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芦荟



  段安华

  我惊叹阳台上两盆芦荟的緑了。这看似沉静却又不甘寂寞的生命,无忧无虑地承接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不卑不亢地经受狂风骤雨的决荡洗礼,竟一天天地生长着,抖擞着緑的丰姿,緑的精神,緑的魅力。

  我的思绪又飞到那一天——

  我打算侍弄两盆芦荟摆在阳台上,一则给新居添点緑意,二则也想试试用它擦擦已长褶皱的脸。好不容易找到两只白色塑料花盆,准备到校园的杜鹃花圃边去弄点泥土,找寻一圈,只看见围墙边静静地躺着只裂缝的花盆,却未找着能垫在花盆下层的瓦片。正犯愁,荔枝树下传来雀儿般的欢叫声,循声而望,几个小女孩一边吃棒棒糖,一边为足球场上精彩的球赛喝彩。我不经意地招呼:“那边的女孩,帮我找几块小瓦片好吗?”三个女孩爽快而应,雀跃般散去。眨眼间,她们囔着:“找到了,找到了——”其中个儿小巧的女孩拎着那只裂缝的花盆,扑闪着大眼睛说:“把它敲破,可变成好多块呢!”

  哦,我怎么没想到那只被人遗弃的破花盆是可以派上用场?彻悟的我向她们翘起大拇指。问起她们的名字,小巧女孩大大方方地自报家门:“我叫翠翠,她叫茹茹,她——惠惠。”翠翠指了指身边稍胖的女孩和另一个皮肤白皙的女孩笑吟吟说。“这是小名,也是昵称。”“不错,好名配好人。”我这一褒奬引得她们“ye——”地举起“V”型手指,哈哈笑着,银铃般的笑声在校园里荡漾。

  待我将两棵小小的芦荟栽进盆后,翠翠歪着头打量了我一番,微微一笑问:“您是中学的老师吗?”“是啊。”“您种芦荟美容吧?”“你怎么知道?”我惘然。“我妈妈每天用它擦脸呀!”她随口而答。“噢——你知道的真多!”我由衷夸她。“那当然!”

  她神气地眨了眨明亮的眸子。“你们在哪所小学读书?”茹茹抢着告诉我:“在第一小学念五年级,今天周末,特意来看看我们未来的母校。”我又问:“你们平时上学挺远的,是走路还是骑自行车?”“当然是妈妈开‘奥拓’送我们!”惠惠说完,送给我一个甜眯眯的笑靥。

  那满脸洋溢幸福的灿烂笑容啊,怎能抑止我内心潜滋暗长的几分妒意?我想起了遥远的过去……与她们年龄相仿的时候,我的笑容在哪里?在春草得意的田野里;在秋风萧瑟的树丛中;在数九寒天的山坡下……趿着一双露出脚趾的纳底步鞋,扯着妈妈的衣角,挎只大竹蓝,走啊走啊走,沿河堤挖野菜,攀树干捋榆钱,爬山沟捡地皮菜,在农家收获过的地里拾稻穗,寻豌豆,翻薯根……留在长久的记忆中的是能喝上一碗母亲用粗盐加野葱调制的菜糊糊,再加上两块南瓜煎饼,就觉得天好蓝,水好緑,心情格外地轻松愉快;如果哪天能得到妈妈两块糖的奬赏(当时一角钱九粒的硬水果糖),那种自自然然写在脸上的笑影,有如青翠的山,碧緑的水,嫣红的花。

  “我给芦荟浇水啦!”话音刚落,翠翠拎起了水壶。“等芦荟长大长緑了,我们一起去看望它吧?”茹茹提议。她们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沉思。听着她们叽叽喳喳谈论芦荟的未来,若有所思的我不禁自语:“它什么时候才能长大长緑呢?”“很快的,也许我们上初中时,它们就会长得又大又緑呢。”翠翠胸有成竹说。“老师,到那时,您教我们好吗?”惠惠一脸娇态,摇着我的手臂央求着。我望着她们期盼的眼光,郑重地点了点头。

  转眼,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接任了初一的教学工作。马上要见到翠翠、茹茹和惠惠那些幸福快乐伶俐可爱的孩子,要给这些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充满着新奇感,渴望新知追求美好的同学们上课了。我想第一节课就跟她们说说,我们这代人曾经历的苦涩、饥饿,以及人生中诸多的尴尬。她们不会觉得我是在讲远古神话述天方夜谭吧?她们能否理解我们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是否能象我们这代人那样在需要承受时而默默地面对一切,在逆境时敢于去挑战生活,在面对挫折时勇于挑战自我完善人生?

  阳台上芦荟叶尖在晨风中微微点头,仿佛笑我多虑了。是啊,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她们——这在阳光鲜花中成长的一代,没有理由不相信她们会加倍珍惜所拥有的许多许多。她们不就象这緑色芦荟,正蓬勃奋发努力向上吗?上课的铃声响起,我迈着轻松的步子向教室走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