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曲江罗坑动物群初步研究



  张镇洪 宋方义 赖林生 黄志高 刘成德 唐维哲(张镇洪,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宋方义,广东省博物馆;赖林生,罗坑文化站;黄志高、刘成德、唐维哲,曲江县博物馆。)

  【中文摘要】本文介绍的是1987年6月份在曲江县西南部罗坑圩的桂龙岩洞穴中发现的一个新的动物群,共计有24个种属,这个动物群的特点是:动物群虽然基本属华南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但内中出现了北方常见种属有十来种之多,如中华缟鬣狗、小巢鼠、拟布氏田鼠、翁氏鼠鼩、马铁菊头蝠等等。显示华北动物群大批南迁迹象。第二个特点是拥有早更新世(Q1)的残留种;如安氏猕猴。其三,絶灭种属占的比例达58.5%,高于马坝动物群的55.5%,接近于观音洞动物群的57.1%和万县盐井沟动物群的57.4%,反映出偏冷的气候环境。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fauna newly discovered in June 1987 in a cave of Guilong Rock in Luokeng which locates in the southwest of Qujiang County. There are 24 species in this fauna of which the characters are: Firstly, this fauna is basically an Ailuropoda-Stegodon fauna often seen in South China, however, it also includes more than ten species often seen in the North, such as Hyaena sinensis, Micromys minutus, Microtus brandtioides, Crocidurahongi, Rhinolophus ferumequinum, etc, and this is an indication of a large-scal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 animals in North China; Secondly, this fauna includes the residual species from Early Pleistocene(Q1), like Macacus anderssoni; Thirdly, the percentage of extinct species in this fauna is up to 58.5%, which is higher than 55.5% of the Maba fauna, while close to 57.1% of the Guanyindong fauna and 57.4% of the Yanjingou fauna in Wanxian County, and this indicates a colder climate.

  

  1986年3月,罗坑乡农民在桂龙岩挖掘了一批动物化石。罗坑文化站得知后马上报告曲江县文化局和博物馆,该县博物馆及时向省博物馆报告。同年4月,省博物馆派员会同曲江博物馆前往现场进一步调查与试掘,又获得了一批动物化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87年6月由广东省博物馆宋方义(发掘领队);曲江县博物馆黄志高、刘成德、唐维哲,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张镇洪;曲江县旅游局狮子岩管理处禤细贤;罗坑乡文化站长赖林生等组成的发掘队,在曲江县文化局和罗坑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发掘,又获得了一批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现将初步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地理位置、地貌与地层

  罗坑乡地处曲江县的西南部,南北分别与英德县和乳源县为邻(图一)。

  罗坑圩位于该乡的中心部位,距曲江县城马坝镇58公里(东径113°16′,北纬24°30′):这里是一个长约8公里、宽约6公里的山间盆地。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山峦起伏。盆地北面的天堂峰,海拔1016米;西面闸子崎,海拔1225米;东面梅花顶,海拔1384米;南面船底顶,海拔1568米。盆地基地西南高,东北低。罗坑水库在盆地的东北角,罗坑河由西南至东北横贯整个盆地,其中一条支流就在桂龙岩前面流过。

  桂龙岩座落在罗坑圩东北角约1公里处的崩山东南麓的山坡上。洞口高出洞前河水面约9米,与河对岸的第二阶地处于同一高程。洞口方向为320°,洞口高度5米;洞内由前部主洞与后部支洞两大部分组成;主洞长约250米,高5-15米,宽20-80米;到了250米处则开始分叉成许多支洞,总长度尚未测量。主洞为沿层面发育形成的水平洞,洞顶与洞底均较平坦,洞底堆满了长期坍塌下来的大岩块锺乳,在岩块间隙中,充填着桔黄色的沙质粘土,少量的河卵石胶结其中,这些河卵石磨圆度较高,与洞外的第二阶地砾石层的砾石完全一样。主洞的南、北洞壁和后段底部有粘土堆积,厚度2-5米不等,胶结程度不等,早期的坚硬,晚期的较松软,颜色棕黄、橙黄不一。堆积层中含少量动物化石、砾石、钟乳石和石灰华等。主洞的后部支洞和裂隙的堆积,已被流水冲刷得一干二净,仅少数岩壁夹层与石灰华盖板下面覆盖着一层粘土堆积,这些堆积层里,往往富含动物化石。有些裂隙由于出水洞淤塞或河床下切而最后在底部形成0.5米-1.5米厚的砂和粘土堆积层。我们这次发掘的地方,就是桂龙岩里一条富含化石的大裂隙。

