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马坝人动物群的时代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许春华 黄志高(许春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志高,广东省曲江县博物馆。)

  【中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最后鬣狗和古爪哇豺化石的研究,结果认为马坝人动物群与桐梓人动物群共有的典型种类是最后鬣狗,但马坝人动物群中未发现硕豪猪化石,因此马坝人动物群的时代可能相当或晚于桐梓人的。即贵州桐梓人和广东马坝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

  Abstract:Based on researches on the fossils of Crocuta ultima and Cuon javanicus,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common species shared by the Maba Fauna and the Tongzi Fauna is Crocuta ultima. No fossil of Hystrix magna Pei has been found in the Maba Fauna, therefore the age of the Maba Fauna is probably close to or later than the age of the Tongzi Fauna. It could be confirmed that the geological age of both the Tongzi Fauna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Maba Fauna in Guangdong Province lies in Late Pleistocene.

  

  一 

  广东省曲江县文化部门于1984年在马坝人化石地点进行了土石方的清理工作。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从堆放在原先发现马坝人化石裂隙口外的黄色粘土中发现了许多动物化石和两件砾石石器(宋方义等,1985年)。1985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邱中郎和许春华应广东省博物馆邀请到狮子岩,和省博物馆宋方义一起观察了那里的动物化石。

  马坝人化石是1958年发现的,化石为头盖骨一件。从1959年起,许多学者对马坝人化石及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认为马坝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1.更新世中期(广东省文化局,1959年;梁钊韬,1959年);2.更新世中晚期(广东省博物馆,1959年).3.更新世中期之末或晚期之初(吴汝康,1959年);4.晚更新世(吴新智等,1978年;Han De.fen et a1.,1985年)。但在所有提及与马坝人共生的动物群的文章中,都未见哺乳动物化石的描述、插图或图版。

  为了说明马坝人动物群的时代,本文特选择了1984年发现的最后鬣狗和古爪哇豺化石进行描述,并对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古爪哇豺(Coun iavnicus antiquus Matthew et Granger)

  有一个下Ml为代表,它的下原尖高,齿尖尖鋭;下前尖低,齿尖呈锋利的刃脊;下后尖明显;后跟有一个齿尖,呈圆锥形,在该齿尖的后部及舌侧有齿带,舌侧的更显着(图一:3)。

  马修和葛兰阶(Matthew Granger,1923)根据四川万县盐井沟豺的粗壮牙齿和M1下后尖的存在等特征创建了新种古豺(Coun antiquus)。寇尔伯和郝益阶(Colbert et Htooljer,1953年)认为盐井沟豺的M1下后尖的存在无意义,不能作为划分种的特征,但盐井沟豺的牙齿尺寸较现代南方豺的稍大,应降为亚种——古爪哇豺(Cuon javanicus antiquus)。裴中文(1987年)在研究广西食肉类时,认为广西更新世中、晚期甚至新石器时代豺的P4内尖小而明显向后和M1下后尖消失或有残迹特征都与现代豺南方种接近,它们都应归于爪哇豺(Cuon javanicus)。但他又认为为了区别化石种和现生种,保留古爪哇豺亚种的名字也是可以的(表一)。

    **根据广西更新世中、晚期的化石豺(裴文中,1987)测量,共7个标本,地点编号为5601、5623、5651、5701、5710。

  

  最后鬣狗(Crocuta Crocuta ultima Matsumoto)

  有上P4和下M1各一个。

  p4的第一叶(前附尖)退化,比第二叶(前尖)短,第二叶中等长,第三叶(后附尖)特别长。M1较细长,下前尖比下原尖高和宽,无下后尖,后跟不大,有4个小尖组成。Ml的前缘有明显的齿带存在。根据这些特征及裂齿的测量比较,马坝人化石地点的鬣狗化石显然是最后鬣狗(表二;图一:1、2)。


  二

  关于最后鬣狗在中国的生存时代:

  在北京猿人地点的第3层中(指地质分层),既发现了最后鬣狗的化石,又找到了中国鬣狗化石,二者共存(Pei Wenchung,1934年;邱中郎等,1973年)。这两种化石共存的地点在全中国至今只发现一处。

  在华北,最后鬣狗被认为是更新世晚期[1]常见的化石种类。裴文中(1957年)认为最后鬣狗是黄土期动物群中的一个成员,后来裴氏(1987年)又进一步认为它是华北更新世晚期的标准化石。

  据赵树森(1985年)测定,北京猿人地点1-3层的距今年龄为23万年左右,这个数据大致相当于欧洲的里斯(Riss)冰期之末或里斯——玉木间冰期之初。如按刘东生等(1984年)的意见,北京猿人地点l一3层的距今年龄为12.8—25万年,这个数据大致相当于欧洲的里斯冰期之末到里斯一玉木间冰期之晚期。

  在欧洲,短吻鬣狗(Hyaena brevirostris)(=中国鬣狗Hyaena brevirostris sinensis)的生存时代是从维拉方(Villafranchian)晚期直到明德尔(Mindel)冰期。最后鬣狗(Crocuta crocuta ultima)从明德尔冰期延伸到玉木(Würm)冰期。两者也共存了一个时期,然后前者消失(Kurtén,1968年)。

  由上述可知,在中国北方,中国鬣狗和最后鬣狗共存的时代比欧洲短吻鬣狗和最后鬣狗共存的时代要晚。

  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院校、地质队及各省博物馆等单位,对长江流域以南的灰岩裂隙、溶洞和河湖相堆积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发掘,发现了相当多的更新世动物群。其中有的产巨猿化石,有的含有人类化石,有的有石器。但是所发现的动物群中,至今还没有中国鬣狗和最后鬣狗共生的记録。

  在长江以南,湖北长阳人化石地点及大冶石龙头旧石器地点都发现了鬣狗化石,都被归于中国鬣狗(贾兰坡,1957年;Kurtén,1958年;李炎贤等,1974年)。这两个地点动物群的时代通常被认为和北京猿人地点1-3层动物群的时代相当或稍晚。但在长江以南另一些重要的人类化石或旧石器地点,如广东马坝、贵州观音洞和桐梓岩灰洞只发现了最后鬣狗化石。观音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李炎贤等,1986年),桐梓的为更新世中、晚期(吴茂霖等,1975年),马坝的为更新世晚期(Han Defen et a1.,1985年)。

  原思训等(1986年)用铀系法测定了华南一些旧石器地点的年代(表三),由表中各地点的年代数据可以看出,合有中国鬣狗化石的地点时代较古老,而含最后鬣狗化石的地点时代较晚,两种鬣狗无共生的可能。

  
  上述分析及年代测定结果可能表明,在华南中国鬣狗要比最后鬣狗古老,前者絶灭后,后者才开始出现。

  裴文中(1987年)在研究广西柳城巨猿洞和其他山洞的食肉类时认为:在我国南方鬣狗化石的发展情况是更新世初期以桑氏鬣狗为代表,到了更新世中期最后鬣狗代替了桑氏鬣狗,更新世晚期最后鬣狗分布得非常广泛。现在看来,他的观点可能受当时发现的材料和研究方法的限制。[2]目前,发现最后鬣狗化石的较早地点是北京猿人地点1-3层,年龄距今约23万年。较晚的地点有河南安阳小南海,14C测定年龄为距今13075±220(5730)(夏鼐,1977);江苏源水县神仙洞,14C测定年龄为距今11200±1000(李炎贤,1980年)。

  综上所述,最后鬣狗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距今大致为23万年,絶灭的时间距今为1万年前,即最后鬣狗在中国生存的时间距今为1—23万年。也可能表明最后鬣狗在华南出现的时间比华北的要晚,可能在晚更新世之初。

  三

  到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以南发现的比较肯定的早期智人化石地点共有四处,安徽巢县银山、湖北长阳下钟家湾龙洞、贵州桐梓岩灰洞和广东马坝狮子岩。

