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浅酌低唱(宋词红颜故事)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首词,连着一个饮泪含血的故事。

  词作者严蕊为南宋初年浙江天台营妓,色艺俱佳,精通韵律、歌舞,琴书棋画无一不通,通晓古今,能自作诗词。因此闻名四方,深受当地官员的喜爱和尊重,天台知州唐仲友宴请其他官员时,常请严蕊歌舞助兴。

  当时朱熹提倡理学,一批官员文人对此不以为然,其中唐仲友即其中之一。时朱熹担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借审天台经济问题,想压服惩治抨击他的唐仲友,由于罪名落实不了,就诬严蕊与唐仲友有私情为由将严蕊收监,严刑逼供其诬唐(当时官妓只可歌舞助兴,不可私侍枕席,倘有苟且之实,则可向朝廷弹劾官员)。几月以来,严蕊惨遭严刑拷打,几欲死去。有人劝其诬唐过关,严蕊言道:虽然身为贱妓,太守有滥,罪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诬士大夫!宁死不诬。有官员将此事上奏朝廷,朱熹被调任,此案由浙东提点刑狱岳霖处理。

  岳霖怜其遭遇,又敬其气节,见其伤重,气息奄奄,有心将其释放,提审严蕊时命其作词陈志。严蕊略作构思,便吟就这首“卜算子”。岳霖当即判严蕊从良,并无罪释放。后来严蕊委身于宗室近属为妾了以终身。

  这首词饱含血泪,从各方面都表达了作者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的气概。既陈述了自身清白无辜与向往,又予官员尊重与期望。且看: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不是我愿意为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又遭此冤。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就象花何时开何时落都赖东风,我的命运全仗大人决定。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我尽早要脱籍从良的,如果再做官妓,如今这样怎么能留?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若能象山姑一样山花插满了头,我也知足,归宿在哪里,我不知你们也不用问。从内心深处发出渴望自由的呼声。

  那个时代政治官场斗争,竞殃及一个无依无靠的无辜女子,作俑者还是一代理学宗师。可见那个时代之黑闇,妇女地位之低下。此词应于“三·八”节贴出,历经了几千年,才挣得了今天妇女的自由与平等啊。


  长相思令

  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这也是一个民女以词自救性命的故事。

  宋教宗时期,湖州吴秀才有一女,貌美,自幼习文赋词。因家贫,被富家子弟霸占,又诬她“奸淫”,送官收审入狱、逼供。吴女不服,被硬判刑。受刑时,大大小小的官员跑到法院去围观这位戴了枷锁的美丽女犯。群僚宴饮,又命吴女“脱枷侍饮”。其中一位主狱者对她说:只要能写上一首词,就可替她向上求情解脱。这首词必须按他们要求的命题、词牌,既写景又能自喻身份。这明明是刁难,不想这吴女略一沉思便出口成章,吟就了这首《长相思令》。

  时值冬末,院内积雪犹存,有梅花一株。吴女暗喻:梅花虽孤芳自香,但它无过,却受“雪堆”之摧残。写过“疏影横斜水清浅”的爱梅、赞梅的林逋先生现在何处?为何不睁眼看眼前这受难的梅花?上片表示了自己的身份与遭遇,下片以梅自喻,呼唤爱梅者护梅。这首词令在场官员叹服,也许此女本就无罪,于是,事情上报到知州王十朋,王下令无罪释放。

  令人悲酸的是,吴女虽无罪开脱,但从此遭到百般歧视,“无人肯礼娶”,最后被一富翁之子买去给儿子做了妾,幷且改了原名,重新起名“淑姬”。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是一首悼亡词,所悼念的是追随苏轼二十三年的爱妾朝云。

  宋神宗六年(1073),三十七岁的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收留了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儿,名朝云。

  朝云不识字,却极聪明,不久就跟苏轼楷书成形。后又学成歌舞,常能在苏轼家宴上唱歌助兴。朝云又极勤快,最能泡“蜜云龙”茶,每有客来,苏轼便命朝云侍茶。至此,朝云已是苏轼极喜爱的一个小侍女。一直追随苏轼南北奔波。

