自然,再现客观物象的美不应是高手之所为,高手应是能打破自然的空间观,创造出富有自己特色并独立于自然的审美图式和技巧规律。 

  大凡好的、完美的艺术,都不是用文字或语言能阐释清楚的。这种阐释除了有牵强之嫌外,有时还显出苍白和乏力。 

  题材内容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形式技法的运用和发挥;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亦会促使技法的变革改造和创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