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曲江大岭埂塔基遗址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曲江县博物馆

  【中文摘要】本次发掘清理两座塔基。2号塔基为仿楼阁式砖砌塔基。保存有基座、基台、护坡和附属建筑。另有少量地宫和塔身遗迹。基座下发现一些“元丰通宝”铜钱。1号塔基为八角形仿楼阁式砖砌塔基,保存不好。仅可辨基座和塔心室。采集到一些宋明清时期日常用陶器和建筑构件。根据塔基形状、类型及出土遗物分析,2号塔基为系哲宗时期所建,1号塔基属明清时期。

  Abstract:Two tower bases are excavated.The N0.2 tower base is the imitation of building which is made from bricks.It consists of terrace base,Jizuo,Hupo and some sub-sidiary buildings.A few parts of underground house and tower body remain.Some“Yuan-you-tong-bao”copper coins are found under Jizuo.The N0.1 tower base is another imitation of octagonal building that is made from bricks,it is badly preserved,only Jizuo and the cen-ter of the tower can be distinguished.A few pottery daily utensils and building elements from Song to Ming&Qing dynasties are gathered.The N0.2 tower base is the Emperor Zezong period of Song dynasty and the N0.1 tower base belongs to Ming&Qing dynasties according to the tower base shapes and styles and the finds as well.

  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西南约3公里的石堡管理区塔下村大岭埂山顶东南(图一)。为配合京珠高速公路南段韶关营运管理处的基建工程,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江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抢救发掘。

  大岭埂地处曲江盆地边缘,相对高度低。遗址所在接近岗顶的地区起伏平缓,地表分布大量砖瓦碎片和灰砂等遗物。共布正方向5×5米探方9个,1×10米探沟3条,部分探方有扩方,总计发掘面积逾300平方米(图二)。

  一、堆积层位

  发掘区地层堆积简单统一。因水土流失和频繁扰动,一般表土层下即见遗迹,部分遗迹则完全裸露于地表。

  第1层:厚0~0.45米,土色灰黑,土质松软,含大量近现代陶瓷及砖瓦碎片和一些早期陶瓷片、建筑构件等。

  第1层下发现塔基2个,编号TJI、TJ2。TJl打破TJ2,故TJ2的相对年代早于TJl。

  二、遗迹

  1.TJ2

  TJ2是一座方形仿楼阁式砖塔的塔基,保存比较完整,由基台、基座、护坡石墙、附属建筑组成。尚有地宫遗迹和部分塔身可辨(图三)。

  基台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2.85、南北宽12.25、台明高0.3米。以慢道方向测得基台及塔的方向为198°,基本为坐北朝南。基台内填土以裁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未精细夯打。台面主要用方砖墁地,错缝平铺;基台散水用长方形砖平铺或铺“人”字砖。东、西、南三边保存有砖砌台明,西残长11米,东残长5.5米,长方形砖错缝平铺。基台南为斜坡慢道,宽6.2、残长4.5米,长方形砖墁地。方形砖常见规格30×30×4.5厘米、长方形砖为30×15×4厘米。

  基台中心是基座下部的坑形基础部分,平面呈正方形,直壁平底,边长5.2、深2.5米。基础内填土分两层,上层用纯净细密的红褐色黏土与石灰岩石块混合夯筑,厚0.6米左右,下层夯填土质坚硬,结构紧密,黏度极大的纯净红土,厚1.4米左右。坑内发现地宫塌毁后的残迹。地宫用长条形石灰石块砌成,顶部石缝用碎砖填补,距地表0.85、长宽各1.8、深1.6米。地宫内置长方形灰砖砌成的砖函,已塌毁,原况不详。未见其他遗物。

  基座位于基台中心的基础之上,平面为正方形,边长3.45米。现存西北角基座和向内塌陷的部分塔身。基座为须弥座,共15层砖,高0.67米。第1~5层砖(自下而上)构成基座下部的下罨涩砧、荷莲砧部分,第6~9层为中间的束腰部分,第10~15层为上部的上罨涩砧、方涩平砖部分。下部和束腰部分错缝平铺,上部以一层挑檐砖一层菱角牙砖相间挑出。基座底层砖下铺垫“开通重宝”银铂1枚和铜钱74枚,铜钱以年代最晚的“元佑通宝”为主,一般每块砖下均有1~7枚,银铂垫放于塔角(表一)。不少铜钱粘附编织纹痕,估计这些铜钱曾用编织物包裹。塔身残存6层砖(第16~21层),错缝平铺。砖常见规格为30×15×4.5厘米。

