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韩关系需呵护 高句丽勿成裂痕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韩国,中韩关系成为国际舆论热点。出访前,温家宝总理接受韩国记者采访,韩国记者提问到韩中有关高句丽历史问题的纠纷,温家宝断然回答:中韩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是中国最高层对高句丽历史问题争议最明确的回答、最明确的政治表态。 

  在详细探析高句丽历史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对中韩关系的基本面有一个粗略的瞭解。当前,中韩两国的关系空前良好,各项指标都非常健康饱满。 

  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快速全面深入发展,已建立起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尤为值得赞许的是:一,在政治方面,互信与共识不断增多。两国关系基本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两国高层接触频繁,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经常性沟通,政治共识与互信不断增强。二,在经济方面,经贸合作日益深化。统计显示,中韩两国2006年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300亿美元,相当于15年前的26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而韩国也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按照两国领道人达成的共识,中韩两国政府确定了到2012年双边贸易额争取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三,在国际事务中,中韩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中韩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上相互支持、密切合作。 

  中韩本无事。但是,近些年冒出一个高句丽历史问题,为两国关系投下阴影,一些人更是弄得神经兮兮的,唯恐天下不乱。更加可笑的是,有人从历史故纸堆中,竟然翻出什么长白山归谁,中韩领土问题等等烂账来。特别要注意的是,韩国内部涌现出一股借高句丽历史破坏中韩两国关系的暗流。这是令人担忧的。 

  所以,韩国记者与温家宝总理有瞭如下的一问一答:

  韩国记者问:韩中有关高句丽历史问题的纠纷不断。中国把高句丽史等纳入中国历史。我认为这会成为韩中两国友好的绊脚石。尤其是最近因为长白山问题南韩人和中国人之间产生了微妙的紧张关系。请总理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温家宝总理答:中韩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中韩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对于民族、疆域变迁史的研究,应该本着学术与政治分开,现实与历史分开的原则,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要影响两国关系。 

  高句丽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道火索是什么? 

  引起中韩国高句丽争议的直接道火索是2003年6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的《试论高句丽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的署名「边众」的文章,该文提出:「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应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地方政权管辖的古代边疆民族政权。」这一观点在部分韩国学者和媒体中间引起轩然大波,汉城大学教授李成王圭「不无担心」地认为:「如果古朝鲜、扶余、高句丽和渤海等历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编成『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那么有可能引出韩国史只是没有被中国吸收的支流,是没能参与『中华文明』的野蛮落后的集体历史而已等各种观点。」而韩国汉阳大学教授慎镛厦甚至撰文称之为「『历史帝国主义』工作。」 

  高句丽历史的学术争议,在韩国引发政治意识形态反弹,曾经有一段时间,上至总统下到平民异口同声一致遣责中国歪曲历史,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韩民众更身穿民族服装在汉城的中国大使馆日夜示威。韩各行各界的团体也举行各种形式的抗议。韩副外长李秀赫宣示:「政府要以强硬态度对应中国歪曲高句丽历史,要不惜一切代价打美国牌、台湾牌。」 

  但是,回顾整个过程可以得知真相: 

  一,过去中国历史学界误以为高句丽就是高丽王朝。高句(gōu)丽(西元前37年-西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是西元前一世纪至西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存在的一个民族地方政权。在过去的很长时期里,由于中国学术界对高句丽古王国的历史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将高句丽与三韩人王建于西元918年建立在韩半岛的高丽王朝混淆,也正因此,使高句丽被不少中国学者误认为其是韩国古代国家。

  二,中国历史学界经过考证研究,重新为高句丽历史定位。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学者对高句丽历史研究的深入,中国史学界意识到了这一严重历史判断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现在中国史学界已出版了大量有关高句丽的历史专著。在中国史学界,「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王氏高丽(建立于西元918年)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的历史观点已成为共识。 

  三,韩国历史学界不认同中国学界的结论,持有极大的异议。韩国的极端民族情绪由此引发。 

  结论是:高句丽历史争议本来就是源于学术研究、历史研究,无关政治,更加无关边界问题。 

  有一位历史学者说得好:「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不同观点,应该说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将历史问题现实化,将学术问题政治化。例如,将历史上的国界与当前的国界联系起来,或者把某种学术观点当作谋求改变目前国界的一种政治图谋,或者根据历史上的国界试图改变目前国界,都是不明智的。我们应当历史地看历史问题,不能指望时间倒流。」 

  历史上的国界与当前的国界联系起来,什么乌笼学者才会这样的愚蠢?韩国的学者是絶对聪明的。目前中韩双方正在加强交流,以争取早日解决这一学术上的分歧。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学术交流而非任何其他的途径来解决。用政治化、情绪化、极端民族意识化来对待,都是无济于事的,对解决争议毫无益处,反而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聪明者不应该为聪明所误! 

  所以,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对于民族、疆域变迁史的研究,应该本着学术与政治分开,现实与历史分开的原则,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要影响两国关系。」是可以有效解决中韩之间关于高句丽历史争议的途径。用学术来干扰政治,用历史来混淆现实,必然会出现意气之争、民粹之争,牺牲的是友好的国与国的大关系。这是得不偿失的,这是中韩关系之祸!

  

  2007年4月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