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吴钊燮驻美看美台关系的忧患



  台湾「陆委会」主任委员吴钊燮将出任台湾驻美代表,这项人事案已经获得美方同意,吴钊燮也将成为扁政府执政以来第一位民进党籍的驻美代表。此消息一经曝光,立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各种解读蜂拥而起。的确,陈水扁这一人士布局絶非寻常,自有深意。 

  在各种解读中,蓝营的看法很突出。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徐少萍表示,陈水扁常常语出惊人,吴钊燮比较瞭解陈水扁,未来可望在第一时间向美国修饰陈水扁的谈话,但可能因此掩盖台湾真实的状况,对台湾未必是福,国民党会密切观察。 

  徐少萍的担心不无道理,吴钊燮与陈水扁的密切互动,将道致吴钊燮在美国任内可能出现两个方面的偏向:一,有利美国认清陈水扁言行的真实意图,减少误判。二,有利陈水扁向美国撒谎,掩盖真相。哪一个偏向更大?不可琢磨。 

  但是,另一种解读完全不同,认为吴钊燮没有配合陈水扁过激的大陆政策,被一脚踢到楼上去,闲置起来了。这样的看法不能不重视。 

  现在,先从陈水扁与吴钊燮良性互动的角度分析问题: 

  陈水扁将吴钊燮派往美国,各种意图都存在,但是最主要的是要维护台湾当局与美国政府沟通管道的畅通。如果民进党还想在2008年后执政,陈水扁等人首先要处理好的是美台关系。近年来在陈水扁言行挑衅下,美台关系产生了最大裂痕,已经严重损害了美台关系,美国对陈水扁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厌恶之感,这一切,是陈水扁及民进党不敢不做善后处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观察吴钊燮驻美的作用,就很清楚了!

  吴钊燮驻美,对美台关系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有三: 

  一,美台关系目前的核心问题仍然离不开两岸关系,美国对陈水扁的大陆政策没有信心、不敢信任。所以长期处理两岸事务及制定与执行对大陆政策的吴钊燮就成了最佳的沟通人选,可成为美台关系中美台都信任的资讯传递者、解读者。 

  二,美国需要直接与陈水扁的核心幕僚打交道,因为有两手的需要:其一是借此深入瞭解陈水扁及民进党的真实意图。其二是通过这一有效管道及时向陈水扁及民进党传达旨意,保证意见不受阻滞。吴钊燮日前表示,他曾担任处理涉外事务的「总统府副秘书长」,对陈水扁的思考有足够瞭解,「我可以很容易地直接(向美方)诠释」陈水扁的想法。 

  三,两岸关系已经进入最敏感最严峻时期,美国需要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台湾媒体引述「府院高层」透露,美方之所以接受吴钊燮驻美的主要理由是,美方想精确瞭解扁的态度和立场,作为美中台三方关系的研判,毕竟紧接着台湾有「立委」、「总统」两场重要选举,尤其「总统」大选,既然陈唐山、黄志芳担任「外长」,都没有特别的大惊奇,同意吴钊燮驻美也是可以一试。拥有「外交」、两岸行政资历的吴钊燮,面对台湾两场选举及民进党政府在「外交」、两岸的红线,相信在拿捏上会比程建人、李大维更精准。 

  吴钊燮在「陆委会」主委任期的作为,其实是讨好陈水扁及民进党和美国双方的。其一,在政治立场上,独与緑是吴钊燮从未动摇过的。二,在对大陆政策上,软与硬两手同时使用。三,做一些推动两岸交流的实事。他在任的时候促成两岸四项专案包机、启动大陆游客赴台观光谈判等事务性议题。也是得到台湾民意认可的。美国对吴钊燮有好感,没有恶感。前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白乐崎19日表示,民进党政府改派吴钊燮担任驻美代表,是「非常聪明的一步棋」,因为「我们(美方)认识他(吴钊燮),他也认识我们」。由此可知,美国对吴钊燮是有期待的。 

  但是,如果从陈水扁与吴钊燮非良性互动的角度看问题,上述的分析都不成立。

  台湾亲民进党的自由时报昨天发表战略学者王昆义的文章说,在没有任何预期之下,「陆委会」主委吴钊燮突然被换将,在野党对这项人事「变局」,马上忧心未来两岸关系可能会有「更冒进挑衅」的发展,其实这个预期反而说明瞭吴钊燮不够「冒进」,才是被换掉的主因。 

  文章说,陈水扁在前一任期以「一边一国」不断的冲撞中国大陆,两岸关系波涛汹涌,才让陈水扁有机会连任。但胡锦涛接班以后,采取「软更软、硬更硬」的作风,「陆委会」完全无法应招,让两岸关系软也软不起来,硬也硬不下去,所以两岸关系的停滞,应该是吴钊燮担任主委最大的失败之处。 

  如果王昆义的文章切中关键要害,那么,美台关系、两岸关系都可能因为吴钊燮的去职而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海峡两岸的怒涛即将掀起! 

  无论如何,美国对吴钊燮的依赖越深,失望可能会越大,弄得不好,美台关系及两岸关系将受伤更大。 

  首先,两岸关系的紧张,最大的根源是陈水扁及民进党决心推行法理台独、不惜挑衅大陆、故意制造两岸对峙局势,这不是哪一个人可以向美国掩饰得了的。也不是美国听一听就会接受的。吴钊燮纵然有心做出解释,也未必有力,更不可能解决问题。积累下去,美台关系照样矛盾百出。 

  第二,陈水扁个人的作风,是信口开河,言而无信,没有严密的磋商,更没有广泛的听取意见,与各个部门的沟通更是缺缺。吴钊燮曾举例说,陈水扁提出「四要一没有」,虽然事前不知情,但他能在第一时间就瞭解并解释这项谈话的重点及真正意涵。吴钊燮驻美之后,陈水扁更不可能事事沟通。吴钊燮用这种猜测方式,来与美国沟通,必将产生更加混乱的严重危害,美国会接受吗? 

  第三,吴钊燮緑营背景浓重,外交经验缺乏,势必以理念代替外交,在陈水扁相逼之下,一定会在美国推行台独理念的言行,引发美台关系乃至两岸关系的不安。曾任「外交部长」的蒋孝严很有意见。蒋孝严说:「个人觉得他不够专业,而且外交官基本的条件,语言是其中之一,英文还不算最好,人才来讲,可能是二流的人才。」蒋孝严的看法,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瞭吴钊燮的政治任务大于所谓外交工作事实。

  

  2007年3月2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