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浮雕蓬瓣炉



  ——宋时粤北佛教兴盛的见证

  吴孝斌(吴孝斌,曲江县博物馆。)

  【中文摘要】本文介绍的是1990年夏天于曲江县白土镇北江公路大桥西岸一座宋代窑址中发现的一种制作精美、造型别致的浮雕莲瓣炉。研究认为,它们是一种当时家庭用以烧香供佛的小香炉。它的发现,印证了北宋时期粤北曲江地区佛教发展的兴盛史,极具史料价值。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kind of exquisitely-made and uniquely-designed incense burners with embossed lotus petals. They were discovered in the ruin of a Song kiln at the west bank of Beijiang Highway Bridge in Baitu Town of Qujiang County.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y were domestic incense burners used to burn the joss sticks for the Buddha. This discovery is historically valuable because it proves the prosperity of Buddhism in Qujiang area of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1990年夏,曲江县白土镇在修建一座横跨北江的公路大桥时,于桥西岸发现了一座宋代窑址。闻讯赶来的县博物馆考古人员经过数日艰苦细致的发掘清理,终于初步弄清了该窑的形制规模和内涵。该窑的发现。填补了过去曲江宋窑发现的空白;此外,该窑还出土了一种制作精美、造型别致的浮雕莲瓣炉,它的发现,印证了北宋时期粤北曲江地区佛教发展的兴盛史,极具史料价值。

  白土宋窑是一座平面呈“马蹄”形的倒焰式馒头窑。窑门向东,窑长3.1、宽2.7、残高1.5米左右。窑的结构分为窑床、火膛、窑门和烟道等部分。发现时窑顶已塌,窑内堆积物厚达2米。窑中出土有壶、罐、器盖、碗、碟、灯座、钵、盆等烧制品和垫柱、垫圈、垫饼、碾轮等窑具。碗、碟大部分胎体厚重,圆唇敞口,平底或玉环形底足;罐的器形不大,胎薄而轻,圆唇或卷唇,鼓腹,平底或内凹,肩上有2或4个条形半环耳。这些器物多施有一层酱黄色薄釉,制作较为粗糙,明显地带有本地区宋代器物风格。[1]窑内还出土了几件使用过的建窑黑釉盏残件,当是当时窑工遗弃的茶具。它亦为判别该窑的年代提供了证据。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与大多数器物制作上的粗率成对照。窑内同时还出土了一批数量众多、制作精美、形式各异的浮雕莲瓣杯式炉,它们至少分属于四、五十个不同的个体。这些造型美观的莲瓣炉形体较小,高度和宽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看上去和杯差不多。但只要仔细观察便可看出它们是炉而不可能是杯:首先它们器内和圈足内均不上釉,且较为粗糙露胎,内底也多不平整,有的内底还有一个凹洞,显然并不适用于盛装液体;此外,器物外表堆饰有精美的浮雕仰莲瓣纹,少则l层,多则4层,每层有3~5瓣莲纹不等,立体感和装饰味很浓,显得极其华丽典雅,且器底又多为重心稳定的圈足底座;其所装饰的莲瓣纹亦暗示了它们的用途或与佛教有关,这些都证明瞭它们是一种当时家庭用以烧香供佛的小香炉。

  这些浮雕莲瓣炉的发现,在粤北地区尚属首次。它们虽然形式复杂多样,但根据其底足的不同变化,可将它们分为以下六种式:

  I式炉 青灰或青紫色胎,烧造火候极高。炉身较为深窄,腹壁上饰有一层四瓣的浮雕仰莲瓣;底为厚重的实心底,底座上有数层棱状凸起,内底有一凹洞,重心极稳。表面施酱褐色釉,多已剥落,内及足底不释。(图一)该式炉的体型较为粗重,底足和胎色明显异于其他炉,带有较多的原始性,尤其是它的内底有一凹洞更不见于其他炉式,因而它当为早期炉式。