  出土动物化石地层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可分成上、下两层,在它们之间往往有一层灰华盖板相隔,其厚度几厘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在上层顶部也常见有一层厚度不等的盖板或石灰华覆盖着。两层堆积的岩性差别不大,上层是浅灰黄色亚粘土层,内含少量灰岩角砾和钙质结核,胶结程度不高,内含化石,厚度为0.2-0.4米不等。下层也是亚粘土层,但颜色已变为浅褐黄色,含砂量增高,堆积物的水平层理明显,除靠岩壁部分胶结坚韧外,其余不见胶结现象,其中含少量砾石和灰岩角砾,还有一些小钟乳石残片。偶见大块角砾。这可能是流水作用和风化坍塌所致,此层富含动物化石。厚度约1米左右,个别地方只有半米或更薄些。两层盖板的存在说明瞭两层堆积物之间有一段沉积间断,但出土的动物化石种类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在讨论罗坑动物群时把它们作为一完整的动物群来对待。对于动物群中偶然出现的个别早期的种属,这很可能与洞壁早期残留堆积有关。

  二、化石记述

  根据初步的鉴定,罗坑动物群共九目二十二科三十二属三十九种:

  食虫目Insectivora

    翁氏鼩Crocidura wongi Pei,1936.

    麝鼩Crocidura sp

    姬鼩鼱Microsorex sp.

  翼手目Chiroptera

    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cf ferrumequinum Schreberii,1774.

    南蝠Ia jo Thomas,1902

    蹄蝠Hipposideros armiqer.HodRson,1835

    鼠耳蝠Myofis sp,

  灵长目PrimDates

    安氏猕猴Macaca anderssoni Schlosser,1924

    丁氏鼻猴Rhidopithecus tingianl3s Matthew et Granger,1923

    猩猩魏氏亚种Pongo pygmaeus weidenreichi Hoojier,1984

  兔形目Lagomorpha

    野兔Lepus sp.

  啮齿目Rodentia

    拟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oides Young,1934

    小巢鼠Micromys cf minutus Pallas,1771

    小家鼠Mus musculus L.,1758

    姬鼠Apodemus sp.

    黑鼠Rattus rattus L.,1775

    豪猪Hystrix sp.

    华南豪猪Hystrix subristata Swlnhoe,1870,

  食肉目Cannivora

    爪哇豹古老变种Cuon.javanicus,car.antiquus M.et C.,1923

    大熊猫Ailuropoda sp.

    西藏黑熊Ursus thibetanus Cuier,1843

    獾Meles sp.

    突吻沙獾Arctonyx rostratus Matthew et Cranger,1923

    花面狸Paguma larvate Hamilton-Smith,1827

    灵猫Viverra sp.

    中华缟鬣狗Hyaena sinensis Zdansky,1924

    虎Panthera tigris L.,1958

  长鼻目Proboscidea

    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fis Owen,1870

    纳玛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 Falooner et Cautley,1846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华南巨貘Mega tapirus a ugustus Matthew et Cranger,1923

    貘Tapirus sp.

    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Owen,1870

    犀牛Rhinoceros sp.

  偶蹄目Artiodactyla

    野猪Sus sp.

    野猪Sus scrofa L.,1758

    水鹿Cervus(R)unicolor Kerr,1792

    赤鹿Munfiacus muntjak Zimmermann,1780

    麂Muntiacus sp.

