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梯云岭——古道文化的画廊
文/许化鹏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阳太守卫飒主持开凿了一条从英德浛洸经乳源至湖南宜章北上西京长安的道路,史称“西京古道”。在历经2000年的历史变迁之后,遗存至今的已为数不多。而自古以来堪称“扼要之区”的梯云岭,至今保存有约3公里,而且古文化遗存累如串珠,从2000年前凿山开通的石级路面,到明清时期重修的凉亭驿站,简直是古道文化的画廊。
一、梯云岭是西京古道必经之地
乳源地处南岭山脉骑田岭之南麓。梯云岭位于乳源西北30多公里。岭之西是南岭山脉核心地带的五指山,五指山南北走向,绵亘起伏的高山大岭,莽莽群山均在海拔千米以上,横跨广东湖南两省,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最高峰下西麓是湖南宜章和广东阳山地界。岭之东是瑶山山脉,东西走向,主峰狗尾障海拔1685米。瑶山山脉跨越乐昌峡紧接九峰山,连绵向东与南雄大庾岭相接。梯云岭是介与西起最高峰下的阳山,东至大瑶山这道延绵横亘200多公里天然屏障之间的底谷山坳。
历史上,乳源县地包括今乐昌市的云岩、梅花、秀水、老坪石等地,梯云岭在乳源南北交界处拦腰横亘,成为乳源南北地域的分界岭。因此,自古就有“梯上”和“梯下”之分。“梯上”即岭北,属石灰岩高寒地区;“梯下”即岭南,属丘陵和小平原区。梯云岭既是乳源南北的分界岭,又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区,即古代所谓的“扼要之区”。这里所指的“要区”,笔者认为“要”的含义主要有二:一是惟一必经之要地。这是由梯云岭地理形势所决定的。横亘于乳源西北部的高山大岭,方圆二三百里之内,古道从何处通过?没有比从梯云岭通过更近直,山坳更底谷,开凿工程更省时省力。因此,梯云岭是西京古道必经之地。二是崎岖陡峭之险要。从“梯云岭”之名,足以给人感到攀登斯岭之艰难。实际上,从梯云岭脚下至岭上,逶迤盘曲3公里。步步石磴,如蹑陡梯,十分险要。关于梯云岭为西京古道之要区的记载,自古以来,文献、碑刻多有叙述。其中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就有4处关于梯云岭险峻的记载,如:“梯云岭,县西五十里,高出云汉,升蹑如梯,路通梅花”。“梯云岭路,岭高百仞,盘曲险峻”。县城“西南至于腊岭风门关,折而走北以至梯云岭、白牛坪、梅辽、武阳司扺于楚之宜章三百二十里,层山叠嶂,若登梯然。”“县北旧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岖蒙蔽,行者畏之”。在留存至今的古碑刻中,也有不少关于梯云岭崎岖险要的记载。另外,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还附録了多首描写梯云岭的诗词。其中明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1583—1584年)任乳源知县的赵佑卿的诗中有“层峦叠嶂路漫漫,雪岭犹存马迹寒”等生动之句。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年(1661—1663年)任乳源知县的裘秉钫诗中有“萧萧匹马万层梯,过客伤心武水西”的真实写照。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参政任可容还专门写了《九日上武丰梯二首》,诗云:“九日登高蹑武丰,征轺遥指翠微中。盘空共讶廽车阪,陟蹬潘惊落帽风。信有五丁开莽互,拟将一剑倚崆峒。离亭更酌茱萸酒,紫气行看度岭东。深山一径蔽蓁芜,复岭猿啼怯畏途。忽报青骢驰峻阪,遂令飞鸟诧前驱。临卭除道名堪续,单父鸣琴续不孤。行旅漫愁泷石险,好从浴水向康衢。”
从诸多的古文献、古碑刻以及古诗词的描写中都足以证明梯云岭是西京古道途中的“扼要之区”。
二、历史上关于开凿、重修西京古道和梯云岭的记载
