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出版研究 >> 详细内容

香港十年之出版

http://www.CRNTT.com 2007-11-12 09:32:33 光明网
  回归十年,香港的出版业与图书零售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呢?整体来说,出版业是萎缩了还是蓬勃了?这是近十年来,关心香港出版业的朋友经常提出的问题。

  九七回归时,不少外国出版社的管理阶层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担心:香港是否会收紧对出版业的管理?九七回归后,香港是否会推行简体字,繁体字图书是否还有市场?香港是否还会大量从台湾进口繁体字图书?九七回归后的香港政府是否会推行中文教育政策?英文图书还能不能售卖,市场是否会逐渐萎缩?

  九七前后每次参加国际书展和台北书展,遇到的英、美或台湾同行总是重复询问上面的一连串问题。如今尘埃落定,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了。

  令“灾难论者”大跌眼镜

  众所周知,回归十年,香港的出版业遇到大大小小困难倒不少,但主要并非英、美或台湾同行关心的那些问题。香港并没有收紧对出版业的管理,一如既往,开办出版社只需要做简单手续的商业登记。香港政府没有设图书审查制度,无论什么意见,甚至辱骂政府的图书都能继续出版。九七回归后,香港市民普遍接受了简体字,部分中小学还把简体字纳入中文课程,与繁体字一并教授。但十年来香港出版的图书还是采用繁体字,大量繁体字图书依旧从台湾进口,销量远超过内地运过来的简体字图书。九七回归后的香港政府实施一系列推行中文教育政策,但市民也看重英语教育,英文图书卖得火红,市场继续扩大。种种出版和图书销售趋势,都令灾难论者大跌眼镜。

  我觉得十年来香港的出版社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是非纯文学、较依循商业规则运作的出版社多了,部分出版社还特别针对分众市场,看起来十分热闹。当然,这十年间结束的出版社亦有不少,但主要都是较小规模、个人兴趣式的出版社。转变纯粹来自商业规模的更替,按经济规律发展。几家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大幅度扩张的出版社,如经济日报出版社、天窗出版社等,都是清楚市场导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起来的。

  图书出版在变化

  十年来香港的出版物也趋向多样化和多元化,题材繁杂,各自精彩。过去出版社出版图书偏重文学类,如小说类图书,令读者产生错误印象,把图书出版等同文艺创作。现今出版多元化,书种选择增加了。尤其是近年出版的图书,既有文艺创作,也不乏投资理财,商业管理,个人健康,生活趣味,社会政治时事分析和评论。这些新题材之中,如社会政治时事分析和评论类图书,过去是“票房毒药”,很难卖得出去,如今却成为重要品种,可见读者的口味也有一定变化。

  图书的内容编排上,近年也多了新意。普遍现象是内文的文字减少了,市场上出现不少图文书。自少习惯画面视觉的电视一代日渐成长,他们惯从图像取得资讯,甚至不惯依靠文字,或是图文并重,才会导致图文书出现。这个现象并非香港独有,内地、台湾,甚至欧美亦莫不如是,可见已是普世的趋势。我个人另一观察是,近年来与网路有关的出版物纷纷面世,无论内地或台湾,都见把网路作品转辑成纸本图书,即所谓“网路小说”。新人的创作先在网路走红,然后纸本图书跟进,成为畅销作品。也有出版社的操盘者借助网路,把新秀作品转到网路发表,全面催谷,增加他们的知名度,以打造畅销书。这两个现象香港也有,但未见成势。香港较多的例子,是不少无名作者的网志(Blog)文章受到出版人注意,邀约结集成书。本来是个人发表意见的园地,变了图书出版的准备,相信网志作者也始料未及。不过,香港的网志文章大多数是知识性重于娱乐性,未必有条件成为畅销书,炒作性不及网路小说。

  十年来香港出版的图书,其中不乏每种印数相对减少。可能因印刷技术受限制,十年前,每种图书的印数起码要二至三千册才划得来,否则每册成本太高,不划算;现今因印刷技术改善,或印刷工序北移,成本相对下降,每种图书印数只有一千册的并非罕见。一些过去不可能出版的小众图书,近年来反而有机会印刷出版。正面看这个现象,则新进作家的作品得到出版机会,可以避免埋没人才;但负面地看,印数下降,令一些不合格的作品也涌进市场,耗用了日渐短缺的木材资源,也浪费了书店的宝贵空间,出版社的竞争加剧了,每种图书的读者人数却减少了,出版工作越来越困难了。