    水牛Bubalus sp.

    羊科Caprinae indet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鱼类化石,如鲶科中的鲶(Parasilurus asotus)和皖科中的黄桑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以及一些可能是洞穴陆龟(Testudo tungta)一类的龟化石。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鳖类的舌蝮甲、下腹甲和肱骨化石碎片,由于过于破碎,难于鉴定其种属。令人高兴的是,这次还发现了三只螃蟹化石,其中两个相当完整,可以清楚地判断它的性别。它们的性别和种属问题将另文详述。

  为了更好地瞭解该动物群的特点,便于和其他动物群作对比.我们将罗坑动物群中一些在广东地区新出现的,或者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大的种属作一简单的描述。

  翁氏鼩Crocidura wongi Pei.1936

  材料:完整的左下领骨一个,右下颌骨三个,其中两个是完整的,有一个只保留了下颌骨的水平枝及整个齿列,倾斜枝已全部损坏。

  描述与讨论:下颌水平枝呈大梭形,倾斜枝上的喙突偏狭,其关节面平滑简单,整个喙突体与下颌水平枝的主轴线平行,翼窝深并呈三角形。关节突纤细,并由外向内倾斜。颌角突不太长,但尖细。下颌齿的齿式为:1·1·1·3下门齿小刀形,腹面有浅沟,犬齿低圆,下前臼齿只有一枚,由一主尖和一微弱的齿带组成,呈小丘状。下臼齿三枚,第一和第二下臼齿的前叶比后叶高,齿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第三下臼齿的齿座呈“V”字形,但跟座只剩下一单尖了。第一和第二下臼齿的齿带均相当发育,第三下臼齿则不发育,只留下痕迹。整个下颌骨长(从关节突末端至门齿的尖端)12.0-12.9毫米,下颌水平枝高2.1毫米(M1处),下齿列长(从I1的尖端至M3的末端)7.6-8.1毫米。以上特征与麝鼩中的翁氏鼩完全相同,故将其划归此种。

  发掘中还发现了两个食虫类下颌骨,除了下颌倾斜枝大部分被损外,下颌水平枝和齿列则完整无缺。观其形态结构特征与翁氏鼩差别明显。它的门齿虽然也呈小刃状,但尖端是明显往上弯曲,并在前l/3处有一小凹缺,其长度按比例亦比翁氏鼩的门齿长;它的下颌水平枝不是呈长梭形,而是呈条状;从它残留的下颌倾斜枝可以看出,下颌喙突较厚,不狭扁。这些特征的造成虽然不排除是个体差异因素,但总的来看,与麝鼩(Crocidura russula)相应结构的特征是很吻合的。有可能属于同一种,由于材料不多,我们暂时将这两件标本划归不定种(Crocidura sp.)。

  姬鼩鼱Microsorex sp.

  材料:一个比较完整的头骨和一个残右下颌骨

  描述与讨论:该头骨不大,狭长、嘴尖,眶前孔较大,位于第四前臼齿(P4)和第一臼齿(M1)之间的上方,颧弓缺失,顶骨部低平,矢状脊和人字脊不明显,枕骨部缺损。第三门齿(I3)特别发达,呈钩尖状,比犬齿还大,基部膨大,中央部有尖状突起。犬齿单尖,只有第三门齿的一半大,第二、三、上前臼齿(P2、P3)单尖、单齿根,稍比犬齿大;第四上前臼齿(P4)明显臼齿化,有一发达的小前尖,主尖相当粗壮。第一、二上臼齿(M1、M2)有原尖、前尖和后尖,排列呈“W”形,第三上臼齿(M3)缺失,但从齿根孔可看出它比较小。上齿式为:3·1·3·3。