梯云岭,是西京古道的“必经之地”和“扼要之区”。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年的漫长岁月,经历朝历代官府龢民间的无数次重修。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关于开凿和重修西京古道和梯云岭的文字记载,有历史文献和碑刻两种。
(一)历史文献中有关开凿和重修梯云岭的记载。
1、《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有关桂阳太守卫飒凿山开道的记载:“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备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州宰。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先是浛洸、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总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絶,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太守,归家。后卒于家。”
2、《资治通鉴》第四册,卷四十六,关于大司农郑宏开凿桂阳峤道的记载:“帝以侍中会稽郑宏大司农。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自是夷通,遂为常路。(贤曰,峤,岭也。夷,平也。余据武帝遗路博德伐南越,出桂阳,下湟水,则旧有是路,弘特开使夷通。)”
3、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简明广东史》第四章第二节之二《密林深谷的开辟和铁器牛耕的使用》中写道:“东汉初年,桂阳郡太守卫飒在曲江诸县凿山通道,全程五百多里,沿途设驿站。章帝时,大司农郑宏主持开凿一条穿过腊岭直至临武的山路作为运送南海贡品的通道。”“曲江诸县凿山通道以后,远离县治的偏僻地方也出现了新的村落和农田。”
4、清光绪二年(1876年)《韶州府志》有关西京路和梯云岭的记载。十四卷,舆地略:“西京路,县(乳源县)西大富桥上腊岭谓之西京路,由腊岭过风门关下至燕口,相传唐武德间开,岁久蓁芜,嘉庆十二年义民刘俊等以石砌坦,万历三十三年知县吴邦俊斩蓁锄石,自腊岭至宜章计二百余里”。“小梅关,在县(乳源县)西北二十里,地名马头连,旧传开元前西京通路”。“梯云岭路,岭高百仞,盘曲险峻,康熙元年知县裘秉钫捐资开凿,遂成坦途。”
5、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有关西京古道和重修梯云岭的记载。
卷四,建置志:“吴邦俊曰:西京路,旧传唐武德年间未必然也,唐太宗建京太原,岭南朝贡俱从大庾至,元宗时,张相国开梅岭。西京之名何取焉?意者元宗幸蜀南粤使臣或由此朝贡,肇此名耶。”
关于“西京路”之名起于何代,至今尚没有准确的文字依据证明。上文是距今330多年前,知县裘秉钫修《乳源县志》时,对于“西京之名何取焉?”也只能提供作为参考的意见。
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卷十二,艺文志,録自曾于清顺治四年至五年(1647—1648年)任乳源知县的郭弘缵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撰写的《梯云岭记》载:“梅辽上三都,尚声教未暨,然郡城三大镇,拥厚兵,屡趋进剿梅辽,余惴惴然恐荼毒生齿未忍也。力止发兵之举,议者亦以上三都,崇山峻岭,凭险恃危,如梯头一径,犹峭崎岖,只身而上,伛偻而攀。害之大者,有暴负隅,丸泥可封;害之小者,往来行李,陟降为难。”
“余思欲开凿之,而有志未逮焉!私计曰:‘前之人皆避其难,后之人必有贤者以办此也。’果于康熙改元之吉,裘明府始捐资开凿,遂成坦途。而达其道路,则梯头之阻,孰为大焉!而道路之达孰为先焉!此司土者之责也。今不佞已铲其险而达其阻矣。是役也,有三善焉!险阻既达,不轨消萌,功在社稷,一善也;道路既平,往来自适,德在来世,二善也;催征输纳,六里均一,便在赋役,三善也。即向所谓害之大者,丸泥可封;害之小者,陟降为艰,今日去其害而观其美矣。”
