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业内人士所言,大学社作为国内出版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发展起点、出书方向、人员构成、经营特点等诸多方面均有共性,因此彼此间经常有某种方式的合作,谋取双赢。比如发行方面的资源整合有2001年出现的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体、国防院校出版社联合体、上海高校出版社联合体以及2003年成立的江苏高校出版社联合体等,就像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由上海市14家大学出版社组成的上海高校出版社联合体在大学馆展出约5000种图书;而另一方面还有诸如南京大学出版社与东南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与苏州大学出版社之间编辑和行销人员的交流等,更为业内瞩目的则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间的战略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天蔚表示,大学社作为经营主体,出版社之间本身属于竞争对手,但实际上,大学出版社之间的合作永远大于竞争。据他介绍,几年前,四家交通大学出版社就整合在一起,成立了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体,其主要内容为共同组团参加展会,就编辑和发行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交流合作;随后又借助电脑教育研究会这一平台,与东南大学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共同策划过一些选题,分别承担相应的出版任务,这在当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作为大学版协副理事长,张天蔚还向记者表示,2001年,在国防科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太大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组成的国防院校出版社联合体正式成立。该联合体也是以市场资源的整合为切入点,在各自的读者服务部设“国防院校出版社图书专柜”,联合销售五家出版社的图书。与此同时,在这五社的共同倡议下,国防科工委设立了“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定期对这五家大学社出版的优秀图书进行评选、表彰。随后该联合体也试图在共同策划选题、相互检查图书品质、合作出版教材等方面进行更为广泛的合作。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左健对大学出版社之间的交流合作也颇有感触。据他介绍,该社很早就开始在地域范围内与其他大学出版社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合作,如自2004年开始,与东南大学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就举办过一些活动,每次活动之前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每个社都有三五个骨干编辑做主题发言。比如2005年那次,大家就大学社资源利用和开发问题、学术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问题、大学精神和学术出版之间的关系以及出版社编辑与行销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一些论题引起了热议,如作为背靠大学的出版社,大学社本身既要坚持学术出版又要坚持市场化,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而像出版社编辑与行销关系,大家就感觉到在高校教材的开发当中,编辑与行销不像其他领域那样上游做内容、下游做行销,而是上下游打通,编辑在开发教材时既要组织内容又要瞭解市场需求。左健还表示,作为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考虑到彼此内容、规模比较相近,彼此距离还不算远,最近也在跟浙江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进行洽谈,今后三家出版社也有可能进行深度交流。
据左健介绍,该社在地域范围内容的互动还不仅限于上述两项,因江苏省内的高校出版社比较多,数量和规模仅在北京、上海之后,于2003年开始成立了江苏高校出版社联合体,各社在每年年末进行一次交流,其内容不仅包括编辑之间的交流,还有各个领域的对口交流。他还表示,最近该联合体还达成了一些共识,希望整合相关资源做些事情。一是统一参加展销会,打造统一品牌;二是业务人员的交流和培训;三是在印制方面进行合作,集体采购和招标,降低成本;四是在发行方面的合作,利用高校图书代办站共同的平台进行销售;五是在网路化和数位化方面进行合作。
当然,除了地域性的合作之外,功能性的合作也是大家努力的方向。有业内人士就表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即便是品牌图书也有其市场覆盖不到的地方,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不少图书,也在包括南大高校图书代办站等销售管道进行销售。而更深层次的功能互补也是比较成功的合作,当数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借清华大学出版社之船出海。据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贾慧娟介绍,自2001年成立以来,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年出版新书200多种,在销品种700多种,销售码洋已达6000万元,其中值得说起的就是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战略合作,即北交大社与清华社以共同名义出版,共同进行选题策划与研讨,然后交由清华社管道发行,其中北交大社在前期做得多一些,清华社后期做得多一些,按季度回款给北交大社。贾慧娟表示,这样的合作对双方都是利好,北交大社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选题策划和图书出版方面,没有回款压力的同时可借清华社的通路扩大影响,而清华社也可从图书发行当中获取部分差价利润。据她透露,在今年年底前,该社还将确定是否继续扩大合作力度。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