  与巢县人类化石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共有十三个种类,它们是中国鬣狗(Hyaena bre virostris sinensis)、猫科(Felidae)、獾科(Mustelidae)、豺(Cuon sp.)、熊(Ursus sp.)、剑齿象(Stegodon sp.)、貘(Tapirus sp.)、犀科(Rhinocerotide)、小猪(Sus xiaozhu.)、猪(Sus sp.)、肿骨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鹿(Cervus sp.)、牛科(Bovidae)。巢县人化石的时代为更新世中期,大致与北京猿人地点l-4层的时代相当或稍晚(许春华等,1984年,1986年)。中国鬣狗发现于华南和华北中更新世的动物群中(贾兰坡,1957年,Kurten,1958年,李炎贤等,1974年,Pei Wenchung,1934年;邱中郎等,1973年)。小猪化石最初发现于早更新世的柳城巨猿洞动物群中(韩德芬,1987年;韩德芬等,1975年),后来又发现于湖北郧县梅铺和安徽和县人类化石的中更新世的动物群中(许春华,1978年,黄万波等,1982)。肿骨鹿起源于更新世中期(Young,1932年),可能延续到晚更新世(许春华,1987年),在北京猿人地点、河南南召猿人地点(邱中郎等,1982年)及安徽和县猿人地点都发现有肿骨鹿化石。与巢县人化石共生的动物群比较,马坝人动物群中没有中国鬣狗、小猪和肿骨鹿化石,所有种类为华南更新世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成员,其时代显然比巢县人动物群的要晚。

  与长阳人共生的哺乳类化石共有十七种,它们是:海豚科(Delphinidae?)、豪猪(Hystrix cf.subcristata)、竹鼠(Rhizomys cf.troglodytes)、古豺(Cuon javanicus antiguus)、豺(Cuon sp.)、小熊(Ursus angustidens)、熊猫(Ailuropoda sp.)、虎(Felis tigris)、猫科(Felidae)、獾(Meles sp.)、中国鬣狗(ftyaena brevlrostrjs sinensis)、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中国犀(Rhinoceros sisensis)、猪(Sus sp.)、牛科(Bovidae)、鹿科(Cervidae)。长阳人化石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的后期,但比北京猿人的稍晚。与巢县人动物群比较,两个地点共有的种类有中国鬣狗,但长阳人动物群中缺少巢县动物群中存在的小猪和肿骨鹿化石,因此长阳人动物群的时代可能要比巢县人动物群的晚或与之相当。与马坝人动物群比较,长阳人动物群中有中更新世的典型种类中国鬣狗,而马坝人动物群中没有中国鬣狗,只发现更新世晚期的最后鬣狗,因此马坝人动物群的时代要比长阳人的晚。

  桐梓人动物群包括有二十五个种类,它们是金丝猴(Rhinopithecus sp.)、长臂猿(Hylobates sp.)、猩猩(Pongo sp.)、飞鼠(Pteromys cf.brach.yodus)、竹鼠(Rhizomys sp.)、豪猪(Hystrix cf.subristata)、硕豪猪(Hystrix magna)、狼(Cahis lupus)、爪哇豺(Cuon javanicus)、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fovealis)、獾(Arctonyx sp.)、柯氏熊(Ursus kokeni)、最后鬣狗(Crocuta crocuta ultima).虎(Felis tigris)、豹(Fells pardus)、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野猪(Sus scrofa)、鹿一(Cervus sp.A)、鹿二(Cervus sp.B)、麂(Muntiacus sp.)、鬣羚(Capricornis cf.sumatraensis)、牛科(Bovidae)。桐梓人动物群与万县盐井沟动物群有些相近,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晚期(吴茂霖等,1975)。桐梓人动物群中除硕豪猪外,其余都是华南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常见的种类。与巢县人动物群和长阳人动物群比较,桐梓人动物群中没有发现前两个动物群中共有的更新世中期的典型成分中国鬣狗,只有更新世晚期的典型化石最后鬣狗。因此,桐梓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要比巢县和长阳的晚,可能为晚更新世早期。硕豪猪化石曾发现于早更新世的柳城巨猿洞动物群中(裴文中,1987年),在其他地点至今没有发现。桐梓人化石地点硕豪猪的发现,可能说明这种动物由更新世初期一直延续到更新世晚期。

