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两岸和平前景要有信心



  因台湾问题诡异非常,两岸关系前景难免蒙受冤屈,晴朗的日子几乎看不见,尽是灰蒙蒙的,甚至不时雷鸣电闪,好不吓人。两岸战争不是人民期待的,但是对两岸和平的前景人民亦未必有足够的信心期待。如何认识与把握两岸关系的基本规律,是一道大难题。 

  昨天,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两岸关系时引用了一首古诗,他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温家宝总理引述的是唐代刘禹锡的诗歌,题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如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 

  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絶佳妙句,千百年来人们代代相传。这次温家宝总理用它来形容两岸关系,堪为精妙。其实,对这一句诗歌的理解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积极向上的。从腐朽事物的衬托中,看得到新生力量的朝气磅礴。二,消极悲观的。自怨自艾,叹息己不如人。当然,人们形成的习惯,更多的倾向积极向上的角度,温家宝总理的意思也非常明显,是对两岸关系发展有信心的表示。 

  眼中的两岸关系,如果满目尽是「沉舟」、「病树」,谁能振奋得起来?悲观的情绪一定笼罩在两岸,愁云惨雾,两岸关系何时能见阳光?当前,我们注视的多是「沉舟」、「病树」,为陈水扁的极独言论所困,为民进党的极端意识形态所困,为美国的模糊对台策略所困,为两岸关系的负面因素所困。多了阴霾,少了阳光。 

  如果把目光从「沉舟」、「病树」移开,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昂昂千帆,是勃勃万木。充满了壮阔,充满了生机。任何人都会一扫消沉,情绪飞扬,对两岸关系的前景寄托无限希望。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明亮视觉呢?一,必须明白,两岸关系的主道者是大陆。二,必须相信,维护两岸和平是大陆的最大决心。三,必须知道,大陆具有更加包容的心胸。四,必须瞭解,反对台独、支持和平发展是两岸的最大主流力量。五,必须信任,絶大多数台湾民众不会心甘情愿与台独共存亡。 

  认识问题的立场、原则、角度不同,结论就完全不同。举例如下:一,如果以为陈水扁及民进党的分裂行径是两岸关系的主流,结论是絶对悲观的。二,如果以为大陆有能力控制两岸关系的走向,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流,结论絶对是乐观的。 

  温家宝总理的思考角度显然是乐观的。他从三个方面表述了乐观的理由: 

  一,大陆将牢牢把握台海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贯彻和执行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温家宝总理对大陆在两岸关系走向方面的控制力,是乐观的。 

  二,现在台商在大陆发展的越来越多,去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其中台湾向大陆出口达到800亿美元。大陆将保护台商以及台湾同胞在大陆就学、旅游等各方面的合法利益。温家宝总理是从以民为本、以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为追求,以此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 

  三,大陆积极推进全面的、直接的双向「三通」。首先要解决两岸客运包机周末化的问题和两岸货运包机便利化的问题。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已经期盼多时了,准备多日了,大陆希望早日实现这个愿望。温家宝总理对两岸关系获得重大进展是抱有信心的,是坚决支持的。 

  当然,对台湾当前政局的复杂性、多变性及危害性,两岸人民不能不保持高度警惕,大陆政府不能不做好最坏的准备。温家宝说:「我们密切关注着台湾分裂势力在『台独』的道路上所采取的种种行动和他们分裂的图谋。我们絶不允许改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国际公认的法律地位。」 

  但是,保持高度警惕,是为了堵住最坏的趋势,并不是要放弃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努力,更不会丧失对两岸和平前景的信心。

  

  2007年3月1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