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诗歌的城市



  方舟

  在文化批评家眼里,文学生活是构建城市高雅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诗歌文化更是一座城市文化气韵与精神气质最优美、也是最深远的表达形式。可以说,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背后都矗立着一代代风姿卓灼的诗人的身影,他们在对事物、风情、志趣命名的同时,也为城市的文化命名,为城市的美学存名,更为城市的历史传名,为城市的发展正名。

  彼得堡的皇村因普希金而变得神迷,法兰克福的一条大街因歌德而成为膜拜者的圣地,法国塞纳河左岸因雪莱、萨特等人的艺术活动而充满神采,布拉格因里尔克、卡夫卡而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迷宫。在我国,诗歌的基因更是浸润了城市的一草一木,成为城市后来居住民咀嚼不尽的精神营养:长安因李白的马蹄而诗音不断,成都因杜甫的一间草堂而辉煌至今,杭州有了白居易的长堤年年春晓,扬州因牡牧、徐凝诗句而享有天下二分明月,岳阳楼有了范仲淹的诗序永存斯楼,还有韩愈之于潮州、柳宗元之于永州等,现当代的闻一多之于血雨腥风的云南,艾青之于年轻的石河子,牛汉之于开垦中的向阳湖,于坚之于漫游的高原、日常的尚义街,杨克之于广州天河城、东莞一块剩余的稻田,郑小琼等人之于东莞的黄麻岭、工业区的蝴蝶,还有谢湘南之于深圳的零点搬运工,卢卫平之于珠海的《恍惚》和情侣路……诗人的生活情态、目光所及无一不隐喻和意象了城市的风姿与气韵,他们敏感的神经为或平庸或伟大的时代摁下了记忆的快门。一座诗歌文脉持续相承的城市,它的文化自有芬芳,它的芬芳让一座城市变得年轻。

  东莞丰富的民间藴藏了丰富的诗歌宝矿,大沙田、民间建筑群落、历史遗址存留着大量的诗人吟咏、名家佳构,而当下的东莞正以它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和年轻如许的青春容颜吸纳和召唤着全国各地的行吟诗人、“打工诗人”、网络诗人,东莞青年诗群正日益成为全国地级市中最活跃的板块之一,从东莞长安的首届广东诗歌节到现在文化广场上蓬勃开展的“诗歌回归大众”大型诗歌朗诵晚会,从长安图书馆开始的诗歌沙龙到“南粤诗会”再到“中国诗歌声场”,成千上万的人目睹了诗歌的魅力,从东莞诗人频频亮相《诗刊》到东莞诗人获得中国年度先锋诗人,东莞不仅承载了中国规模型的诗歌文化普及活动,同时正创造着鲜活的诗歌文本和显现出标志性的诗歌文化符号。诗歌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正无声和有声地击打着城市的心灵图景。

  一座亲近诗歌的城市是优雅的,一座激活了诗歌脉搏的城市是年轻的,一座为诗歌喝彩的城市是智慧的,一座为诗歌新鋭加油的城市是宽容的。

  用诗歌为我们的城市命名,像命名一朵朵永不消失的花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