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参赛记



  张喆

  在中国,参加大大小小的学科竞赛(包括朗诵﹑演讲类)似乎是莘莘学子们除考试成绩以外的另一种证明自己的途径。打从小学至高中,类似的比赛我也参加过,次数不算多,斩获甚少,因此个人情况表上乏善可陈。

  我参加竞赛的恶梦开始于小学三﹑四年级,被老师拉壮丁式地推荐去参加一数学竞赛。结果未知。因为我压根儿就没去考,原意是怕被自己不懂的题目鄙视。讽刺的是不少平时考试分数不及我的同学都去考了,屁颠儿屁颠儿的,虽然啥奬也没拿,但小嘴都咧得挺欢。想当年那种野鸡比赛还是要报名费的,因此我事后常为那几张钞票默哀,同时与自己的胆小结结实实地撞了个满怀。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演讲比赛,颂扬母爱的。为了展现我妈的光辉的一面,我绞尽脑汁。演讲那天,我结巴,捡了个纪念奬。开始我还以为是主办方仁慈,给我等平庸之辈一点小小的慰借。其实不然,那比赛的赞助商是一保险公司,想多撒些网多上套罢了。当那公司代表给我送那张可怜巴巴的小奬状时,硬是跟我爸妈磨了一个晚上:买保险吧!

  混到初中,我终于逮到一个带数字的奬:天河区一个征文比赛的二等奬,写的是人与鸟类﹑环境的关系。碰巧那段时间我翻报纸翻得比较勤,因此写那篇东西时旁征博引,看上去挺像那么一回事儿。不过,我后来发现,别的班也有好些同学拿了奬。以我自己的理论,奬项应该像矿山里的石头,越少才越珍贵,多了就贬值了。所以,听说那事后,我又失落了。

  升上高中后,月亮直接幻影显形出现在日光灼灼的天空。我居然被派去参加某英语演讲比赛初赛(后来得知,很多同学因为看到要交报名费,所以没申请,这才“便宜”了我……)n里迢迢地赶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只见高手如云,不少初一的小朋友英语说得比我还溜。后来又不幸瞥见了我们那年中考状元也在“鹤群”之中,害得我差点儿做曲线运动至水平方向……赛后捧了个鲜红的奬状:二等奬。外公外婆听说后乐得合不拢嘴:我们家孩子能在全国性比赛中拿到二等奬!事实是:进决赛者得一等奬,被out者赏赐一个二等奬……唉,敬爱的亲人,让你们错爱了,对不起……

  上高中后,参赛科目日趋单一,我也只能在靠记靠背的英语上滥竽充数。最近又参加了一个叫“体验英国”的英语比赛。拼了老命才爬进第二轮,“Congratulations”一个小小的单词看得我老泪纵横。不久,第二轮测试完毕。今天,主办方发来结果:“谢谢你的参与……”

  这些比赛虽然“惨烈”,但幸运的是,它们都过去了,可不幸的是,求学之路漫漫,还有类似的更多的比赛,在前面,带着狰狞的笑,等着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