  基台上距基座3~3.5米发现呈方形分布的柱础坑10个。柱础坑平面呈圆形,直壁平底,直径0.7~0.8、深0.15~0.2米。坑以坚硬致密的褐色土为底,上垫2或3层长方形碎砖为础。中间两柱柱距(中到中)3.75米,最宽;除西南角两柱紧邻外,其余柱距虽2.75~3.25米不等,但对称位置的柱距保持一致。从柱础坑结构、大小和平面位置分析,它们应为围栏栏柱基础。

  护坡石墙位于基台以北1.5米处,呈东西向长条状,石灰岩石块叠砌,残高0.7、厚0.3、残长10米。从设置护坡墙的情况分析,此塔并未建于当时的山顶,而且山顶的原始地貌比较陡峭,水土流失明显。

  附属建筑发现两组。在护坡墙与基台之间发现4个大小相近、排列有序的砖砌矩形池状建筑物残迹。中间2个间距大,边壁用侧砖;其余2个用砖平铺;均未铺底,亦未见其他遗物。估计它们是种植植物的坑槽。在慢道东西两侧发现两个位置对称、大小相近、砌法相同的长方形建筑基址,利用基台台壁和慢道壁以长方形砖围砌。基址内填土分两层,下层为纯净褐色土,上层含细碎砖瓦,比较密实,没有发现铺地砖。我们认为此组遗迹现存部分乃类似于“埋头”的地坪以下的基础部分,其上部情况难辨。上述建筑物所用长方形砖规格同基台。

  2.TJl

  TJl是一座八角形仿楼阁式砖塔塔基,残毁殆尽。该塔直接建于略经平整的TJ2基础之上,现存遗迹尚可辨基座和塔心室的形状大小。

  基座平面略呈规则的八角形,外径6.6~6.8米,边长2.1~2.3米,方向201°。八角形塔心室位于基座中心,外径3.3、边长1.3~1.6米。基座部分残存厚约0.3米,以石灰、粗砂合成的灰浆混合碎石、碎砖构成的基础。塔座拐角及边沿的基础内似有规律放置较大石灰岩石块。塔心室墁地及其他情况不明。

  三、遗物

  由于文化层无存,除垫放于TJ2下的钱币外,其余遗物均为表土层采集,有瓷器和陶器两类。器物残碎,可复原者甚少。除明清时期的陶瓷残片外,主要为宋代遗物,现介绍如下:

  (一)陶瓷器

  1.瓷器

  日用器皿为主。胎多灰白或白色,一般烧结较好;釉有青、青白(影青)、青灰、青黄、青緑、白、黑等;除素面外,有的釉下刻花。主要器类为圈足碗,另有罐、执壶、杯、灯盏和炉。

  碗据圈足特征分为两类。

  高圈足碗,3件,皆残存底部。T303①b:2,白胎,青白釉,厚底,足径5.4厘米(图四,3)。

  圈足碗,11件,9件残存底部,2件残存口沿;4件有釉下刻花(其中2件内外壁皆有纹饰)。T302①b:3,灰白胎,豆青釉,外壁刻划条纹,内壁刻花,足径5.2厘米(图四,2)。T303①b:8,灰胎泛黄,黑釉;敞口,弧壁较薄,口径13.8厘米(图四,1)。

  罐4件,1件可复原。T303①b:10,灰白胎,青褐釉;卷沿、侈口、长颈、垂腹、外底微圜内凹;肩饰鼓钉,腹、底刻同心圆状漩涡纹;口径10.4、高8.2厘米(图四,8)。T303q)b:7,残存底部,灰胎,青釉剥落,内壁有轮制弦纹,底径6厘米(图四,4)。

  执壶1件,残存流。T301①b:6,灰胎,青釉(图四,5)。

  杯1件,残存底部。T201①a:1,白胎,白釉乳浊;直壁微弧,矮圈足,足径4.4厘米(图四,6)。

  灯盏2件。T302①b:1,灰胎,青白釉;敞口,浅弧壁,实足,口径7.2、底径2.7、高2.2厘米(图四,7)。

  炉1件,底残。T201①b:3,黄褐色胎,釉剥落;宽沿直口,直腹,腹部贴塑三层莲瓣,口径24厘米(图四,9)。

  2.陶器

  有日用器皿和建筑构件两类,胎色青灰。

  (1)日用器皿:

