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瀚墨评介 >> 详细内容

山水所见

http://www.CRNTT.com 2009-02-18 02:18:40 苏晨

画家刘诗东


  2003年开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16卷的《21世纪广东省中青年美术家国画丛书》,分别为16位中青年美术家风格各异的国画作品单独立卷,其间有《刘诗东》卷。 

  广东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又是出色国画家的刘斯奋,为这一套《丛书》作《总序》,行文中在总论之外,又言简意赅地对16位入选者的国画成就一一进行了评论,对刘诗东的两句评论是: 

  刘诗东的画,取材于外物,而不为外物所困。强调主观感受与内心节奏,随机而发,因势赋形,寓奔放激情于静穆之境界,故能纵横恣肆,而不失藴借含蓄。 

  日前,诗东君持《丛书》之《刘诗东》卷、《刘诗东作品集》、《刘诗东画选》、《刘诗东画展》展品画册及新作一帧过访,为问拙眼所见。我翻阅持赠诸作,沉思良久,深以为刘斯奋所言甚是允当。如果一定要我说点什么,我想那就不如把刘斯奋的两句评论略加展开,稍为补充几句。 

  年轻的山水画家刘诗东,讷于言,敏于思。他的挦馕飻、他最关注的外在之美,是大自然之美,特别是他的祖居地粤东客家山水和成长地华南水乡秀土之美。国画山水理论讲求“师造化,得心源”。这大扺也就是歌德所说的:“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也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幷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这儿说的“较高的意旨”,指的是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创作追求。 

  国画山水大师黄宾虹也在多处说过:“写山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气,还得闭目深思,非领略其精神不可”;“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万物之貌,乃在传其内涵之神,若以形似为贵,则名山大川,观览不遑,真木具在,何图劳焉”;“合天工与人工于一炉,大冶大化,臻于至美纯真之境”;“古人论画谓‘造化入画,画夺造化’,‘夺’字最难”;“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 

  刘诗东为文坦言地是“把山水画当作一个梦去觅求”的那路画家,非常强调对“外物”的“主观感受与内心节奏”,所以他笔下的山水,和传统国画的山水相较,有些“怪”。须知这“纵横恣肆”的“怪”,“随机而发,因势赋形”的“怪”,正是“静穆”的、“藴借含蓄”的寄寓着他追求国画山水改革出新的“奔放激情”。 

  审美情趣,艺术情趣,在艺术创作上至关重要。休谟说:“理智传达真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和丑、善和恶的情感。前者按照事物在自然中实在的情况去认识事物,不增也不减。后者却有一种创造的功能,用从内心感情借来色彩演染一切自然物,而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休谟还论证了趣味可以“成为行动的动力”。可不是,刘诗东的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出来,一发16年抱定他追求的艺术情趣锲而不舍,以至有成,真的也显示了趣味之“成为行动的动力”! 

  我们或可从刘诗东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的饮誉之作《梦归故园》、《金秋》、《清音》,具体观察一下他的画路和心路。不难看出,《梦归故园》是他面对故园风貌,就所见所感之美,作了精挑细选,经过内心的艺术整合,“打乱重组”又加以变形,画出来的一帧平和宁静而又内蓄盎然生机的“心画”。《金秋》是他面对客家山乡的收成之季,就所见所感之美,经过内心的艺术整合,“巧妙拼联”又稍加变形,画出来的一帧灿烂缤纷,兴旺富裕,欢乐祥和,安定宁静的“心画”。 

  刘诗东可不是那种因为功力欠缺,靠所谓“变形”来掩饰其其实的人。《清音》一帧正好雄辩地昭示了刘诗东是具有相当功力的画家。用上万条线构成的这帧场景壮阔的大画,把线的功能运用到近乎极至。他很懂得量与美的辩证法。布莱尼茨认为:“美感是一种混乱的朦胧的感觉,是无数微小感觉的结合体。”并以大海中一朵朵“涛头白”的微细之音,汇聚成惊天动地的海之啸为例,来加以说明。这就也说着了《清音》,它用上万条线“织”出了月色朦胧中山乡的种种生动景象,隐隐约约美不胜收。抢眼处一条高高飞泻而下的长瀑,在静寂中真的似有清音注耳。好个“错杂产生美”,“变化产生美”,“和谐产生美”,“朦胧产生美”。刘诗东的许多作品,都画面非常饱满,重视量和美的辩证法。一帧画里办不到,他就充分运用传统国画的方法,如《山水心印》系列、《小桥流水系列》,可以视为“切割开来的长卷”。《老房子印记》系列可以视为“多帧连环叶子”。《寂夜》为一帧之内的横竖不等面积“四格组合”;《正午》是一帧之内的等面积“竖三格组合”。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随机而发”,“因势赋形”,以便尽情地充分挥洒,反复表述。他是黑格尔的知音,深信黑格尔说的:“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美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于是16年来坚持“纵横恣肆”地“奔放激情”,凭着“内在的眼睛”的关照所得,真情地述说,述说。从形式到内容,却不肆别人说“怪”,嫌“怪”。一门心思要顽强释放他们这一代中国山水画家苦苦求变的情结,为中国山水画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开拓与新,而不遗余力地探索,探索,实验,实验。一块砖可能乍起来不起眼,但是一块又一块的砖建起一座巍峨的殿堂呢? 

  2003年3月1日写于番禺洛湖居 

  (作者:苏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