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专家分析,中国出版业“开始进入一种异常敏感又异常关键,异常简单又异常复杂的时期,这就是品牌生产与竞争时期”。 还有的专家指出,“品牌战略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图书品牌化是21世纪中国书业的必然选择”。
作为读者,如何在还处于无序竞争的中国图书市场中,摸清中国出版业的“脉络”,看到中国出版业的希望?这一切需要中国的图书品牌去诠释。
1.图书品牌──读者识别出版文化的符号。品牌,从本质而言是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区别了本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并且在传播与行销过程中带来巨大的新价值。
品牌具有的价值意义,强势品牌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惊人的。这是因为,品牌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一种不可抵挡的号召力。
为“百年老社”的商务印书馆,建店以来,“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为己任,竭力继承中华文化,积极传播海外新知”,犹如一位温和的、诲人不倦的知识老人,在当代读者的心中,更是以工具书的权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着称。 同样,享有盛誉的三联书店,以其一贯坚持的“严肃、博采、开放”的编辑态度和独特的风格,培育了自己忠实的读者群体。在中国的知识份子阶层中,三联书店不仅意味着一家出版社,而是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公共的知识精神”。而通过对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瞭解,读者所接受的是“系统性和系列化”的出版传统。
因此可以说,广大读者正是通过图书品牌去瞭解出版文化的走向,摸清出版文化的脉络,理解与判断出版资源的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图书市场和层出不穷的图书行销方式,广大读者已经感受到我国出版业的艰难探索和不懈追求。但是,广大读者更高的要求是:在整体上对中国出版文化有更多、更深的瞭解。因此,理智的图书市场,需要那些能够鲜明、系统、集中地体现出版社品牌特色的图书,它不仅是一个现代出版社的标志和品牌的象征,更是广大读者从整体上识别、理解、接受和把握出版文化的符号。
2.图书品牌──读者“检索”图书市场的文化平台。成熟而理智的挑选和购买行为,必须依托对品牌的识别和判断。
面对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约50万种新书和我国每年新出版的约9万种新书,品牌无疑是读者“检索”图书市场的文化平台。读者是通过品牌瞭解出书品种,进而瞭解出版社的。
当前,面对亟待规范的图书市场,读者的抱怨不少,尤其是出版行为的“克隆与跟风”,已成为误导读者购买行为的“迷魂阵”。正如有的专家所批评的:“每一本畅销书都是一辆公共汽车,大家一起搭”,一本书畅销,引来不少类似的图书。不少跟风图书装帧设计颇为讲究,而离优质图书的目标却越来越远,甚至有的响当当的老牌出版社,也抛开自己的传统优势,背离读者的期望,加入到跟风的队伍,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种急功近利、误导读者的浮躁、无奈的出版行为,必然导致图书品质滑坡,从而加剧图书市场的混乱,而最终吃亏的是出版社自己。
从本质上看,读者是冷静的;从发展看,购买行为是理智的。在上述“热闹非凡”的“跟风”背后,理智的读者仍然是根据自己心目中的品牌“定位”,从而把握自己对图书市场的评价和自己的购买行为。商务的《现代汉语词典》仍然是必备的权威版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电脑类图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考研和社科类图书,新华出版社的时政新闻类图书,金盾出版社的农业实用科技类图书,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学术类图书,中华书局的典籍类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文学名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外语类图书……在读者心中仍然显示出它们不可抗拒的品牌力。
3.读者呼唤中国的图书品牌。品牌,意味着高品质。正因为如此,经营图书品牌,从出版社而言是立身之本、生存之源,从图书市场而言是规范和支撑市场的巨大力量,从读者而言是获得高品质图书的必然选择。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品牌符合经济原则。因为在品牌的标志下,读者能尽快识别并购买到自己需要的优质图书,而不需要等待市场的确认和回馈。当然,这种经济的决策,实际上是建立在读者长期形成的对品牌的认同和信任的基础之上,这种购书“心理定势”恰恰证明瞭“品牌力”的巨大潜力,揭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强势品牌能击败对手的根本原因,这就是“品牌效应”,这就是“品牌魄力”。
作为文化品牌,中国图书品牌标志的不仅是图书,他所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他所带动的是中国整个的文化产业。近年来,韩剧风靡东南亚,一部《冬日恋歌》风靡亚洲,带动了韩国对外的文化交流,文化品牌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同样,“贝塔斯曼”凭藉他的品牌力,进入中国图书市场已经九年,到如今每年纯利润三亿元。贝塔斯曼年迈的前董事长雄心勃勃地说:“我希望到2010年,贝塔斯曼在中国的业务可以占到我们整个集团业务总量的一半。”这句话,应该是对中国出版业的重要提醒。
面对中国图书市场名牌与杂牌竞争共存的现象,面对世界级图书品牌对我国图书市场的积极“进军”,广大读者企盼着中国的“贝塔斯曼”,呼唤着中国的《哈利•波特》。
(来源:《出版科学》)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