  罐3件,1件据腹部弧度可大致复原。T303①b:13,方唇、侈口、溜肩、鼓腹、平底内凹,肩附4耳,口径19、底径25厘米(图四,10)。

  (2)建筑构件有瓦当、板瓦和筒瓦等。

  莲花瓦当14件,皆残。T101①b:3,直径13厘米(图四,11)。

  板瓦2件。T201①b:5,内有布纹,长25.5厘米(图四,12)。

  筒瓦3件,残。T201①a:2,残长33.8厘米(图四,13)。

  (二)其他遗物

  银铂1枚。圆形方孔,蓖点锥刺“开通重宝”四字。

  钱币详见表一。

  四、结语

  大岭埂两塔均未载于《(光绪)曲江县志》。

  TJ2的平面为方形。方形塔在广东古塔的平面形制中,多见于宋代以前的早期阶段。两宋至明清时期四方形塔虽日见式微,但并未絶迹[1]。该塔塔座下铺垫的铜钱,为我们比较准确推断建造年代提供了依据。现存于塔座下的铜钱共计74枚,除14枚锈蚀难辨外,有“元佑通宝”51枚和“开元通宝”5枚、“元丰通宝”4枚。位置已被扰动的尚有“咸平元宝”、“熙宁重宝”等。铸造于北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年)的“元佑通宝”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年代最晚,故此塔应修建于宋哲宗时期。方志未有着録,大概与废毁较早有关。塔座下铺垫铜钱的做法在广东虽不多见,但仍有较多线索可以佐证建造年代的推断:其一,平面做方形的宋代仿楼阁式砖塔在广东仍有保存,如龙川下塔和仁化澌溪寺塔[2];其二,所用砖瓦等建筑构件的规格、纹饰特征常见于广东宋塔[3];其三,与包括殿堂类建筑基台在内的宋代基台构作具有共性;其四,围栏的设置,可见于宋代楼阁式木塔[4]。

  按常规推算,此塔高度在18米左右,属可以上登的空心塔[5]。


  “广东现存宋以前的塔基本上是佛塔”[6],TJ2的形制、结构特别是地宫的设置,说明其性质也应是佛塔,惜本次发掘未发现与之相关的其他建筑基址。大岭埂紧邻“招隐岩”,其岩于县志中虽仅见“城南四十里,唐新州卢居士常隐于此。提刑耿南仲书‘招隐’二字勒于石,编修程文德有题”[7]的记载,但据《(道光)曹溪通志》,“能禅师(指六祖慧能)常隐居于此,后僧即岩中祀师父母”[8],故招隐岩与禅宗六祖和禅宗名刹南华寺关系密切。综合考察招隐岩一带地望特征和现存遗迹,大岭埂TJ2为惟一一处与招隐岩和南华寺有关联的宋代佛塔塔基遗迹。南华寺在大岭埂东南6公里,“大宋平南海后,韶州盗周思琼叛换,尽焚其(指南华寺)寺塔,……太平兴国三年,今上敕重建塔,改为南华寺”[9],大岭埂宋塔的修建在南华寺此次奉敕修葺之后,宜属情理之中。

  采集的宋代陶瓷器在一定程度上亦可佐证TJ2的建造和使用年代。譬如厚底高圈足碗与景德镇湖田窑北宋早期鼓腹高足碗底足特征相同[10],鼓钉漩涡纹罐的造型与赣州七里镇窑宋代黑釉鼓钉纹罐相同[11]等。

  TJl的相对年代较TJ2晚。由于与之相关的遗存基本无存,其准确的建造年代已难于推断。在广东古塔的发展历史中,八角形塔常见于明清时期,且以风水塔为主[12],TJl当不例外。

  大岭埂遗址是广东经正式考古发掘的首处古塔塔基遗址。

  

              领队、执笔:邓宏文

                发掘人员:郭顺利、毛远广、吴孝斌、丁新功

                整理、绘图:吴孝斌、陈红冰、齐雪芳

  

   (原载《华南考古》第1辑)

  

  注释:

  [1]参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广东古塔》收録《广东古塔概述》。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

  [2]同[1]。

  [3]同[1],附録、表二。

  [4]参看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塔·木塔”所引榆林窟宋代第61窟“五台山图”中四层方形木塔,文物出版社,1989年。

  [5]“塔的高度与塔的直径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常为1∶[KG-*2]4至1∶[KG-*2]6;小塔的底层周边长之和近乎等于塔的高度,大塔则是副阶周边长之和相当于塔高。”“高塔多为空心”且“广东空心塔均能登高望远”。参看邓其生等《广东古塔的特色与地位》,转引自《广东古塔》。

  [6]同[5]。

  [7]《(光绪)曲江县志》卷四《舆地书二·山》。

  [8]《(道光)曹溪通志》卷之一“招隐岩”。

  [9]赞宁:《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本)卷第八《唐韶州今南华寺慧能传》,中华书局,1987年。 

  [10]刘新园:《景德镇湖田窑各期典型碗类的特征及其成因考》,《文物》1980年11期。

  [11]薛翘等:《略谈新安沉船中的七里镇窑瓷器》,文物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12]同[1]、[5]。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