  下颌骨残,只保留下颌水平枝,上面带有门齿、犬齿、前臼齿和第一下臼齿(M1)。第二、三下臼齿(M2、M3)丢失。下颌水平枝呈长梭形,最宽处在M1处。下颌倾斜枝大部受损,只剩喙突下端。门齿呈小刃形,相当粗壮,其长度相当于下颌水平枝的2/3,犬齿扁圆形,很小;前臼齿呈小丘状,单尖,基部有明显的齿带。M1的齿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前叶较后叶高。M2、M3缺失,只留齿根孔。还有,其中间颏孔在M1下方中间部位。可惜。无论上颊或下颊齿的齿冠上均未染有鲜明的栗红色。为此,我们曾怀疑它小属于鼩属(Sorex),而属于翼手目的鼠耳蝠类(Myotis)。后经反复对比,才发现它与姬熟鼱类(Crocidura)更为相似。因此。我们把它定为此类的一个不定种。该种大多数见于北美的化石,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出现还属首次。

  南蝠Ia io Thomas,1902  

  材料:较完整的右下颌骨一个

  描述与讨论:下颌水平枝完整,只是下颌倾斜枝受损。齿列除门齿和犬齿缺失外,其余均完整。下颌联合部呈卵圆形,颏孔位于犬齿和第二前臼齿之间的下方。P3退化,仅呈尖刺状。P4单尖双齿根,也比较粗壮,与M1前叶高度相同。M1、M2齿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M3退化迹象存在。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的南蝠(Ia io)比较,无论大小和形态结构均无大的差异。故将其归于此种。

  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cf ferrumequinum Schreberii,1774

  材料:完整的左下颌骨两个,右下颌骨一个。

  描述与讨论:两个左下颌骨中,一个门齿和犬齿缺损,一个只缺失P2,其余均保留完好,右下颌骨则完整无缺。下颌水平枝细长,下颌联合部稍宽长,下颌倾斜枝中的冠状突小而低,呈小三角状。髁突的位置稍后;角突短而末端呈疣状,稍向外下延伸。下颌长15.0-16.5毫米。门齿低小;犬齿高尖并具齿带;P2-3特别小并位于齿列之外侧。这是本种的重要特征。下臼齿的齿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M3并无退化。根据与北京周口店第一、三地点出土之马铁菊头蝠化石标本比较,其特征完全相同,当属同一个种。

  大蹄蝠Hipposideros aimiger Hodgson,1835

  材料:一个带犬齿和第四前臼齿以及第1-3臼齿的左下颌骨,一个只带第一、三下臼齿的右下颌骨残段。

  描述与讨论:下颌水平枝很宽大,在M2处,下颌水平枝的宽度为3毫米,犬齿大而尖鋭,具不很发育的齿带;P3较小,P4比M1稍高,并具有一小的后尖。下臼齿均呈三楔式齿。与北京周口店第三地点出土的马蹄蝠化石标本比较,形态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个体大小上显得更为粗壮。而与我国海南岛现生种大马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在大小上更加接近。为此,我们认为把桂龙岩的标本归到大马蹄蝠可能更合适。

  安氏猕猴Macaca anderssoni Schlosser,1924

  材料:桂龙岩出土的猴科牙齿化石共十二颗,其中有四颗的齿冠是黄色的;另外的八颗是白色的或米黄色的。它们之中包括上臼齿四颗,下臼齿四颗。

  描述与讨论:这些牙齿相当粗壮,现将它们的测量数据以及对比数据列于表一:

  
  从表一测量数据来看,罗坑桂龙岩出土的八颗弥猴牙,大小上很接近安氏弥猴(M.anderssoni)而较硕弥猴和现生种均粗壮得多。在形态特征上,其颊侧的齿尖呈圆锥形,在磨损后仍然比舌侧的齿尖高出不少。另外,上前臼齿宽大于长,表中的p3其宽为6.7毫米,而长只有5.8毫米就是一明显的例子。以上的特征是安氏弥猴所特有的。因此,我们只好把它们归入此种。

