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出版业不断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出版的不断增长,二是非纸介质出版的迅猛增长。数位与网路技术已经成为出版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它不仅推动了传统出版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更新,而且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扩大了出版业的领地,丰富了出版业的内涵。出版业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生产力的组织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出版格局,其基本特征是:
图书主宰出版的时代结束,多元出版格局形成
以往出版业的主体是图书出版,报纸出版以及期刊出版是其两翼。自1999年开始,图书出版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各项出版指标均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情况(品种、价格除外),图书的印数在1999年达到最高值,为73.2亿册,之后连续下降,2002年略有上升,但很快2003年和2004年又连续下降,2005年为64.66亿册,比1985年还少2亿多册。
图书出版在整个出版业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并且这一趋势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就统计资料来看,即使在纸质出版物中,图书的份额也在不断下降。1950年到2005年,图书在纸质出版物总印张中的比重从45%降为22.09%。就定价总金额而言,图书仍占主体,2005年为632.28亿元,同年的其他出版物(报纸、期刊、音像制品)总金额为432.67亿元(其中,报纸、期刊为定价总金额,音像制品为发行金额)。但是,假如把报纸和期刊的广告金额一并计算而比较总产值的话,图书将不占主体地位。即使是比较定价总金额,假如把电子出版物、网路出版物以及相应的盗版数量也计算在内的话,图书的份额也不会超过50%。
自2003年开始,以发行图书为主的新华书店系统以及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图书购进和销售数量持续下降,库存增加。与上年相比,2003年图书购进数量下降0.81%,销售数量下降1.9%,图书库存数量增长4.45%,达到38.54亿册,金额401.38亿元。2004年各种出版物(主体是图书)购进数量下降1.74%,销售数量下降0.91%,库存数量增长8.04%,达到41.64亿(册张份盒),金额449.13亿元。2005年各种出版物(主体是图书)购进数量增长0.38%,销售数量增长1.2%,库存数量增长2.02%,达到42.48亿(册张份盒),金额482.92亿元。
与图书出版的相对停滞相对应的,是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路出版的强劲增长势头。2002年录音制品和录影制品数量增长皆超过50%,电子出版物数量增长更是高达114.8%。2003年录音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皆有所下降,但录影制品数量增长61.84%。2004年音像制品有所下降,但电子出版物数量增长58.66%。
一些省市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已经成为出版业重要的产业链条,如广东,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的制作业蓬勃发展,规模和效益均居全国之首。2003年,广东有光碟复制企业53家,各类光碟生产线394条,音带复录厂42家,电子出版物(软碟)复制单位3家,光碟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半壁河山。正是多元出版格局的形成,造就了广东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广东省新闻出版系统的总资产年均递增25.1%,销售收入年均递增19.1%,利润总额年均递增18.8%。
截至2005年4月,我国电子图书(eBook)出版总量达14万8千种,已是全球第一。全国已经开展数位图书服务的省级图书馆达55%,全国81%的重点高校开展了电子图书服务。2004年,我国电子图书出版收益超过20万元的出版社有26家,超过50万元的有15家,超过100万元的有5家。全国约有100家出版社开始同步出版电子书,已经开展数字图书业务的图书馆用户超过1000家。2004年,我国网路出版市场实现规模性增长,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2005第三届中国电子图书产业年会数据称,2004年我国销售电子图书总册数达805万册,是2003年的2.6倍。
图书出版的停滞或缓慢发展以及其他出版物出版的快速发展,是出版业环境变化的重要标志,是资讯化时代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要正视这一变化,要调整战略,促进出版业的多元化发展。
产业集中度提高,以省域为主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我国出版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原子”发展模式:中央各部委办局等各有一家(有的超过一家)出版社,各省都有同构性的十几家出版社。这种“原子型”的产业结构在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上世纪末以来,出版发行的集团化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出版业的集中度,CR4(规模最大的前4家出版社占产业总规模的比例)大约在6%,CR8(规模最大的前8家出版社占产业总规模的比例)大约在10%。形成了一批实力强大的出版集团,如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等。
截至2004年底,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出版集团共有16家,资产总额517亿元,销售收入达453.5亿元,利润31亿元。同时,发行集团不断发展,对出版物市场的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如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发行集团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先进业态和管理方式,集团的实力和发行能力显着增强。
由于传统出版格局的影响,集团化和连锁经营基本上采取了行政推动的方式,这一方式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出版的产业链条得到了强化,以省(直辖市)为主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出现了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等出版大省。一些省市把出版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规划,扶持发展。
