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形式各异的紫砂壶



  吴孝斌(吴孝斌,曲江县博物馆。)

  【中文摘要】紫砂壶又名“宜兴壶”,它是用江西宜兴特有的紫砂泥制作烧造而成的一种茶具。紫砂壶创始年可追溯到北宋中期,距今有900年历史。曲江县博物馆收藏有数十件清代紫砂壶。它们款式多样,其中不乏造型优雅、制作精美的作品,现将其中的5款介绍出来,以便大家共同欣赏。

  Abstract:Zisha teapots, also known as “Yixing teapots”, are made of purple clay specially produced in Yixing of Jiangsi Province. The first Zisha teapot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ddle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900 years before present. Museum of Qujiang County has collected tens of Zisha teapots of Qing Dynasty. The collection is of various types with no lack of elegantly-shaped and exquisitely-made ones. 5 of them are introduced here for the appreciations. 

  

  紫砂壶又名“宜兴壶”,它是用江苏宜兴特有的紫砂泥制作烧造而成的一种茶具。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可知,紫砂壶的创始年代可以上溯到北宋中期,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北宋诗人梅尧臣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说明瞭它的一出现便已受到当时人们尤其是文人学士的喜爱,(宋元时期紫砂壶还主要作为煎茶煮水的用具)因为紫砂器的耐热性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能在火上炖烧,且有传热缓慢、提携不烫手的优点。到了明代,由于饮茶方式已从原来的末茶法(点茶法)演变为现在的散茶法,饮茶时用紫砂壶泡茶便成为一时风尚,紫砂壶以其天然稳重的色泽和粗细相宜的质感而深受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的青睐,被誉为“檏雅坚栗,妙不可思”,其欣赏价值远远高于使用价值,“上者至与金玉等价”,因而涌现出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鸣远等制壶高手和名家。到清代,紫砂壶款式更加丰富,制作愈精美细致,且已将壶艺与诗词、书画、篆刻等艺术密切地结合为一体,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和欣赏境界。具有代表性的制壶名家有陈鸿寿、杨彭年、瞿应绍、邵大亨、程寿珍等。同时,有关紫砂壶的文字记载亦不在少数,较有影响的有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许次抒《茶疏》、张岱《陶庵梦忆》、清人吴骞《阳羡名陶録》、张燕昌《阳羡陶说》、李渔《闲情偶寄》等。曲江县博物馆收藏有数十件清代紫砂壶,它们款式多样,其中不乏造型优雅、制作精美的作品,现将其中的5款紫砂壶简单地介绍如下:其一为高竹顶壶,(图①)。壶高9、横15.8厘米,呈深紫色;壶盖饰以带叶竹枝钮,竹叶作浅浮雕,壶嘴和壶把做成竹节形,刻划精微生动,壶身呈四瓣瓜形,底凹陷;壶身一面刻有“黛阁横陈间写韵”和“怡庭刻”草书体,另一面刻有几竿风中劲竹、潇洒风致。

  其二为提梁扁壶(图②)。壶为紫黑色,通高15、直径13.2厘米;壶身扁平,盖与壶肩齐平且十分吻合,提梁略带弧意,寓方于圆,所构成的虚空与壶体十分和谐;壶体轻巧灵秀,富于韵味,在壶肩上镌有行书款“此中得少佳趣”,“元供高人清赏”(图③),壶身一面刻画有“竹石图”(图④),另一面刻有“梅花图”(图⑤),竹石错落潇洒有致,梅花古檏苍劲;壶底有3个豆状小足,盖内有“荆溪陈观庆制”的阳文印记(宜兴古时亦称为荆溪或阳羡)。

  其三为半圆形扁身平底壶(图⑥)。壶高10、厚6.5、宽17.7厘米,呈深紫色;壶身作半圆扁形,盖上有桥形钮,盖内有“生大”戳印,壶嘴和把手截面为长方形,壶底平直;该壶造型方正平直,壶嘴与壶把线条、造型优雅,显得古檏典雅。

  其四为南瓜壶(图⑦)。灰褐色,高9.6、宽16.2厘米;壶身作八瓣南瓜形,以瓜蒂为壶盖,一片瓜叶卷成壶嘴,叶脉刻画清晰,从壶把延伸出两条贴塑而成的南瓜花叶茎蔓,细腻逼真,壶底凹陷;整个壶的造型和谐自然,构思巧妙,富有田园情趣。

  其五为石榴多子壶(图⑧)。壶呈赭红色,高12.6厘米,壶身为一大石榴,壶盖作一大一小两朵冬菇,盖内有“安吉”印记,壶嘴作3节莲藕,壶把为一只菱角,壶底分别用核桃、莲蓬和百合作为三足,莲蓬内的莲子尚可活动,三足间点缀以红枣、白果、荔枝,在壶肩处用葵瓜子、碗豆、花生、红豆、黑瓜子、莲子、板栗、荸荠围饰成一圈。该壶共塑有大小果品共18种之多,且各用共本来泥色塑造,加上制作精微而栩栩如生,因而让人难辨真伪,叹为观止。

  

  (原载《广东文物》2000年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