  至手那四颗齿冠变黄的牙齿,如果不是埋藏环境污染所造成的话,那么它们理应归于金丝猴属的牙齿。因为只有金丝猴的牙齿才具有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黄的生物属性。将这些牙齿进一步观察,其臼齿的横脊比其他猴类牙齿发育得多,磨耗后仍很显着;另外,这类牙齿的周围还有一圈隆起的小脊而把各齿尖连系起来。这些特征均为金丝猴类所特有。牙齿本身也较纤细些。将这些标本与广西一些山洞堆积中出土的丁氏金丝猴(R tingianus)牙齿标本比较,其结构完全相同。若鉴定无误,则桂龙岩也有金丝猴存在。

  猩猩魏氏亚种:Pongo.Pygmaeus weidenreichi Hooijer,1948

  材料:左右I1各一颗,I2一颗,左P3、P4、右P4各一颗,左M1、M2各一颗。

  描述与讨论:各颗牙齿测量结果如表二:

  

  从测量数据中可以看出,牙齿的个体相当大,尤其是两枚第一门齿,已进入巨猿的变异范围。臼齿也很明显,十分粗壮。齿冠咬合面有复杂的皱纹,而且齿带相当发育,这些特征属于猩猩是无疑的。而个体大小则与猩猩魏氏亚种符合。因此,我们把它归到此种。

  拟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oides Young,1934

  材料:一个比较完整的左下颌骨。

  描述与讨论:这是一个保留有I和M1、M2两枚臼齿的左下颌骨。下颌水平枝是完好的,只是下颌倾斜枝已损缺。从M1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在前后脊之间有五个封闭的三角环,这是拟布氏田鼠区别于其他田鼠类的特征。与华北周口店出土的同种化石相比,个体上稍大些,M1结构完全一样,M2上的环数也完全一样,只是各环之间的距离稍近些,这可能属个体差异的原因。这种化石在华南地区很少发现,在华北地区出现较多。说明它们的适应范围甚广泛。

  小巢鼠:Micromys cf.minutus Pallas.177l

  材料:一个比较完整的右下颌骨。

  描述与讨论:下颌骨很小,比田鼠还小。下颌水平枝及齿列完好无缺,只下颌倾斜枝已损坏大部分,留下仅是喙实和角突的基部。M1的长度比M2+M3稍小一点。M1上有三对尖,末尾还有一小附尖。M2有两对尖,后面也有一小附尖;M3有一对尖,后面还有一独立小尖。该种鼠类牙齿的结构与林姬鼠(Apodemus)、家鼠(Alus)和黑鼠(Rattus)较为接近。从个体大小来看,黑鼠大得多,其次是林姬鼠和家鼠,小巢鼠最小。在牙齿结构上也有明显的区别,黑鼠牙齿大,M1的前端不是一对齿尖而是一个相当发育的齿尖。小家鼠虽然M1也是具有三对尖,但其M1和M3颊侧不具有一连续的齿带。而林姬鼠的M1第三对齿尖的颊侧,有一明显的小附尖,这是其特有的。 

  中华缟鬣狗:Hyaena sinens Zdansky。1924

  材料:右下颌骨(带P3-M1)一个,C两枚,I1一枚,P2、P3各一枚

  描述与讨论:下颌水平枝完好,但倾斜枝已有损坏,无法全面测量。现将各牙齿测量结果介绍如下,P3,L21.8毫米、W15.8毫米;P4,L21.5毫米、W14.5毫米;M1,L28.6毫米、W13.0毫米。M1的两叶分别为,前叶14.8毫米、后叶12.6毫米。两犬齿(C)都有缺损,已无法测量。据观察,下裂齿(M1)的两叶大小差别明显,其跟座相当发育,有两小尖(即下次尖和下内尖),但一尖发育,一尖很弱;具有后齿带。这些特征与中华缟鬣狗基本相同,差异之处是仍然保留微弱的下内尖,而不象桑氏缟鬣狗(H.licenti)那样下次尖和下内尖均很发育,而且还有明显的下次小尖。但又不象最后斑鬣狗(Crocuta ultima)那样前后叶大而低,跟座小。所以,我们把它归人中华缟鬣狗。