  图书零售的饼做大了

  十年来香港的中型、大型书店数量增加,说明图书零售业看好图书零售市场。原来在香港经营几十年的联合出版集团属下的三个图书零售系统——三联、中华和商务保持活跃,十年来不停扩展,分店从20多家增加到40家,销售的图书品种也大幅度提升,书店类型从过往的以大型综合店和社区书店为主,到现在新出现了文史、社科、英文、法律等专门店及大学书店。

  具香港特色的小型“楼上书店”(也叫“二楼书店”)依旧运作,各占市场,各具特色。个别“楼上书店”可能因为种种因素不能经营下去而关闭,但仍然有新的经营者加入,维持这项香港特色。总的算来,香港的“楼上书店”数量有增无减,只是经营的书种可能有一定变化。十年前,他们以销售台版文史图书为主,现今不少改为销售内地简体字版的通俗读物。“楼上书店”一向与大型综合书店互为补充,有助于丰富读者的阅读选择。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楼上书店”放弃了他们一向引以为傲的专门书店特色,走通俗路线,依赖折扣与大型综合书店作竞争。他们的转型,从长远来看其实非读者之福,读者可以选择的书种肯定会减少了。

  图书零售业的外来参与者多了,十年前较大规模的外资书店有来自新、马的大众书局和时信书店,也是来自新、马的英文书店PageOne刚启步。十年来此消彼长,大众书局陆续扩展,分店增加,PageOne稳占英文书店和设计图书市场,只有时信书店退出。来自澳洲的Dymocks连锁授权书店与《南华早报》(SCMP)集团合作,开拓香港的英文图书市场。

  虽然台湾诚品书店经过一番部署后决定不来香港竞争,但香港图书零售市场仍不失百花齐放的热闹局面。近年来比较受人注目的新参与者有来自广东省批的新华书城,和来自台湾的城邦书店。两者的出现为香港的图书零售业带来新的元素,也丰富了读者的选择。

  我曾多次强调,香港的成功是因为市场开放,不乏外来参与者竞争,图书零售业正是一个正面例子。正是因为外来竞争者不绝,香港的书店的警觉性高,时常有危机感,慌怕自己不进步会遭到淘汰,大家都在减少人手、提高效率上用功,多走一步,多出新的点子,灵活性就提高了。大家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力求改进,经营管理的层次也就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香港购买图书的读者多了,购书意欲提高,图书零售的饼做得大了,不然,在商场租金持续高企的情况下,这么多的大型书店怎可能维持下去?哪里会有这么多的新书店出现?现在还有更多的外来参与者进军香港市场,种种迹象,都显示出大家对香港的图书零售市场充满信心。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是图书销售的终结?

  这十年来对出版界影响最大的新生事物,是整体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出现并普及化,改变了大众的阅读习惯,网路新闻和网志取代了杂志、报纸和图书等传统载体。十年来,出版界不停讨论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出版有何种影响,但一直未有定论。习惯纸本阅读的一代,可能不会接受纯互联网阅读,他们始终迷恋“书香”。但自少便依赖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呢?他们再没有上一代对“书香”的迷恋,锺情于互联网的省时快捷。依赖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的另一特点,是习惯从网路上免费获取资讯。对他们来说,资讯一向是免费可以取得,无需任何代价的。要求他们买书,支付金钱取得资讯,肯定对他们是陌生的。

  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会不会是图书销售的终结?

  阅读载体也发生变化,电子阅读器推陈出新,正逐渐与电子手账和手提电话(移动电话)合并。电子阅读器不再是障碍,重要的一是出版商何时会配合图书的电子化,肯把新书制成电子版,供读者网上或实体下载;另一方面,读者何时放弃纸本阅读,转而接受电子阅读?这种种有关讨论,其实已经历十年。几时会取得突破,彻底改变大众的阅读习惯,仍然有待继续观察。

  近十年来,香港的出版界一直密切注意电子阅读和电子出版的发展,个别出版社还大幅度投入,希望早着先机。但电子出版这一块一直与欧美同步,未见突破。

  购书来源也正在默默改变,网上书店的出现,令实体书店受到挑战——亚马逊的成功,为网上书店打下一通强心剂。大家心中会接受网路购书,但仍为网上书店是否有经营模式而伤脑筋。香港的一两家网上书店至今仍未成气候,反而台湾的“博客来”在2006年成功扩大,令台湾出版界另眼相看,成为重要话题。

  看来,互联网的发展给香港出版业带来的整体大变化,仍然有待继续观察,相信不出五年大局必定。 

  (本文作者为香港商务印书馆助理总经理)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