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人才外流 担忧但不必畏惧



  中国大量人才在海外,这是事实,对中国来说,是既担心又不可能也无须一下子解决的问题。其实,这样的现象几乎是一种必然,可以担忧,但不必畏惧,更不必把这一现象当作危及中国国家安全及发展的严峻问题。千万千万不要看偏了! 

  今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称中国目前是全球人才外流最严重的国家。报告显示,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移民海外。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6年年底,中国的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06万,而归国人员却只有27.5万。过去30年里,中国以每年近10%的经济增幅飞速发展,但人才流失问题并未因此而得到缓解。2005年,11.8万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到201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加到20万。 

  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对于这样的事实,可以得出多种多样的结论,一位参与撰写报告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过度的人才外流,不可避免地将对一国的人力资源安全造成威胁,最终危及国民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他说:「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中国留学生,特别是那些非常优秀的,已成为香饽饽。虽然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对外来劳动力的流入进行了严格控制,它们也在不遗余力地吸引各国人才。」 

  当然,过度的人才外流,对任何国家都不是好事,都是严重危机,对中国而言也不例外。所以,衡量中国的人才是否过度外流,至为重要。我们认为,有几大因素需要参考: 

  一,中国人才越来越多到国外学习深造,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国富民强,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都会促使更加多的人出国留学,而且追求高学历的人会越来越多,留在海外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今天的中国人与20年前的中国人在国外的学习,无论深度、或者广度,都完全不一样了,不可同日而语。 

  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与世界紧密接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与世界各个先进国家的差别越来越小。与之同步,中国人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世界公认,学成之后留在居住国的机遇大增。而且,很多人在居住国的工作,主要与中国事务有关,与中国关系密切。所以,不可能出去多少人,就回来多少人。 

  三,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移民海外,但是相当一部分获得所在国居住身份之后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遇,投资、任职,身份在海外,人在中国。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四,同时要看到,在中国大量人才流向海外的时候,非华人的外国人才也向中国流入,越来越多。中国人才与世界人才的双向流动大趋势已经形成。人才国际化,这是全球化的必然。 

  当然,上面几个客观因素的陈列,并不是要为中国掩饰什么,只能说明情况的复杂性,不是可以随便下结论的。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中国自身存在的不利吸引海外人才回流的问题与缺陷,是需要严肃正视的,是需要加以改正的。 

  社科院的报告说:「中国留学生之所以留在了国外,主要是因为国内在收入、就业机会、工作条件、研究设施和生活水平等远远落后国外。」事实正是如此,中国毕竟不是发达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吸引人才的障碍很多,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举例说吧,仅仅国内要实行计划生育这一条,就使得很多人留在国外生儿育女等一等再说。但是,中国不可能为海外回归人才去除计划生育这一条吧?也就是说,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 

  但是,不是说中国政府就可以袖手旁观了,可以无为而治了。相反,要作出千倍百倍的努力,克服千难万难,尽一切可能去创造条件,去吸引人才回流。 

  为鼓励和吸引留学生与专家们回国效力,中国政府3月通过了《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緑色通道的意见》。该文件规定,科研、工程技术、金融、管理等紧缺领域的专业人才将不再受到户籍制度的约束;海归还将获得低息贷款及高薪收入;其子女也享有被国内重点大学优先録取的特权。国家人事部甚至呼吁建立一个「人才安全报警机制」,以监测移民出国情况。 

  这是重要的软环境的改造,这一改造,已经为海外人才回归扫除了不少的障碍,但是远远不够。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深入下去,越来越多的人才将从海外回归,从异国来到中国。

  

  2007年6月2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