  突吻沙獾Arctonvx rostratus Matthew et Grarlger,1923

  材料:右上裂齿(P4)一枚,M1一枚,左下裂齿(M1)一枚,犬齿一枚。

  描述与讨论:上裂齿(P4)比第一上臼齿(M1)外侧长度稍小,近三角形,原尖的中侧有一发育的附尖,裂齿前沿平直不呈凹窝状,M1大于P4,长大于宽,呈菱形,有圆形的后叶,舌侧有一低的纵脊。下裂齿(M1)长,跟座相当发达;下后尖位于下原尖之后,下原尖与下前尖位于一直线上,跟座呈长盆状,边沿由5个小齿尖构成,中间凹陷,观其特征,与突吻沙獾(Arctonyx rostratus)相比无异,实属同种。

  与此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几颗獾的牙齿化石,其中包括一枚左上裂齿和一枚右上第一臼齿。这两颗牙齿与上述的同类牙齿大不相同,P4不呈三角形,它的第二尖前沿有一明显的凹窝,其原尖外侧沿不仅有一附尖,同时还有另一相当发育的小附尖。整枚牙齿的长度基本上等于M1的外侧沿长度。而M1形状也不近似菱形,是似正方形,幷且在前尖的内侧前方有一明显的小尖;舌侧那条纵脊并不低,而且相当发育,上面隆起似像两尖。以上的特征,无论沙獾、狗獾、猪獾、山獾都不具备,而与贾氏獾(Meles cf chiai Teilhard,1940)很相似。贾氏獾属于真獾属(Meles),多见于华北地区。从地理环境观之,只能把这标本定为一不定种(Meles sp.)。

  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Owen,1870

  材料:右M1一枚(稍残)、左M3一枚,右M3、左M1、左P4各一枚,完整左肱骨一根。

  描述与讨论:各类牙齿测量结果如表三:

  
  上臼齿具两个外肋,但前肋强后肋弱,臼齿又有一个前刺而无反前刺,M1有后凹存在,前齿带发育,上臼齿各脊(原脊、次脊、外脊)均很发育;原、次脊基部膨大,中凹入口处未见疣状结构。下臼齿由半月形两叶构成。以上的特征正与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的特征相符。与中国犀化石发现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种个体较小、结构差异较大的犀牛化石。从牙齿的磨损程度来看,这些牙齿不可能是乳齿,也不属幼年个体。这类犀牛牙齿发现不少,下面把几颗完整无缺的牙齿测量数据列于表四:

  
  这些牙齿除了在个体大小与中国犀有明显差异外,在结构上也有不同之处,其上臼齿的外肋只有前肋一条。外脊侧沿显得很平缓。另外,前齿带不如中国犀和梅氏犀(Dicerorhinus Mercki)那样发达,接近于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a)但只具有一前刺。下臼齿结构也比较特殊,虽然为两叶组成,后叶呈新月形,而前叶则呈近方形,与披毛犀的下臼齿非常相似,这种结构在下前臼齿上表现不那么典型,在下臼齿上则是很明显的。这种结构是否表明该种犀牛在系统演化上与披毛犀有亲缘关系,有待于积累更多材料和作进一步研究,目前只能定为不定种。

  野猪Sus scrofa L.,1758

  材料:各种牙齿102枚。

  描述与讨论:在桂龙岩动物群中,按化石标本件数统计,猪类和鹿类的牙齿是最多的。在猪的牙齿中前臼齿和M1、M2的特征差别不很显着,只有M3和M3以及犬齿的结构特征才明显地反映出来。罗坑的野猪化石中明显分为两种。一种个体大,M3和M3结构很复杂,尤其是M3更为显着,它的跟座变化很大,往往发育成第四小叶,所以此牙齿显得特别粗壮和长。这种野猪的门齿也很发育。在桂龙岩发现了一颗上门齿,不计已损缺的根部就有118毫米长,宽20.7毫米。这种野猪的特征与华北地区常见的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很接近,但考虑到地理区系关系,暂且定为不定种。另一种个体较小,牙齿特征也不相同,现选择几颗同类牙齿比较如表五。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野猪的第三臼齿,无论是M3或是M3,其跟座变化很小,没有变成第四小叶,所以其长度往往短些;它的形状呈梯形,这点在齿冠面上清楚反映出来。尤其是M3更为明显,所以M3的宽度远比李氏野猪的大得多。这个特点与河猪(Potamodaeorus)相似。这种野猪不仅罗坑动物群中出现,在马坝人伴生动物群中也有,我们暂时称其为野猪(Sus scrofa),待材料丰富后再行确定其属。

