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随 感



  高二(1)班  田晓晴

  经历了一学期的“战斗”,终于迎来了一个“中场休息”,就像踢世界杯的运动员,在休息过后,必须更具信心地冲上场,面对掌声、欢呼和期待,这些压力会化作动力,最后由足球来承受这力量。根据能量守衡定律,得到的压力和动力应该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人得到的压力越多,他的动力也就越大。但古人云:“物极必反也。”所以,能量守衡定律应该有一个限度,但限度该设在哪儿,这就见人见志了。

  每一年的高考,都会有学生因为紧张过度或压力过大,演出活生生的悲剧:轻的是发挥失常,严重的是精神出现错乱,甚至自杀。即使高考的压力再大,自杀这种偏激的做法也不可取,生命诚可贵,更何况,伟大的孔子老师曾经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如意,但既然父母把我们带来了,我们就必须坚强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

  但是说到有意义地活,问题就又出了——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说人从一出生就开始等死,那么等待的时间漫长,却转瞬即逝。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位大学生问农村的放牛郎:“你为什么要放牛呢?”放牛郎不以为然地回答:“为了挣钱啊!”“为什么要挣钱呢?”“娶媳妇生娃啊!”“生了孩子之后呢?”“教他放牛啊!”大学生听后,不久就自杀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和放牛郎一样,陷入了一个可怕的轮逥:为什么上大学?将来好挣钱。挣钱做什么?养老婆和孩子。养孩子做什么?让他将来也上大学……

  人的一生重复着别人的路,周而复始。说是活出自己,亮出精彩,实质还是在重复前人已走过的路。那么,人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恐怕唯一的意义就是感悟到经历的辛酸。将来个道理看穿的人何止千万,但为什么大学生还是选择死亡呢?生命中的乐趣和苦闷还不知道,就匆忙离开,何必?既使是一出生就注定要死的人,就无所谓于什么时候死,只是在乎一生中是否爱过、恨过、痛过、笑过……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