(二)今存古碑刻中有关西京古道和梯云岭的记载。
西京古道沿途保存有摩崖石刻碑和碑刻两种。其中摩崖石刻碑位于梯云岭云梯祠前凿山开道石级里边石壁上,有3处,分别为高55厘米、宽67厘米;高40厘米、宽38厘米;高56厘米、宽50厘米。这3处摩崖石刻碑,因年代久远,字迹风化无法辨认。对于这3处摩崖石刻碑,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载:“梯云岭,县西五十里,高出云汉,升蹑如梯,路通梅花,至湖南宜章,石壁残碑,讹不可读。”
碑刻,西京古道沿途均有保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有如下几通:
1、今存梯云岭云梯祠遗址、立于清干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云记碑》,碑文载:“尝思老子之世,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故其时人乐康衢而□至意也。夫云梯者,上通荆楚,下接连阳,昔人创结,数百余载也。路途阶级不尽如旧,兼之做桁条者,请人出木,各有镏珠所致,任意肆丢。日积月累,石砖冲脱,崩坏不堪。葱□等发薄捐金修整,外结石墙,以杜后来肆丢之人,勒石为记。”
2、今存猴子岭心韩亭、立于清干隆十八年(1753年)的《猴子岭石亭叙》碑,碑文记载:“自县城逾腊岭过风门五十里许而上梯云之山,又四十里许而至通济桥村,其前望壁立直上,崎岖最难行者,则俗所呼猴子岭也。是岭也,上通三楚,下达百粤,必由之路”。
3、今存梯云岭亭、立于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梯云碑记》,碑文载:“县治之西北,逾腊岭而上有岭焉,故曰梯云,乃乳邑扼要之区。其势巉岩峻险,上出云霄,拾级而上如蹑梯,然古人因地命名,良不诬也。昔唐昌黎韩公,官游岭南,道经此地,迨后地以人传,名贤经过云区,并其地而俱馨。至国朝康熙年间,有邑侯裘公,嘉此地之灵秀,寻名贤之芳迹,曾建祠于梯之颠。虽碑残碣断,殊难阅稽,而山石依然,韩迹可吊,此诚乳邑之胜景也。可勿继前而重修欤?从前总用石填砌,仅用散石,其中或陡突崎岖,或覆如龟背,窝如仰瓦,瞻后同道不啻如猿门耸拔,雁基逶迤,殊令往来续举步维艰。又梯岭之上距亭不数步有桥曰芦竹,岸石散碎,桥石屡折,必用砖石固结,帮大桥面方可久远。盛等近居善士倡募重修。一倡好善乐施,上下同心。邑侯县尉不恤捐俸施□之资,豪士仁人慨输寸金尺璧之费,爰命工鞭石,平其陡突崎岖,易其龟背仰瓦,举全梯重修之。经始于辛丑之秋,告竣于壬寅之夏,将见千层万级焕然改观,往来行人忘其崎岖,乐其垣易,无忧梭足而踯躅焉。路成桥亦与之俱成。不惟登山无峻险之叹,而且临流免褰裳之忧。”
4、今存白牛坪仰止亭、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建仰止亭碑载:“尝谓亭者,停也。道路所舍,可以停骖而息驾也。昔卫太守凿山通路,列亭置邮,以利行人,由来旧矣。我乡白牛坪大路,上通两湖,下通百粤,来者来,往者往,熙攘交错,累如贯珠,多历年所。”
三、梯云岭路段之现状
梯云岭路段,从岭脚“云梯石级”至岭上的芦竹石桥,全程约3公里,路面基本保存完好。进入古道,凿山开道古迹犹存,西风瘦马遗韵宛在。古道的建筑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凿山”,一是“通道”。