  马坝人动物群与桐梓人动物群共有的典型种类是最后鬣狗,但马坝人动物群中未发现桐梓人动物群中存在的硕豪猪化石。因此马坝人动物群的时代可能相当或晚于桐梓人的。

  综上所述,安徽巢县人和湖北长阳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贵州桐梓人和广东马坝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

  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原思训等,1986年;陈铁梅等,1987年)对一些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的动物牙齿和骨骼进行了铀系法年代测定(表四),其结果和我们的结论也是相当吻合的。

  (原载《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

  

  注释:

  [1]本文以距今13万年作为划分更新世中、晚期的界限。

  [2]裴文事实上是于六十年代初期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文化局:广东发现第四纪更新世中期人类头骨化石,《文物》1959年1期。

  2.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马坝人类及其他动物化石地点调查简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2期。

  3. 刘东生、丁梦林: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层位与黄土——深海沉积古气候旋回的对比,《人类学学报》1984年2期。

  4. 许春华:湖北郧县人类化石地点的发掘。《古人类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78年。

  5. 许春华、张银运、方笃生、陈才弟:安徽巢县发现的人类枕骨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学学报》1984年3期。

  6. 许春华、张银运、方笃生:安徽巢县人类化石地点的新材料,《人类学学报》1986年4期。

  7. 许春华:内蒙萨拉乌苏组中的肿骨鹿化石,《人类学学报》1987年3期。

  8. 吴汝康,彭如策: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型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4期。

  9. 吴汝康:中国古人类学三十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1期。

  10. 吴茂霖、王令红、张银运、张森水:贵州桐梓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5年1期。

  11. 吴茂霖:贵州桐梓新发现的人类化石,《人类学学报》1984年3期。

  12. 吴新智、张银运:中国古人类综合研究,《古人类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78年。

  13. 宋方义、黄志高:马坝人化石地点发现石器,《人类学学报》1985年2期。

  14. 邱中郎、顾王珉、张银运、张森水: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3年2期。

  15. 邱中郎、许春华、张维华、王汝林、王建中、赵成甫:河南南召人类和哺乳类化石,《人类学学报》1982年2期。

  16. 李炎贤、雷次玉:江苏溧水神仙洞发现的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1期。

  17. 李炎贤、文本亨:《观音洞——贵州黔西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1986年。

  18. 李炎贤、袁振新、董兴仁、李天元:湖北大冶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4年2期。

  19. 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科学出版社,1972年。

  20. 陈铁梅、原思训、高世君、胡艳秋:安徽省和县和巢县古人类地点的铀系法年代测定和研究,《人类学学报》1987年3期。

  21. 赵树森、裴静娴等:《北京猿人遗址年代学的研究》,《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科学出版社,1985年。

  22. 贾兰坡:长阳人化石及其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古脊椎动物学报》1957年3期。

  23. 夏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4期。

  24. 原思训、陈铁梅、高世君,华南若干旧石器时代地点的铀系年代.《人类学学报》1986年2期。

  25. 黄万波、方笃生、叶永相:安徽和县猿人化石及有关问题的初步研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年3期。

  26. 梁钊韬、李见贤:马坝人发现地点的调查及人类头骨化石的初步观察,《中山大学学报》1959年1、2期(合刊)。

  27. 韩德芬:广西柳城巨猿洞偶蹄类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第18号》,科学出版社,1987年。

  28. 韩德芬、许春华、易光远:广西柳州笔架山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5年4期。

  29. 裴文中:广西柳城巨猿洞及其他山洞之食肉目、长鼻目和啮齿目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第18号》,科学出版社,1987年。

  30. Bien M.N.and Chia L.P..1938.Cave and rock-shelter deposits in Yunnan.Bull.Geo1.Soc.China.18(3-4).325-347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