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世界大民调 中国经济赶美非威胁



  一份美国相关机构进行的世界民意大调查的结论,结结实实地堵住了中国威胁论鼓吹者的口。因为通过在18个国家进行的民调得到一项结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赶上美国,但没有一个国家的絶大多数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将是负面的。这一项结论,十分值得重视。 

  由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和世界舆论网站5月28日公布的世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正直追美国,现已进入世界经济领先行列,并将在未来赶上美国。这份在18个国家进行的民调认为,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经济将会像美国经济一样强大。世界舆论网站编辑库尔(Steven Kull)表示,民调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尽管从结构意义上讲中国正在赶上美国,但世界公众的反应却是低调的。」法新社报导说,这份最新公布的世界民调显示,在进行民调的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的絶大多数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在主要方面将会是负面的。 

  从上述结论可知,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看法正在起着重大的变化。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确在影响全世界,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甚至认为将来可以赶上美国。在这一个方面,竟然比中国人自己还有信心,至今,中国的民意中,对赶超美国经济的认识,是不肯定的。或许,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经济实力有高估的地方,有失误偏差,但是,对中国经济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 

  二,中国经济威胁论在世界各国民众的感受中,是不强烈的,是淡然的。世界公众的反应却是低调的,这一结论充分说明世界公众对中国经济发展具威胁性是不认可的。当前,美国、西方,特别是美国,一直试图把国内各种经济危机、麻烦的主要责任推给中国经济。一些指责,十分过分。与政客相比,民意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此次世界民调的18个国家是:澳大利亚、阿根廷、亚美尼亚、中国、法国、意大利、伊朗、以色列、墨西哥、秘鲁、菲律宾、波兰、俄罗斯、韩国、泰国、乌克兰和美国,还有巴勒斯坦。这18个国家具有代表性:一,包含面广,包括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二,层次丰富: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三,关系密切。除中国外,其他17个国家中,大多数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都非常密切。四,民众瞭解。所在国家的民众对中国都比较瞭解。如此一来,其民调的结论就可以更加贴近事实,更具有参考价值。 

  库尔指出,「尽管人们没有对中国的崛起感到威胁,但他们也未表示出一种假设,那就是中国将成为新的友善的世界领道者。」库尔强调说,在这些国家的民众中,他们似乎有着一个清楚的观点,就是中国主要代理其自身利益。此外,这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民调还显示,世界普遍对美国不信任,同时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起责任」。有10个国家的大多数表示,他们不相信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行为是负责任的。 

  库尔及民调所指出的,的确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实力其实并未达到可以成为世界火车头的地步,小马还拉不动大车。成为世界领道者,挑衅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更是中国当前不能够想、不可以做的。中国当然要负责任,这是中国自身的要求,但是,中国毕竟是地区性大国,要承担世界范围的所有责任,恐怕也是力不从心的。然而,民调结论提醒中国,即使目前能力有限,但在今后如何进一步凸现中国负责任角色,是需要更多思考的。 

  民调还显示,对中国经济崛起最感担忧的国家就是美国,其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持这种观点。不过,多达54%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崛起既不是正面的也不是负面的,而认为主要是正面的受访者只占十分之一。虽然中国的经济正在直追美国,但在美国受访者中并没有引起多少担忧。 

  在其他17个国家中,与中国经济贸易摩擦日趋剧烈的是美国,美国民众有误解、有担忧是当然的。而且,不是正面也不是负面,恰恰是美中关系的折射,美中关系是非敌非友的关系,这是多么吻合,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无独有偶,总部设在美国的皮尤大众与传媒研究中心5月28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美国的国际形象仍然受到伊拉克战争的困扰,西欧国家居民对美国的印象仍然没有改善。不过在欧洲和亚洲,虽然各国对中国飞快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感到一定的担忧,但是对中国普遍印象颇佳。该中心在4月20日至5月31日对16个国家近1.7万人进行了调查。 

  对中国的印象颇佳,这一结论应该提醒中国,过去所做的努力,正在逐步起到正面的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始终把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及构建和谐世界当作最大的追求目标。 

  无论做什么民调,只要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中国的形象当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反映。 

  

  2007年5月3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