(一)凿山。所谓“凿山”,就是根据道路经过之需要,一是把拦路之石凿开打平,使之与路面平整。梯云岭以石灰岩为主,路途中要开凿的拦路石多多,今沿途随处可见经人工开凿打平作为路面的山石。二是在崎岖陡峭的石壁上开凿出如楼梯般的石级。这种石级,今梯云岭存有二处,古人所谓的“云梯”,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二处。二处石级一处是梯云岭亭南面,离凉亭20多米外,崎岖的石壁,古道在石壁上开凿出来。此处,因山体是砂岩岩石,石级经千百年的人行马踏,凡脚踏处都已经严重磨损。磨损的石级因为是从原山体石壁开凿而成的,不比活动石板可以更换,因此,这些重要部位磨损下陷有的达20多厘米,已难以区别原先那种台阶式的级别。“云梯”石级的另一处,是在云梯祠古庙前,即梯云岭脚往上攀登的第一条“云梯”。该处是一段从悬崖上开凿出来的石级,在山脚往上仰望时,宛如一架“天梯”斜靠在悬崖上,难怪古人攀登“云梯”,赞叹云梯石级“拟将一剑倚崆峒”,写下了“陟石登惊落帽风”的诗句。此处云梯石级,其山体是石灰岩石质,从山脚至云梯祠古庙之坪,悬崖峭壁,石级古道长100多米,大部分是从悬崖峭壁中开凿出来的,共有200多级,步步攀缓,石级最宽处达4.1米,最狭处也有2.8米。石级每个台阶的纵深,最深者50厘米,狭者30多厘米。石级的外边是悬崖,有原山体凿成和另取石砖砌筑相结合砌成的护栏。石级台阶的立面和路内石壁,道道凿痕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表面长满层层藓苔,但凿痕历历在目。石壁中还有3处摩崖石刻碑,但因年代久远,碑文被风雨侵蚀,风化漫漶而无可辨认。对于这3处摩崖石刻碑,早在340多年前的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就有“石壁残碑,讹不可读”的记载,这说明在340多年前,先人们已经考证过这3处摩崖石刻碑,但终因“讹不可读”而未曾留下碑文的内容。
(二)通道。通道含有将道路接通之意,高低不平之处,将泥土刬平铺上石板,使之成为坦途。梯云岭路段,连接“凿山”开出来的石级,全部用青石板镶铺。石板有大有小,大块的一块有达长宽1.5米,小块的也不下五六十厘米。路面宽者三四米,狭者也不少于1.5米,平整而宽敞。梯云岭,虽然崎岖陡峭,但因路面宽阔,自古以来,便于骑马者,抬轿者,肩者,负者,商旅往来顺利通行。
四、梯云岭的古文化遗存
梯云岭,既是西京古道的“扼要之区”,至今保存的古文化遗存,足可证明其昔日辉煌的历史。
(一)古遗址。梯云岭约3公里的古道旁边,今发现有4处古遗址,有的尚留残墙断壁,有的仅存石脚屋基,从这些古遗址中,我们可以找到西京古道历史文化和商旅往来的点点滴滴。
1、邮亭遗址。在梯云岭亭北面约1公里古道边,遗址面积约400平方米,荆棘丛中的墙基横竖错杂,墙基以石块砌筑,有的高出地面五六十厘米。遗址还遗存一道长20多米的青石石砖墙基,石砖以青石打制而成,每块长一米多,宽、厚三四十厘米。每块重一、二百公斤不等。邮亭遗址南面靠山,东面临路。建在梯云岭顶的平地里,从遗址可见其邮亭之宽敞,从厚重的石砖可见其建筑之牢固。从宽敞的建筑基址和牢固的建筑材料推断,邮亭的建筑很有可能是两层以上建筑,至少可供路人100多人左右同时圈马食宿。
2、公馆遗址。据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记载,西京古道北段沿途有5个公馆。公馆是专门接待官方公务人员旅途食宿的处所。梯云岭北面,距今石角塘村南约一公里,地名叫“公馆下”的地方,就是古乳源县城北去第二个公馆“均丰公馆”。均丰公馆因新开公路房基倘然无存,惟一尚存的只有公馆旁边的天然水井,井水涓涓长流,至今不涸。均丰公馆所在地方,地名约定俗成,至今一直叫此地为“公馆下”。
3、茶亭遗址。茶亭,是地方好善乐施之人建在古道边为过往行人无偿提供茶水之处。茶亭多设在凉亭的旁边,当路人在凉亭息肩小憩,避雨纳凉时,即可到茶亭饮用热茶水。据今存猴子岭心韩亭的施茶碑记载,西京古道道途艰险,“昴店月斜,板桥霜重,长亭芳草,渺渺堪怜,古道骄阳,炎炎可畏。”为解决行人“热不息恶木荫,渴不饮盗泉水”,由地方乡民自发设立施茶会,并捐款建立茶亭,购置或由行善者捐出部分田地,作为施茶会的固定产业,安排专人管理,以保证茶亭的长期正常运作和开支。梯云岭茶亭设在梯云岭半山腰处,即梯云岭亭南面路边,今房屋已毁,仅存残墙断壁。据遗存的残墙还可分辩出原茶亭分3间,每间面宽4米,3间共12米,进深均6米,建筑面积约70多平方米。