省域产业链的形成,一方面做大做强了地方出版业,并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但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对于全国统一的出版物大市场的形成无疑是设置了一道坚硬的铜墙铁壁。地方保护并不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是传统的计画式的出版发展模式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在产业不规模发展时期,计画式的出版发展模式可以极大地推进产业的发展,使本省出版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但在产业规模发展时期,传统的计画模式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因为当一个省的资源规模不再能够支撑一个日益庞大的产业规模时,跨区域间的合作和一体化就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的规律,顺应出版业规模发展的要求,在省域产业链的基础上,适时地向区域产业链转化,并最终向国际化转移是出版产业发展中应重视的问题。
二元出版结构基本形成,出版的社会化进程加速
1983年开始的发行改革形成了发行的二元结构,一方面是传统的新华书店主管道,另一方面是市场化的民营管道。20世纪90年代后,发行的民营力量逐渐向“出版”渗入,形成了一批具有很强的编辑策划能力的文化公司。这些文化公司一部分专事编辑策划工作,另一部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发行力量。
本世纪以来,国有出版力量与民营力量的融合明显加速,各种形式的出版工作室迅速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出版业最为活跃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地区就有约4000家文化工作室,其中专事出版的约有1000多家,平均规模在70万元左右。2005年初,全国共批准建立了17家俱有出版物总发行权的股份制公司,其中大多是民营发行公司,年销售收入过亿的民营文化公司约有几十家。这些文化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出版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许多中小型出版社已经与民营出版力量之间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出版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有些出版社年出版图书品种中,通过社会化方式策划的图书品种已经达到50%以上。要承认民营力量是出版业的一部分,更要引导民营出版力量,要在国有出版力量和民营出版力量之间寻找到二元结构的结合点,推进出版业的发展。
当然,在改革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国有出版力量对出版的绝对控制权,民营力量只能在出版业链条的两端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市场化程度提高,竞争加剧
自1978年以来,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出版社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力量。在市场竞争的杠杆作用下,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在某一专业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出版社。如在教育出版领域,形成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在专业出版领域,形成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科学出版集团、人民卫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已经成为教育与专业出版领域的主导力量,成为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生产力。
新兴市场主体正在形成,产业运行的基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二元出版结构还表现在出版事业与出版业的分轨运行上。十六大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对塑造新兴文化市场主体以及产业发展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2003年6月正式启动,中央共确定了9个省市、35个宣传文化单位作为试点地区和单位。在35个宣传文化单位中,新闻出版系统有21家,占总数的60%。
新闻出版系统这21家试点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大体分3类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第一类是山东大众、新华日报、河南日报、深圳报业等4家党报报业集团,主要是以机制创新、增强活力为主,进行事业、企业两分开的试点,即将主业(党报)与其经营部分相分离,其发行、广告、印刷及传输等经营部分组建为企业;第二类是7家出版集团(出版社)和经营性的4家报社,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主,进行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转变的试点,目前大多数已完成转制,北京青年报2004年底已在香港成功上市;第三类是6家发行集团,作为已经和正在转制的企业,主要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为目标,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的试点。
到目前为止,改革的一些重点领域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第一,以组建集团为突破口,调整结构,培育和重塑市场主体。集团化建设是培育和重塑市场主体的一种重要形式。集团化建设从1996年批准第一家试点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开始推进以来,到2005年初,全国共组建试点集团69家(其中出版集团16家、发行集团12家、期刊集团1家、报业集团39家、印刷集团1家)。集团化建设对于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形成规模,壮大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推进集团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一批大社名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专业化集团,积极推进出版单位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努力以更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更加灵活的经营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机会,做强做大。
出版事业与出版业的分轨运行,将有力地推进出版业和整个出版业的发展。新兴出版企业的形成将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将开创出版业发展的新纪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