  苏轼被贬黄州时,朝云已有18岁,自愿随同去黄州侍奉。苏轼黄州五年,朝云未离半步。后苏轼仕途起起伏伏,至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贬至惠州,苏轼仆婢星散,只有朝云坚决随苏轼远走岭南(此时朝云已是侍妾)。岭南多瘴雾,常使当地人或外地人突然死亡。这时期,苏轼复官无望,精神十分压抑,唯有朝云朝夕相伴。朝云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料苏轼,又时常吟诗唱词为苏轼宽心。不幸的是,两年后,朝云为瘴雾所染,病重去世,年仅三十四岁。

  朝云之死,尤少了精神支柱,给时已六十高龄的苏轼沉重打击。他连写了《悼朝云》、《纵笔》、《丙子重九二首》等多首诗及词《西江月》等悼念她。朝云葬于惠州西湖楼禅寺东南,墓旁建有“朝云祠”,植梅花一株,苏轼于祠旁建屋三间,时睡其中,并于此中赋诗悼念。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惠州瘴雾缭绕,常有人非病却死,但朝云似有免疫力一样,竟然无恙,令人惊奇。

  “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当时有一种名叫“么凤”的小鸟,緑毛红嘴,喜倒挂树上,苏轼对朝云说:“这是海仙派来查看你的身体的,你是什么玉骨冰肌,不怕瘴雾。”不想此话竞成谶语,瘴雾夺走了朝云的命。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此句写的是梅花,以梅喻人,可看出朝云天生丽质,不用化妆,自然脱俗之美。东坡之友秦少游曾叹其为“巫山女神”。

  “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朝云什么也没给苏轼留下。据载,来惠州前,朝云曾与苏轼生有一子,可惜不满百日即殀折,这让苏轼更觉“空”,倍觉凄凉。

  苏轼29岁时,其妻王弗病逝,曾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悼之。可见苏轼一向执情。朝云在苏轼身边生活了二十三年,对其人品、才学、感情等肯定十分瞭解。日久便从一个小婢女成为苏轼侍妾乃至知音。共患难中相濡以沫、生死与共,这是人生中经历中最难得的感情,也是真爱。


  卜算子·答施

  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这又是一个宋代歌妓的故事。乐婉是杭州歌妓,与一位姓施的酒监相爱,后施酒监奉调离杭,又毫无办法将乐婉脱籍从良带走,这种无望的爱情,只能使二人诀别。施酒监做了一首《卜算子》赠乐婉,乐婉又和了一首作答。

  施酒监的词据载是:“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栏,满园围芳草。”

  这说明施酒监的感情还是真诚忠贞的。正因如此,乐婉在答词中才表现出痛不欲生之情及始终不渝的爱。从二人的词中都看生离作死别的痛苦。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即使是事已如风,也永远记住对方。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乐婉的答词的热烈程度超过了施酒监。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忠贞不渝,终身不能相伴,也不中断关系。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现实残酷,把希望寄托于来生。

  从另一个方面看来,乐婉既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又渴望人身自由,渴望从良的愿望。这词,虽比不上历代名家之作,但至今读来,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大观三年(1109)辞官返苏州定居,时年五十七岁。此时,他妻子已去世八年,独居苏州盘门南十余里的横塘。词中所叙,应视为实有其事。

  春末的一天,他看见一位女子朝着横塘走来,此女美丽窈窕,走路如凌波,他越来越注意这个女子,希望她来到身旁,可是此女只是经过身边然后絶尘而去。望着女子远去的背影,作者害起了单相思。

  贺铸笔下的单相思词甚少,以此看出作者并无轻浮拈惹之意。这是很有特色的单相思词作,对于贺铸本人的身份、教养,一切只停留于思上,而无其它举动。只有无尽猜想。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他一见而锺情。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