4、古庙遗址。位于梯云岭脚“云梯石级”上面。此处是一块平地。据当地人称以及遗存的石碑记载,此处原有古庙,叫“云梯祠”。遗址今存古碑7通,其中有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修造云梯》碑,清干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云记》碑等以及门墩石,四脚石香炉等遗物。据碑载,云梯祠始建于明,是当地乡民为纪念一位朱姓郎中(排行第七,人称七郎)而建的庙宇。因庙宇建在古道险要之处,又传说七郎是专为人治伤除病的神,自庙建立以来,香火非常旺盛。古庙坐北朝南,背靠巍巍梯云之山,面朝茫茫梯下之地,座镇古道,大有为日夜兼程的过往客商避祸降祥,迎来送往,庇佑行人一路顺风之意。修造云梯碑载:“云梯胜境,乳地名区,青山耸翠,緑水清流。……岭半有祠,颜曰云梯祠,神威赫濯,有祷必灵。其最着者,有如七郎尊神,凡官宦旅商贾皆受庇焉”。2005年,由地方乡民集资,在遗址建起一间简易的庙宇,以对流传于梯云岭方圆数百里家喻户晓的朱姓七郎的祭祀。
(二)南朝古墓。在今石角塘村南公馆下今坪乳公路进入梯下公路约200米处的公路内坡,墓为单室拱券墓。墓葬于开公路时挖出墓室,大部分被毁,今存墓室一截,残长1.7米。墓为东西向,墓室内空宽150厘米,通高160厘米。墓拱由74块火砖砌成拱券形。墓砖为青砖,砖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拱砖为刀砖,除刀刃部厚5厘米外,其长、宽和砖背的厚度均与其它砖无异。砖的纹饰有叶脉纹、鱼纹、几何纹等。墓葬为南朝古墓,位于原西京古道边,南距均丰公馆遗址约300米。墓室宽阔,造型讲究,墓砖纹饰美观,这些情况表明,墓主生前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或具有较高身份之人。墓主是当地富贵之人,抑或途经西京古道时死亡的他乡过客,无从考证。但如此规模的南朝古墓出现在高寒石灰岩地区的“梯上”古道旁,却给西京古道昔日的繁华又提供了一份物证。
(三)凉亭。梯云岭亭建在梯云岭半山腰处,是清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由地方乡民集资兴建的一座石室古亭。凉亭南北走向,拱券式造型,拱圈石纵联砌置法构筑,进深8.2米,面宽4.6米,高4米。两端门同时筑成拱券式,通高3米,宽2米。北门两边有行书阴刻碑联:“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亭顶覆盖厚土,亭内用青石板镶铺,四边摆放条石,供路人休息小坐。凉亭建筑材料全部使用人工打制成长80至150厘米、宽约30厘米、厚约40厘米的长方形条石,使用干砌垒筑的建筑方法建造而成。凉亭建筑在山石峻险的梯云岭半山腰,西京古道从亭中通过,亭今保存完好。凉亭选址半山腰,又一律用青石石砖筑成拱形,入歇亭中,清凉宜人,暑热顿消。亭南边又设有茶亭为过往行人提供热茶开水,故此,经过梯云岭者,此亭必为歇脚之处。亭内今存建亭和修路石碑2通。
(四)石板桥。西京古道梯云岭路段原有2条桥,一条是梯下拱桥,一条是梯上芦竹石板桥。梯下拱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因1958年南水水库蓄水,拱桥被水淹。今存芦竹石板桥,位于梯云岭亭北面一公里多,此处属梯云岭顶平地,叫芦竹,芦竹山坑水自东北流经西南。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地方乡民连同修梯云岭路段重修此桥。《重修梯云岭碑记》载:“梯岭之上距亭不数步有桥曰芦竹,岸石散碎,桥石屡折,必用砖石固结,帮大桥面方可久远……路成而桥亦与之俱成。”芦竹石板桥长210厘米,桥面是用两条长260厘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的石板幷排架设,桥两岸用长约80、宽50、厚40厘米的石砖砌筑。芦竹石板桥,桥虽不长,但却为西京古道必经之处,桥经历代重修,今存的芦竹石板桥,乃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距今225年。
