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薄瑞光见马谢 忘记当年曾指道扁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今次到台湾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与马英九、谢长廷接触,也就是听取二位的「思想汇报」,以作进一步的摸底,谁优谁劣,美国务必弄清楚,今次的接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昨天,中国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表示,上午他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见面时,对方希望台湾不要片面改变台海现状,也不要有让外界产生这种印象的动作。他则表示,未来若当选「总统」,将做和平的缔造者,而非麻烦的制造者。 

  另外,薄瑞光说,他见了谢长廷,恭喜谢长廷成为代表民进党的候选人,他们在选举议题方面有良好对话,无所不谈。 

  薄瑞光前天表示,拜会马英九和谢长廷,是要瞭解他们将来当选后的目标是什么?马英九「两岸互不否认」是什么意思?还想知道他们的选战策略。薄瑞光的动作和寥寥数语,透露出来了多种复杂的信息。试分析如下: 

  第一,马谢二人近来密集推出选举政策,思维比较独特,包括很多创新,其中不少是美国人闻所未闻的内容。仅仅靠字面的理解,可能会出偏差,这是美国决不容许犯的错误。所以,务必及时地当面地听取当事人的汇报,加大接触力度,务求准确理解其心态及思路。 

  第二,马与谢二人都是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的人,很难为其他势力左右,其身边的智囊团体与美国当局联系也不多,关系不是太密切,美国与之缺乏可靠可信的沟通管道,发展下去,美国很容易发生错判的可能。所以,美国需要直接与马谢两人建立沟通机制,薄瑞光来打前站。 

  第三,马谢二人在选举中必会打两岸关系牌,目前正在一张一张地开出来,最后的底牌是什么?对两岸关系稳定有利,抑或不利?美国现在心中无数。薄瑞光特别举例指出要瞭解马英九「两岸互不否认」是什么意思?这说明美国心中是很紧张的,对马与谢都是不放心的。 

  薄瑞光去年2月获任命为美国在台协会主席以来,这次二度访台。前天他与媒体对谈时指出,表示至距离2008年台湾新任「总统」选出前,还有11个月,希望台湾政府和「总统」候选人谨言慎行,所有有关的人谨言慎行,各方避免「作出任何声明、采取任何行动」,处理任何事件都能「谨慎、深思熟虑」,以免破坏两岸间政治气氛。

  谨言慎行,这是当前美国对马谢的忠告,或者是警告,总之是不客气的提醒。相信见面的时候,薄瑞光的话对马谢二人会讲得更加刺耳,更加难听。美国的目的主要有三:一,表达美国势力和威力的存在,马谢切勿忽视。二,台湾选举不可以严重冲击美台关系,更加不可以严重损害美国的利益。三,两岸关系是敏感点,不要随意挑衅。 

  薄瑞光说,无论哪一位候选人当选,他相信台湾都会拥有优秀的领道人,美国也将持续与新任「总统」密切合作。这是胡萝卜式的语言。言外之意,如果忽视或者无视美国,美国不可能与之密切合作。这样一来是否能当选成了问题。薄瑞光有把握,马谢二人不敢不听,不敢不从。 

  薄瑞光指出,过去7年「四不」承诺成为稳定台海的基础,但他也强调,外国代表向台湾「总统」候选人下指道棋并不适当,而且在2000年美方并未向扁提到要怎么做,对马谢同样不会。

  既然下指道棋不合适,薄瑞光为何还在对马谢二人不断地作指道式发言?更何况,2000年陈水扁正是藉助薄瑞光的帮助,彻底打垮蓝营,最后稳定权位的。薄瑞光为何完全失忆了呢? 

  有一则报导这样说,2000年时,薄瑞光担任AIT办事处处长,适逢台湾首次政党轮替,薄瑞光当时必须处理的是,让台湾的政党轮替在台海和平情势下完成。因此在扁就任前,薄瑞光和扁有多次聚会,针对美国及大陆最重视的就职宣言进行讨论。薄瑞光就大陆及美国是否能接受,而找到美、中、台三地的公约数,「四不」就是从这些对话中产生。 

  薄瑞光比较健忘,2000年这些教陈水扁怎么做的事可能都忘掉了。 

  所以,薄瑞光今次见马谢二人,会否从中挑一位学生,在选前或者选后加以指道呢?不好说。马英九的脖子可以伸得很长,但是谢长廷的名字中就带有长字。马英九可能等不了,谢长廷可能推不了。也可能薄瑞光更加喜欢跑得快的马英九,不喜欢客客气气的谢长廷。其实,薄瑞光不可能喜欢哪一个谁,关键在于谁代表的是美国利益,他要寻找的是美国的代理人。一旦获得,没有什么是不记得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指道的。 

  

  2007年6月1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