  赤麂Muntiacus muntiak Zimmermann.1780

  材料:一只比较完整的右角,若干单个牙齿和一颗犬齿。

  描述与讨论:角小,横切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角冠长96.5毫米,角柄只有53.0毫米长,角指数为56-55之间。眉枝为一短的突起.紧靠着角环,与主枝成85°相交,角环的疣状突起不很发育,呈15°角向内倾斜,角柄呈扁状,前后径为16.5毫米,左右径为11.0毫米。靠近基部扁得尤甚。主枝不很直,中部稍有点弯曲,到末端向内向后明显的弯曲。角面有不规则的纵沟,尤以后侧显着,但无瘤状突起。上犬齿相当发育,呈獠牙状,但不象獐类(Hydropotes)和麝类(Moschus)那么发达,而且短异弯曲得厉害。这是明显区分于獐、麝两类。

  以上的特征与赤麂(Muntiacus muntiak)相似的地方较多,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首先,眉枝比较发育,与主枝相交的角度接近直角,另外眉枝后方有一纵沟,但棱脊不很发达。这些很可能属于个体和性别上的差异,因此,我们仍把它归赤麂。

  在此次发掘中我们又发现了另一只角:这只角不太完整,主枝末端与角柄缺失,主枝基部、眉枝和角环都存在。此角比赤麂角粗壮且大,眉枝与主枝交角小于赤麂,眉枝突起也大,在眉枝内侧有一条相当大的纵沟,以至使主枝的横切面不呈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而是带凹缺的圆形。这个特征有些象汾河麂(Muntiacus fenhoertsis)的角,但限于角不太完整,只有一件标本,暂且把它定为麂的不定种(Munfiacus sp.)。

  上面我们着重介绍和讨论了有关罗坑动物群中在华南比较不常见和变异较大的一些种类,对于特征稳定的华南地区常见的种类,在此不再重复。

  三、罗坑动物群的相对年代与生态环境

  罗坑动物群种类之多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其中鉴定到种的计有二十四个,不定种十五个。絶灭种十四个,占58.5%。不定种中许多具有较古老种属的特征,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这个动物群的古老色彩就更为浓厚些。总的看来,这个动物群似乎具有由两个动物群,即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和华北北京人动物群混合组成的特点。在罗坑动物群中出现北方常见种属就有十来种,如翁氏鼩、马铁菊头蝠、南蝠、拟布氏田鼠、小巢鼠、中华缟鬣狗、小家鼠等,还有豪猪、野猪、虎、姬鼠、獾、麂等的不定种。在一个南方动物群中出现如此多的北方种类是很不寻常的,这似乎显示华北动物群大批南迁的迹象,造成这种迁移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性气温下降。

  根据现有记録,这批南迁的种类大多数生存于中更新世的中、晚期,即相当于距今40-20万年,这个时期内曾出现过冰期,即第三冰期。由于气候发生变化,不少动物死亡了,动物群中一些种类在寒冷气候的驱使下进行长途的迁移,当它们到了南方并繁衍其后代的时候,已是冰期的中后期。即中更新世晚期了。