(五)无祀碑。无祀碑是地方善信为过往行人遭遇不测而死亡者立的祭祀碑。今梯云岭路段存有2个,一在梯云岭亭北约300米处路的西边,一在芦竹桥北面桥头。立在芦竹石板桥头的无祀碑是用青石雕成一条方形石柱,柱头雕成圆球形状,四面分别刻“东方无祀鬼神,南方无祀鬼神,西方无祀鬼神,北方无祀鬼神”字样。立在梯云岭亭北约300米处路旁的是用青石雕成墓碑状,单面刻“五方无祀鬼神”字样。无祀碑意为祭祀在路途中死亡的游魂野鬼,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当地人就会到无祀碑前焚香烧纸,施茶上供以祭祀。西京古道自古以来属于南北交通之要道,南来北往之人日以继夜不絶于路。路途中,有遭毒虫猛兽毒害而亡者,有病痛突发医治不及而死者,有遭其他不测而途中毙命者。在封建传统的迷信说法中,凡这类死亡的属“半路亡”者,为使这些“半路亡”者游魂有一个固定的归宿,有人因此在路旁立无祀碑以祭祀。
五、梯云岭凝聚着丰富的古道文化
梯云岭是西京古道保存至今最完整的段落。而就在这约3公里的古道段落,古遗址、古墓葬、古亭、石桥等文化遗存有11处之多。这些穿越时空的文物,无不印记着历史的沧桑,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西京古道选择从梯云岭经过,无论从经度或纬度而言,其地理位置都是一个最佳选择,也是惟一的选择。这里除了最近直,开凿工程量比较省时省力外,地势十分险要,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要。它与今天的京珠高速公路分分合合幷排而走,实乃历史之巧合。二是此路的开通,从此“中原之声近矣,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遐陬之民俗变矣”,中原人随之流入岭南,许多“偏僻的地方出现了新的村落和农田”,同时他们又把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入岭南,从而推动了岭南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2000年,在今乳城镇侯公渡泽桥山发现并清理的125座东汉至宋代的古墓群以及在梯云岭发现的南朝砖室拱券墓等墓葬和出土文物,有力地证明了当时岭南与中原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频繁景况。三是西京古道梯云岭段比较完整的保留至今,现仍便民行往,具有永恒的实用价值。古道初为运送岭南龙眼、荔枝等贡品进京的通道,之后,朝廷免岭南三鲜进贡,古道成了沟通南北商贸往来的道路。中原的丝绸一部分通过这条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海边上船,再运往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外进口的有些商品以及岭南的物产也经此路运往中原。西京古道曾经是“上通三楚,下达百粤”的“必经之路”,是一条连接海陆的丝绸之路。四是西京古道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失去了其往日的繁华,然而,散落在沿途的古文化遗存,仍然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极富旅游开发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省乳源县经贸局)
参考文献:
[1]《后汉书·循吏列传》卷七十六。
[2]《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编,1976年上海市印刷六厂印刷。
[3]《简明广东史》第四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4]《韶州府志》清光绪二年(1876年)段锡林等纂修,韶城万竹园承刷。
[5]《乳源县志》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张洗易纂修,1983年8月复制。
[6]《乳源县志》清康熙二年(1663年)裘秉钫纂修,1957年10月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