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在大学社订货会上进行特装,这次大学社订货会上,该社除了投入2万元对展位进行特装,还在展馆外打出了彩色拱门广告,广泛宣传其“求是育英才,原创铸品牌”的出版理念。特装展位以藏蓝色为基调,展位中部背板打出了外国学者对浙江大学的誉称——“百年学府、东方剑桥”,以及圆形的浙江大学校徽。“我们是有意识地突出背靠的大学的品质。”浙江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袁亚春说。
谈到展会宣传,袁亚春表示,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这样的出版社,特装也好,不特装也好,在市场上都已经定调了,浙江大学出版社还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以需要推出自己的品牌,因此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一直在大学社订货会上进行特装。“整体品牌有了吸引力,大家自然会注意你。”袁亚春说。
背靠我国一流的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近两年在学术图书出版上可圈可点。今年上半年,浙江大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酝酿策划了“当代中国科学前沿”丛书,利用德国斯普林格的出版平台,出版了一批反映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原创学术图书。目前,已有两种英文学术专著出版。
浙江大学社在首届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图书评选中,有5种图书入选,入选图书数量名列全国出版社第一,显现了该社出版方面强大的原创实力。就在半个月前,又传来《明代文学史》获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的消息。该书第一作者徐朔方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明代文学研究专家、著名戏曲史家,该书是他倾注几十载心血的力作,以世代累积型创作学说理论向传统的个人创作说提出挑战,以明晰的思路呈现明代小说戏曲诗文之嬗变轨迹。
本届订货会,浙江大学社推出了我国第一套系统介绍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图书——“非传统安全与现实中国丛书”,该书包括《公共危机与非传统安全》、《资讯安全》和《粮食安全》等10册,定位在学术普及层面,主要面向我国县级以上的政府领导和国家公务人员以及关心公共事务的社会人士。由于非传统安全日益受到国家和民众的重视,这套具有学术普及特点的丛书颇受欢迎。由于浙江大学刚刚建立了非传统安全研究所,出版社与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出版社从前期策划到编委会的组织等多个环节深度参与丛书的组稿和编审,这样的出版项目,起到了带动学科建设的作用。
刚刚出版的12卷本《郁达夫全集》被陈列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该《全集》是“浙江文献集成”工程中的一套丛书,为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的重点专案,该《全集》在以往《郁达夫文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小说卷的第一篇文章《两夜巢》、日记、书信、杂文等。针对“浙江文献集成”工程,浙大社此前还推出过《徐志摩全集》和《陈望道全集》等,后续还会推出很多浙江文化名人的全集。此次推出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丛书”,作为一个跨学科跨院系的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近几年,浙大社的学术专著图书在持续增长。袁亚春说,现在是全民上教材的时期,因此出版学术专著反倒是一个方向,出版社可以借助学术图书来占住市场。他认为,在高校教材出版领域,今后将是高端精品教材的竞争,只有做好产品品质,才能真正实现长足的发展。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https://hk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