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出版研究 >> 详细内容

库存:动力还是阻碍?

http://www.CRNTT.com 2007-12-07 09:19:21 穆宏志
  继上一期书业观察论坛“特价书:动了谁的乳酪?”对特价书进行梳理后,7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新一期论坛上,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总经理孙庆国、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敖然、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扈文建、北京弘文馆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总编杨文轩、曾任当当网副总裁的王曦、中发协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薛野等,围绕库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陈述了各自观点。
  
  中国图书库存现在有多大?是500亿元,还是1000亿元?孙庆国不认同1000亿库存这个数字,认为被夸大了。库存就像鞋子,只有脚知道大小,也只有各个出版社知道自己的库存情况。
  
  敖然认为库存不止500亿。他研究了北京销售排名前15家出版社,总的市场份额大概是100亿~120亿,他们的库存总值是60亿~80亿。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他认为库存高不容置疑,而且这个库存是静态库存。去年图书的总销售是500多亿元,其中有200多亿的中小学课本,假设200多亿的中小学课本是定制图书,300多亿是一般图书,包括教辅、市场化的大中专课本。假设每个出版社的平均账期是半年,500多亿里面又增加了150亿的库存,这是增加的一类库存。增加的另一类库存是什么?放在工厂的没有入库的,可能还有150亿,这就已经到了800亿。1000亿库存大概不是一个虚数。
  
  王斌认为书业有库存很正常,只是现在行业的存货有点大,他估计可能有750亿~800亿。一般出版社库存跟实际销售相比是1∶1~2∶1,取中间值是1.5∶1,比如一个出版社一个亿的销售码洋,库存加在途应该有1.5亿。
  
  专家:500亿库存未危及行业发展
  
  库存并非越小越好。孙庆国谈到,书业库存暴涨并不奇怪,书业特殊性和近十年市场化的进程,图书出版的总量和规模不断发生变化,进入买方市场。买书不难了,出书不难了,这是书业最大的进步。目前中国书业的年度不重复计算的市场规模是600多亿元,孙庆国认为全行业库存总量低于300亿元,会出现缺书和供应不及时的状况,库存在500亿以内都是合理的。目前500亿人民币的存书总量,并未超限,没有危及到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更不会使出版业走入“大衰退”。需要300亿库存才能支撑的行业,库存周转率低,绝对是微利行业。对这个产业期望过高、抱着赚大钱的心态,是不可能满意的。
  
  库存量增加,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实际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判断书业库存的标准一般是商品周转率,但与书业是否完全贴切还有待商榷。目前大量出版的一般图书从内容创意确定开始,一投入生产,必定增加库存。因此,不能简单地以库存周转率这个单一的指标概括书业的全貌。库存是图书产品必然面对的问题,任何人投入书业,就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每本书可能都卖得出去,也可能一本都卖不动。而书业的商业模式就是要先造完了货再卖,无法大规模定制,每一个产品出现之后都有可能变成库存。
  
  为什么会产生恶性库存和不良库存?一是市场竞争淘汰机制未真正形成,至今尚没有经营不善的出版社退出市场。二是拍脑袋出书,以个人的好恶决定出版,而漠视读者的需求,或者以出版人喜好代替读者的回馈。三是现有财务制度堵塞了库存削减的一个重要“出口”,使库存只增不减。还有书业评价体系的误读,发行网路不完善,壁垒依然存在等。
  
  民营:库存是书业转型机会
  
  杨文轩从产品和产业两个角度分析了库存成因。图书是特殊产品,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为竞争垄断型产品,所谓竞争就是我国一年出20多万个品种,市场里面有充分的竞争;但受知识产权保护,每一个产品是独特的,是垄断性的。所以它就具备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由于消费者的阅读偏好不同,难以定制,难做规划。第二个特点是由于需求不确定,市场也不可预期。第三,它是文化产品,有多样性需求,社会发展要求产品多样化,很难评估20万种是不是多了。第四,它是时尚性的东西,时效性强。这些原因导致了库存产生,库存是图书产品的一种特性。没有库存在图书行业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这是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从产业的特点来看,如果毛利率高,资金周转率就会低。如果书业没有库存,没有应收款,简直不可思议。而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毛利率一定比较低。相比书业的库存,资金周转率一定偏低。
  
  静态库存对出版社的影响,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资金周转有无问题,第二是占用了多少成本,比如说库房人员的开支等。只要出版社能正常运转,库存就不会搞垮他。关键问题是库存处理的方式和库存的状态,要多考虑处理的方式。应该从产业本身的特性考虑,不要看数位,这个数位实际上没有可对比性;而且现在书业转型时期,就像其他产业一样,都经历过经济周期。企业和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有经济周期。1000亿库存是不是表明书业也进入一个新经济周期?这个经济周期也可能是一次转型机会。
  