  Ⅱ式炉 浅青灰或淡黄色胎,由于胎质较软而易碎,故不见较完整器物。炉身较为矮阔,腹壁上饰有一层四瓣浮雕莲纹,饼形底足。釉色剥落。整个器形显得重心不够稳定,当为早期的炉式之一。(图二)

  Ⅲ式炉 灰色或灰褐色胎,胎质较硬。表面施酱黄色釉,多已剥落。炉体较为深阔,侈口圆唇,外口沿下有一道凹弦纹;腹壁饰有1~2层的浮雕仰莲瓣纹。每层有4~5瓣不等,瓣尖显着向外凸出,立体感很强;底呈小圈足外撇。(图三)

  Ⅳ式炉 灰色胎,烧结温度较高,胎质坚硬,叩之声音清脆。仅见残底,内底向上隆起,底足为喇叭状矮圈足。器外施酱黑色釉。胎釉结合较为紧密。(图四)

  V式炉 灰色或黄灰色胎,胎体较厚。器表施酱黑色釉。口部带双唇,腹壁分直壁和斜壁两种,壁外饰有2~4层不等的浮雕仰莲瓣纹,每层4~5瓣莲纹;底为座式圈足底并向外撇,座上多饰有数道凸起的条棱或弦纹,亦有镂孔的。这是最为精美的一种炉式。(图五)

  Ⅵ式炉 黄灰色胎。侈口平沿,带有双唇;外壁饰有2层宽扁的浮雕仰莲瓣,每层俱为对称的3瓣;底作喇叭形高圈足,圈足上饰有数道凹弦纹,形似竹节。施酱黄色釉,胎釉结合不紧密,釉多已剥落。(图六)

  曲江白土宋窑出土的这些浮雕莲瓣炉,在造型和纹饰上与宋时南方的潮安窑、同安窑有不少相似之处[2],亦与广东惠州窑头山宋窑出土的I式青釉炉、I式黄釉炉和Ⅱ式炉有共同的地方。[3]反映了当时曲江白土宋窑与这些窑之间可能存在技术上的交流或风格上的影响。从出土的莲瓣炉数量之多和式样之丰富,我们有理由认为白土宋窑生产莲瓣炉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间,产品也有一定的普及性。这与史籍所载的宋时曲江地区佛教兴盛的史实是相一致的。

  在自土宋窑以东约15公里处,便是素有“岭南禅林之冠”的佛教圣地南华禅寺。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唐高宗时禅宗第六祖惠能曾在此开坛演法、大倡禅宗顿悟之法达36年之久。所以该寺又有了“祖庭”之称。唐朝以来历代朝庭都对它极为重视,先后赐名该寺为“中兴寺”、“法泉寺”等。北宋初太祖皇帝特赐名为“南华禅寺”并沿用至今,“其后真宗、仁宗、神宗三朝优礼。曹溪复又兴盛。”[4]另据曲江人宋代尚书余靖《武溪集》卷九十九载:北宋时,“韶州生齿登黄籍者三万一千户,削发隶祠曹者三千七百名,建刹为精舍者四百余区。”据此可知当时曲江(韶州府治)佛教的兴盛程度。著名于世的南华寺北宋木雕五百罗汉像也正是在这期间(庆历五至八年)在广州雕造好后运至南华寺的。由此可见,北宋时期正是粤北曲江地区佛教大盛的历史时期。白土宋窑出土的这些精美小巧的各式浮雕莲瓣炉,便是出于当时崇佛的需要,为了迎合社会各阶层众多佛徒信士在家中烧香供佛的需要而生产的。因而,它们既是精美独特的宋代文物和艺术品。同时也成为北宋时期粤北曲江地区佛教兴盛的历史见证。

  

  (原载《广东文物》2000年特刊)

  

  注释:

  [1]《曲江县文物志》第六节:古窑遗址。

  [2]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第271~272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3]惠阳地区文化局等:《广东惠州北宋窑址清理简报》,《文物》1977年8期。

  [4]《曹溪通志》卷三,王臣外护第七。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