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马坝人化石在我国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吴汝康(吴汝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坝人头骨特征的研究,指出他在我国人类发展史上的位置是处于早期智人中的中间位置,晚于金牛山人,大荔人和许家窑人,早于长阳人和丁村人。迄今仍然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早期智人化石。他的发现扩大了我国早期智人的分布范围,填补了地区上和我国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Maba Man skull,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Maba Man in human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a lies in the middle stage of Early Homo Sapiens, later than the Jinniushan Man, the Dali Man and the Xujiayao Man, earlier than the Changyang Man and the Dingcun Man. By now, the Maba Man is still the only fossil of the Early Homo Sapiens which has ever been found in South China. The discovery of the Maba Man expand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arly Homo Sapiens in China, and filled the gap in human evolutional system in both this region and South China.

  

  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从全世界现有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进化系统(分类学上的人科)上最早的已经肯定的代表是南方古猿,其后是直立人(猿人),一般认为能人是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的过渡类型。从直立人发展到早期智人然后到晚期智人(包括现代人在内)。

  早期智人也叫远古智人(Earlv or archaic Homo sapiens),过去叫古人。中国的早期智人都是在建国后发现的。按发现时间的先后,计有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许家窑人、大荔人和金牛山人等。1954年和1976年在山西襄汾丁村的更新世晚期砂砾层中先后发现了三枚牙齿和一块右顶骨的后上部,代表丁村人。1956年在湖北长阳下钟家湾附近的岩洞中,发现了一块附连有两枚牙齿的左侧上颌骨,代表长阳人。1958年在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岩洞穴中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地层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代表马坝人。1976年和1977年在山西省阳高县和河北省阳原县交界处的许家窑村,发现了较完整的顶骨三块,附连有部分牙齿的左上颌骨一块和一些零星的顶骨破片和单个牙齿,代表许家窑人。1978年在陕西大荔县洛河第三级阶地下部的砾石层中,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头骨,代表大荔人。1984年在辽宁营口金牛山的洞穴中发现了一具骨架,包括完整的头骨、部分体骨和肢骨,代表金牛山人。至于1922年在内蒙乌审旗大沟湾发现的属于小孩的一枚上外侧门齿为代表的河套人以及其后在附近其他地点发现的材料,原先认为是早期智人的一种,以后根据新的发掘和获得的新材料,河套人应为晚期智人而不是早期智人。

  从时代上来说,早期智人中以金牛山和大荔人为最早,其后依次大体为许家窑人、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至于金牛山人和大荔人孰早孰晚,目前还难于确定。

  马坝人头盖骨属于中年的男性个体。

  马坝人头盖骨的性状比直立人为进步,比晚期智人为原始,而具有一般早期智人(包括欧洲及其邻近地区的尼安德特人)的形态特征,所以从总的形态类型来说,马坝人应为早期智人。但马坝人与尼安德特人又有一些不同,如马坝人的鼻额缝等约位于同一水平,而欧洲发现的尼安德特类型人类的鼻额缝则大多上凸而成拱形等。

  早期智人是从直立人演化到晚期智人的中间阶段。

  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从地区上来说,我国的早期智人化石多发现于华北地区,仅长阳人化石发现于华中地区的湖北省,马坝人化石1958年发现时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早期智人化石,三十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华南地区的唯一的早期智人化石。从化石材料上来说,马坝人头盖骨保存的部分仅次于金牛山人头骨和大荔人头骨,而远比我国其他的早期智人如许家窑人、长阳人和丁村人化石为完整。

  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扩大了我国早期智人的分布范围,填补了地区上和我国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

  

  (原载《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

  

  参考文献:

  1.吴汝康:河套人类顶骨和股骨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958年2期。

  2.吴汝康:“金牛山人”是猿人吗?光明日报1987年9月14日第3版。

  3.吴汝康、彭如策: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型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1期。

  4.吴茂霖:许家窑遗址1977年出土的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18期。

  5.吴新智:丁村遗址发现新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6年14期。

  6.吴新智:陕西大荔县发现的早期智人古老类型的一个完整的头骨,《中国科学》1981年2期。

  7.贾兰坡:长阳人化石及其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957年1期。

  8.裴文中等: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甲种专刊第二号》科学出版社,1958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