  罗坑动物群中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拥有早更新世的残留种,如安氏弥猴等等。在整个动物群中,絶灭种所占的58.5%比例高于马坝动物群的55.5%,接近于贵州观音洞动物群的57.14%和四川万县盐井沟动物群的57.4%。由此可见,罗坑动物群的相对年代与以上几个动物群的相对年代很接近,大致处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这个时期的气候正处于一个寒冷期,在全球性大幅度地降温的情况下,地处粤北山区的曲江当然不能继续维持它原来那种亚热带的生态环境,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温带气候环境的色彩:四季分明,冬天干燥偏冷,春秋温暖凉爽,夏季潮润甚至有时变得炎热。这样的环境既能使原来适应于亚热带生态环境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大多数种类继续生存下去,同时也给从华北南迁的一些种属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从而构成了—个很具特色的动物群。当时曲江地区的气候环境偏冷,也可以从桂龙岩的堆积物不呈红色而呈浅灰黄色得到佐证。

  从罗坑动物群的组成中没有发现适应乾燥环境的种类,而适应凉爽甚至偏冷的生态环境的种类不少,如金丝猴、大熊猫、豪猪、纳玛象、麂等等。同时,喜水的种类或适应于水边生活的种类也颇多,如水鹿、猪獾、田鼠、水牛、犀、貘等等。这种现象说明了当时罗坑一带河流的水量是很可观的,今天的罗坑水库昔日也是延绵十几里的湖泊、沼泽星罗棋布的地带。这里水草茂盛,水生动物丰富。在桂龙岩的地层中发现的河蟹和大淡水龟就可证明。加上四周都是高山环绕、林木繁茂、山间草甸广泛存在,所以栖息着不少食草类动物和以猎取食草类动物为生的大型肉食类动物。罗坑动物群之所以那么丰富多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罗坑地区不仅地处华南,而且又是一个不太大的山区盆地,其地形和马坝相似,但因海拔高度比马坝高300米,其生态环境似乎更复杂一些。将罗坑动物群作为南方山区中更新世晚期代表性动物群是合适的。这样,在曲江地区的中更新世晚期,已经出现了基本衔接的两个动物群,即罗坑动物群和马坝动物群。在相对年代上它们大体同期但稍有先后差别。在成份上,罗坑动物群对马坝动物群是一个补充,也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系统地划分南方各个不同时期的动物群创造了条件。

  四、小结

  (一)罗坑动物群是一个具有近四十个种属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该动物群不仅具有大量的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主要成员,而且也包含着不少由华北地区南迁的北方种属,表现出一种混合组成的特点,充分反映出气候的变迁给动物群的成份带来明显的影响。

  (二)从罗坑动物群的成份来看,中更新世中、晚期的种属占大多数,絶灭种只占58.5%,与四川盐井沟动物群和贵州观音洞动物群比较接近,比马坝动物群的比例稍高;早更新世时期的残留种较多,其相对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晚期,比马坝动物群可能稍早些,但它们在时间上衔接,在成份上对马坝动物群起了一个补充的作用。

  (三)罗坑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表明地处低纬度的粤北山区在冰期全球性的普遍降温的影响下,出现一个温暖潮湿的温带性生态环境。这一发现为今后系统研究华南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划分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因素。

  

  (原载《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

  

  参考文献:

  1. 卡尔克:关于中国南方剑齿象一熊猫动物群和巨猿的时代,《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2期。

  2. 计宏祥: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年4期。

  3. 李炎贤:我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和演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1年1期。

  4. 李炎贤、文本享:《观音洞——贵州黔西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1986年。

  5. 周明镇:哺乳类化石与更新世气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3年4期。

  6. 胡长康、齐陶:陕西蓝田公王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科学出版社,1978年。

  7. 韩德芬、许春华、易光远:广西柳州笔架山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5年4期。

  8. 黄万波:华南洞穴动物群的性质和时代,《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9年4期。

  9. 裴文中: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地理分布,《古脊椎动物学报》1957年1期。

  10. 裴文中:广西柳城巨猿洞及其他山洞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2年3期。

  11. 裴文中:关于第四纪哺乳动物体型增大缩小的问题的初步讨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5年1期。

  12. CHARLES A.REPENNING.1967.Subfamilies and genera of the soricidae.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