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荫权赢了,赢在何处?



  香港特区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昨日揭晓,曾荫权没有悬念地高票当选连任为新一届特首。今届特首选举,好就好在方式上,候选人之间进行公开辩论,向全社会公开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及管理思维,因而得到了香港市民的认同。所以可以肯定,曾荫权获胜,是民意的集中体现,是完全符合民心的。 

  如今重新回顾曾荫权在竞选过程中的言论,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曾荫权是如何赢得香港市民支持的,是如何赢得民意的。也就是说,香港民意是如何与曾荫权的主张合拍的。 

  一,曾荫权在维护中央的威信以及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政策上坚定不移,深得民心。竞选对手梁家杰在诋毁中央诚信,鼓吹对抗宪制,对抗基本法,对抗中央的内容上做了不少动作。曾荫权对于梁家杰回应明确有力,他指出,如要求取消中央任命,是违反基本法及中英联合声明,破坏中央及特区之间的互信,同时亦破坏国际条约。事实上,曾荫权在出任第二届特首以来,与中央政府关系密切,互动良好,深得中央信任,这是香港市民之福,香港市民是欢迎这样的中央与香港的良好关系的。事实上,中央一直表态支持曾荫权,对他在参与第三届特首选举的民意调查中得分节节领先,中央感到高兴和满意,正如同贾庆林主席所说,中央对曾荫权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幷且将会继续给予全力支持。 

  二,曾荫权主张建设香港和谐社会,反对搞阶级斗争,深得民意。对手梁家杰在政制发展、公平竞争、扶助弱势社群等不同的议题上,用各种方式将香港描绘成一个「被有钱人挟持的社会」、一个问题丛生的社会。而曾荫权则坦言﹕无论有钱无钱、有权无权、有票无票、有势无势,都是他的老板,不能令香港陷入阶级斗争,不能把香港分为有钱人与无钱人,千万不能妄言分化,和谐的社会才是港人的共同发展目标。曾荫权在倾听民意,关心弱势群体、和谐香港等等方面,近些年来推出了不少措施。香港目前仍然是和谐团结为主流的社会。广大市民珍惜这样的社会局面。 

  三,曾荫权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措施具体可行,市民认可。在竞选过程中,曾荫权不夸张、不造作,实事求是地重申了他假如成功当选连任,在经济上将会继续带领特区朝建成亚洲时区内的伦敦和纽约的明确目标进发,同时尽最大努力改善民生,包括增拨资源协助弱势社群发展社会企业,设立儿童发展基金协助解决跨代贫穷,并加强社区支援以减少家庭暴力,以及加快推动大型基建工程项目上马,提供更多就业职位。曾荫权许下了不少发展经济的诺言,市民相信他有能力兑现,为什么呢?正如大公报社评指出,事实证明,特首曾荫权上任两年多以来,坚决依照基本法有效施政,推动经济强劲复苏,推动政制发展的谘询和讨论,刚发表的财政预算案坚持审慎理财的同时实现还富于民。 

  四,曾荫权在第二任特首期间,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有目共睹,评价甚高。曾荫权表示,将不辜负市民的期望。他更在网志中引用朱镕基金句,以示将「全力以赴、死而后已」地落实自己在政纲中提出的回报香江的「终身承诺」。曾荫权的表态,赢得广大市民的喝彩。曾荫权接受传媒专访时强调:对我而言,市民比任何地产商更重要。照顾弱势社群,政府责无旁贷。但香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会自然拉大,基层市民则较慢及较少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政府应为基层市民提供信心和关怀,协助他们逐步提升社会阶层。 

  为瞭解市民对两位行政长官候选人曾荫权和梁家杰的支持度,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于上月26日开始开展滚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曾荫权的民望较上月26日的同类调查明显上升,整体支持度由72%上升至82%。在选举期间并没有进行民调的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学术统筹宋立功认为,现时由港大、中大及岭大等主流民调机构所进行的民调,均可以作为整个选举的民意指标,均表达市民对此次选举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这些民调均显示,曾荫权获得了大部分市民的支持,故相信即使在「普选」的情况下,曾荫权仍会顺利当选。 

  由此可知,通过多次辩论,曾荫权赢得了最大的民心民意。这对未来5年香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好处,曾荫权在充分把握民意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努力地带领香港前行,而香港民意的督促和影响,对特区政府在制定各方面政策上具有直接效用。以民为本的理念可以在香港扎根,民意与政府可望进入良性互动的阶段。 

  曾荫权当选的结果,当给香港及中央极大启示。第一点:坚定执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是香港市民衷心拥护的。第二点,繁荣与稳定、社会和谐仍然是香港市民的最大追求。第三点:一人一票普选不是当前香港市民的急迫追求。第四点:推动香港经济发展是香港市民全力支持的。中央政府也好,曾荫权也好,需要尊重这样强烈的民意。

  2007年3月2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