  出版社:库存带来极大压力和风险
  
  与孙庆国和杨文轩的见解不同,敖然对书业的未来抱乐观态度,但对库存不容乐观。他认为书业未来的库存压力仍很大,因为第一,书业是不确定的行业,一方面市场化过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又不足。多样化的产品,对应着一个不确定、不能够准确定义的市场。出版单位在决策方面其实是三分科学、七分艺术,很大程度上是拍脑袋、凭经验决定印前数字。第二,出版行业目前广种薄收的状况越来越明显。在500多亿的销售里,很难断定20多万的品种里面究竟有多少品种赚钱。竞争激烈和产品同质化,可能会给大量的产品带来非常悲惨的命运。教材市场库存和退货的压力仍然非常大。且不讲教材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就仅仅是各地教材的一纲多本和不同版本的频繁变化,造成大量中小学课本留在教育出版社库房里,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大中专教材是重复品种大量涌入市场,相当多的学生不买书,相当多的学校使用重复教材,使教材的发行进入了一个不确定性。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学校自主招生没有计划性,尤其是在中专、中职、高职这样的学校里面,这部分高等教育的教材没有很好的计划性。目前发行是完全的寄销制,带给出版社巨大的库存压力。另外,目前我国图书价格体系中,制造成本(纸张和印制成本)所占的比例还相当高。
  
  库存给出版单位带来非常大的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库存问题一定是出版社相当多问题的综合反映,严格控制库存是任何一个企业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从体制层面、市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解决库存,短期内不会有一蹴而就的办法。当下还是提升出版单位对品种的微观经营品质,才是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关键。王斌也认为书业的库存非常严峻,严峻到对经销商的效率、对读者选书的成本都非常高。这个问题不解决,书业可能会引发一些突变。
  
  解决之道一:从出版源头做起
  
  孙庆国认为严格地讲,解决库存没有好办法。书业库存反映的书业经营状况,对决策者和操盘手来讲,虽然不容乐观,但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人口扩大,城市化建设加速,都是书业的福音所在。书店的发展还是在于城市化,城市发展了才可以办书店。中国书业的未来发展依然乐观。行业要持续发展,不要简单寄托于规模性的增长,要从精细化入手,从出版的本源做起,控制总成本和每一个流通环节的成本,不要盲目高喊跨越式发展。出版人要真正持续做下去,要有出版战略,在专业门类里做出影响力,不断推出好书,先从出书的源头做起,别等着出了书再想招,对于解决库存也是一样。
  
  解决之道二:建立二次流通体系
  
  扈文建认为,如果书业市场化程度很高,1000亿库存可能会死掉很多对手,此消彼长,也是好事。作家社对过剩产品坚决化浆。他不赞同低价倾销,认为会对品牌有所损害。当然降价书也不是不能做。大众产品说过剩也不是过剩,尤其是文学作品,原创性很强,更确切地说是产品类别或者主题过期了,但是可能还会有人看,可能需要另外一个价格体系支撑,形成二次流动。需要一个专门的卖场,提供平台。另外也可以通过图书馆装备进行变现。
  
  如何落实一个产品退出市场、退出经营的步骤?王曦从产品的微观层次进行瞭解读,至少从四个环节确定。第一个环节是上架率,产品出来之后,要给它公平的销售机会,别让它夭折在自己的库房里。做销售第一追求的指标是上架率,如果上架率只有20%或者30%,发货量连首印的50%都不到,娘胎里出来就是积压了。如果第一轮的上架率达到70%,那就是销售人员做到位了。第二是动销率,确定一个正常的动销率,假定半年时间,这是最大限度的,有的书一个月就可以断定是否适销对路,实际销量如果不到30%,就可以让它退出市场,不一定等两三年。第三个指标是建立二次流通体系。二次流通的关键是价格杠杆。书业目前从六零折一下就到了一零折,没有四零、三零折,其实需要二次流通体系。也需要专门人才和销售政策。第四,就是真正退出市场,比如退货、残损。任何一个企业要定期清算评估,这是一个财务处理的环节,应该逐月或至少按季度考虑。一个行业需要有二次流通体系,一个企业要认真考虑产品退出机制。大家现在关心畅销书怎么做,赔钱的是积压书,其实少赔钱也是一种办法,要建立一个合理规范有序的退出机制。
  
  薛野认为出版产业是一个试错的行业,出版业毛利高,因为它有允许犯错的成本,相当于研发成本,试错必有一部分会成为积压。他估计五年之内能基本建立二次流通体系,每年将消化100亿码洋库存。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