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曲江樟市群星东汉墓



  曲江县博物馆

  【中文摘要】曲江樟市镇群星管理区发现一座古墓。从墓坑中出土了铜镜二件、铁器一件、六件陶器,铜镜是博局镜,和南华天王山及韶关市东汉墓出土的博局镜完全一致。所出土的陶罐和陶釜亦带有明显的东汉时期风格,所以可以肯定为东汉墓。

  Abstract:An ancient tomb was discovered at Qunxing precinct in Zhangshi of Qujiang County.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pits are 2 pieces of bronze mirrors, 1 piece of ironware and 6 pieces of potteries. The bronze mirrors are Boju mirrors which are identical to those unearthed in Tianwang Mountain of Nanhua and from the tomb of Eastern Han Dynasty in Shaoguan City. The unearthed pottery tanks and pottery boilers are all apparently of the styl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herefore, this tomb is confirmed to b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1994年11月在广东曲江樟市镇群星管理区发现一座古墓,曲江县博物馆随即派人前往清理。该墓位于樟市镇群星管理区朱屋村西南约100米处山岗上,由于附近村民常在这里取土烧砖,地表已遭到严重破坏,原来面貌已不可考。经过一番清理,得知这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为107°,墓坑长2.3米,宽1.2米,墓底距当时的地面约1.2米。墓中的人骨及葬具已不存在,从墓坑中清理出铜镜、铁器和陶器共8件。现分别介绍如下:

  铜镜二件,均为博局镜,纹饰风格一致。大的铜镜直径15.1、厚0.4厘米,半圆钮,四柿蒂纹钮座,座外饰有方框纹;其外由八枚乳钉及博局纹将内区分为四方八极,分别配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其它鸟兽图案;外有一周铭文:“尚方作竟(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王(玉)泉食枣,浮白天下遨四海。”镜缘宽2厘米,由三周锯齿纹和二重弦纹组成(图一)。另一件铜镜直径12.2、厚0.3厘米,纹饰同前者基本一致,上有“尚方作竞(镜)真大巧,上有山(仙)人不知老,口云”共十六字铭文。

  铁器呈黑褐色,出土时已锈蚀严重,并裂成四小块。其中两块呈“卜”字形,长约2l、宽约8.3、厚4厘米;另外两块呈圆弧形,残长约23、宽2.8、厚0.7厘米。从形状上分析,似为一件三足的铁支架,但仅剩有两条支脚。

  墓中共出有六件陶器,其中五件为泥质陶罐,一件为夹砂陶釜。陶罐又可分为二式:

  I式陶罐  四件(图二,1~4),俱为灰褐色的泥质陶。敞口,束颈,鼓腹,平底或平底内凹。器大小不一:最大的高10.8、口径13、底径14厘米;最小的高仅4、口径4.6、底径4.2厘米。

  Ⅱ式陶罐 一件(图二,5),为直口斜唇,长颈,溜肩,鼓腹,平底,肩腹部饰二道弦纹,高10.1、口径9.9、底径9.6厘米。

  陶釜一件(图二,6),为深灰褐色夹砂陶。高12.8、口径18.7厘米,敞口高领,鼓腹,圜底,肩腹部拍印有清晰的方格纹。

  该墓中出土的两面博局镜,与曲江县马坝镇南华天王山东汉墓及韶关市东汉墓出土的博局镜完全一致,所出的陶罐和陶釜亦带有明显的本地东汉时期罐、釜的形制和装饰风格,因而可以断定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长方形土坑墓。这类墓葬在曲江地区目前仅发现有四座。在樟市镇尚属首次发现,尤其是在同二座墓中出土有两件铜镜的情况更属罕见。该墓的发现对研究曲江地区东汉墓的分布和形制具有一定价值。

  

  执笔:吴孝斌

   (原载《南方文物》2000年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